中國漢字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代的文人雅士不僅運用文字著書立說、賦詩填詞,也用各種文字遊戲來展示聰明才智,消遣閒情逸致。酒令與詩謎便是古代常見的兩種文字遊戲,其中不乏豐富的文化內涵與生活雅趣。

一、酒令

古代文人宴集時,爲了增添飲酒的雅興,同時也是爲了加快飲酒的進度,讓大家飲得暢快,便發明了一種文字遊戲——酒令,也稱“觴政”。

徐連達在《唐朝文化史》中說:“酒令是飲酒時所行的娛樂和遊戲。酒令起於周秦,行於漢魏六朝,及至隋唐而大備。”唐代酒令主要有律令、骰盤和拋打三大類,前者屬於“雅令”,後二者基本屬於“俗令”。骰盤令是在盤中擲骰子,以所得點數來確定罰酒的人和杯數;拋打令是用擊鼓拋球的方式來傳酒勸酒,是從魏晉的曲水流觴演變而來,唐代還伴以歌舞。律令多爲文字令,行令時凡經史百家、詩文樂舞、歌謠諺語、典故對聯等文化內容,都可以巧妙地囊括進去。

《唐摭言》卷10記載,開元名相姚崇之孫姚巖傑恃才傲物,與歙州刺史盧肇文字互懟,盧肇是狀元出身,頗富詩名,自然不肯相讓。一日江亭設宴,盧肇自定酒令規則說“取眼前景物,結綴以樂器名一”,其令爲:“遠望漁舟,不闊尺八。”姚巖傑此刻正靠着欄杆嘔吐,入座後隨即還令雲:“憑欄一吐,已覺空喉。”尺八是簫的別名,“空喉”諧音箜篌,是唐代燕樂的主要伴奏樂器。出令者可以事先有準備,接令者全憑臨場發揮,其難度可想而知。

酒令是對一個人的聰明才智、知識水平、文學修養和應變能力的全面考驗,後世最常見的是以背誦古詩詞爲令,其中,接字吟詩爲令的便是“飛花令”的一種。還有以拆字吟詩爲令者,最檢驗知識儲備並饒有趣味,漢字文學的魅力盡顯其中。下面就列舉數例。

明代郎瑛《七修類稿》卷51“蘇陳酒令”條和清代梁章鉅《歸田瑣記》卷7“酒令”條都記載了下面這個酒令。明英宗朝的侍講學士陳詢(永樂十六年進士)因進諫被貶離京,同僚陳循(永樂十三年狀元)和高谷(永樂十三年進士)爲其置酒餞行,席間以酒令勸飲,要求前兩句要拆字,末一句必須是古詩或古語,而且要與所拆之字有關聯。陳循率先出令曰:“轟(轟)字三個車,餘、鬥字成斜。車車車,遠上寒山石徑斜。”接着高谷行令曰:“品字三個口,水、酉字成酒。口口口,勸君更盡一杯酒。”最後輪到陳詢說:“矗字三個直,黑、出字成黜。直直直,焉往而不三黜?”這個酒令不僅文字離合巧妙,名句關聯也極爲恰當,還分別表達了送行者與被送者當時的心情。陳循是勉勵朋友前路艱難,請多珍重;高谷則借王維的名句表達了與故人的依依惜別之情;而陳詢則宣泄了因直言進諫而遭貶黜的悲憤心情。

唐代宴飲圖

《歸田瑣記》同條還記載了三位江南縣令用酒令互謔的軼事。無錫縣令卜大有爲人滑稽善謔,聽說新上任的宜興縣令年少而有口才,就與武進縣令商議,打算在歡迎公宴上爲難宜興縣令。無錫縣令提議道:“我出個酒令,接不上來罰酒一大杯。”其令曰:“兩火爲炎,此非鹽醬之鹽。既非鹽醬之鹽,如何添水便淡?”武進縣令接着說:“兩日爲昌,此非娼妓之娼。既非娼妓之娼,如何開口便唱?”宜興令聽罷尋思道,敢情是欺我年少而有意刁難?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便說道:“令不難遵,只恐怕要冒犯卜老前輩了。”於是接令:“兩土爲圭,此非烏龜之龜。既非烏龜之龜,如何添卜爲卦?”衆人聽罷皆大笑,而無錫卜縣令只能是自取其辱了。宜興令不僅遵照了前令的格式與要求,還趁機將無錫令的姓氏嵌了進去,且與烏龜關聯而又無可挑剔,因爲龜殼原本就是古人用來占卜的工具。這位年輕縣令的才思真是名不虛傳。

易宗夔的《新世說》是一部清代文人軼事筆記,在《捷悟篇》中有一則關於金農的軼事。金農是揚州八怪的主將之一,他的繪畫、書法與詩歌都構思新穎,表現手法很有獨創性。有次某鹽商在平山堂設宴款待他,金農坐在首席,席間以古人詩句“飛”“紅”爲酒令(就是包含此二字的飛花令),輪到東道主接令時,苦思良久而不得,情急之下信口謅出一句“柳絮飛來片片紅”。惹得滿座譁然,都說柳絮如何能“片片紅”,分明是杜撰,必須罰酒。金農見此情形,爲東道主解圍說:“此乃元人題詠平山堂的詩句。”衆人不信,請金先生吟出全篇來證明。金農隨口誦曰:“廿四橋邊廿四風,憑欄猶憶舊江東。夕陽返照桃花渡,柳絮飛來片片紅。”衆人皆讚歎金農博學多聞,其實這是他臨時構思,隨口吟出的。絕句在章法上講究“起、承、轉、合”,尤其第三句的“轉”很關鍵,只有轉得好、轉得符合事理,第四句才合得上、說得通。金農此詩就妙在第三句“夕陽返照桃花渡”,在夕陽的映照和桃花的襯托下,白色的柳絮似乎也呈現出了微紅。

二、詩謎

清人劉廷璣《在園雜誌》卷3“廋詞”條雲:“廋詞者,古所謂詩謎也。令人猜之,以發一粲,本射覆之意。推而廣之,遂因事立名,因名立格。如蔡中郎題曹娥碑曰:‘黃絹幼婦,外孫虀臼。’乃‘絕妙好辭’四字,遂名曹娥格。”此掌故出自《世說新語·捷悟篇》,記載曹操行軍途經曹娥碑時,見碑陰刻有“黃絹幼婦,外孫虀臼”八個字,曹操詢問隨行的楊修是否明白其意,楊修答曰:“已解。”曹操說先彆着急給答案,讓他思考思考,行了三十里後,曹操終於有了答案。各自記下謎底後,楊修逐字破解道:“黃絹色絲也,於字爲‘絕’;幼婦少女也,於字爲‘妙’;外孫女子也,於字爲‘好’;虀臼(搗姜蒜韭菜等辛辣品的用具)受辛也,於字爲‘辭’(繁體作‘辭’,異體字作‘辤’)。所謂‘絕妙好辭’也。”曹操感嘆,自己的才思比楊修遲了三十里,從此對楊修羨慕嫉妒恨,乃至最後動了殺念。

明代郎瑛也認爲詩謎即是隱語,隱語發端於《詩經》,形成於蔡邕題詞。但筆者認爲,若以隱語爲詩謎的基本要素,則還有比“絕妙好辭”更早的例證。漢樂府民歌中有一首通篇用隱語的《古絕句》:“藁砧今何在?山上覆有山。何當大刀頭?破鏡飛上天。”採用對話的形式表達了妻子盼望遠行丈夫早日還家的心情。宋代《葛常之詩話》分析說:“藁砧,鈇也。山上有山,出也。大刀頭,刀上有環也。破鏡,言半月當還也。”清代張玉谷《古詩欣賞》雲:“藁砧,今之打柴石,古人名鈇,借指夫也。刀上有環,借作還歸之意。”家常日用之物信手拈來,諧音、離合、聯想等多種修辭手法並用,隱喻形象巧妙。將這首《古絕句》視爲詩謎的形成恐怕更爲恰當。

詩謎與字謎二者互有交叉,既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關鍵在於謎面。如果謎面爲詩(四言至七言或詞曲以至寶塔體),謎底不論是字是人還是事物,均可視爲詩謎。如果謎底是字而謎面又非詩,則應歸爲字謎。依此標準,《古絕句》基本是詩謎,蔡邕題辭則居兩可之間。但由於蔡中郎的盛名與《世說新語》的影響,後世文人多以曹娥格爲詩謎正宗而加以模仿,歷代筆記中不乏記載。下面依時代先後略舉幾例。

據鄭處晦《明皇雜錄》記載,盛唐“燕許大手筆”之一的許國公蘇頲是個神童,其父蘇瑰曾以“尹”字爲題命其作詩,乃雲:“醜雖有足,甲不全身,見君無口,知伊少人。”雖然是命題賦詩,但隱去題目就是一首詩謎。唐闕名《玉泉子》記載,令狐綯任淮南節度使,班蒙爲節度支使,他與同僚遊賞揚州大明寺時,見西廊牆壁上有一處題詞雲:“一人堂堂,二曜重光。泉深尺一,點去冰旁。二人相連,不欠一邊。三梁四柱,烈火而燃。除卻雙勾,兩日不全。”衆人看後皆不明其義,唯獨班蒙解之曰:“一人豈非大字乎。二曜者日月,非明字乎。尺一者十一寸,非寺字乎。點去冰旁,水字也。二人相連,天字也。不欠一邊,下字也。三梁四柱而烈火,無字也。兩日除雙勾,比字也。得非‘大明寺水天下無比’乎?”衆人這才恍然大悟,紛紛稱讚班蒙道:“黃絹之奇智,亦何異哉!”

《玉泉子》還記載,晚唐有個人到長安青龍寺去遊玩,接連兩天喫了閉門羹,因此心生怨憤,在寺門上題詩一首而去。詩云:“龕龍東去海,時日隱西斜。敬文今不在,碎石入流沙。”僧人們不曉其意,有個沙彌(小和尚)甚聰慧,解之曰:“龕龍去,有合字存焉。時(時)日隱,有寺字存焉。敬文不在,有苟字存焉。碎石入沙,有卒字存焉。”這是拐彎抹角地罵我們“合寺苟卒”呢。僧人們聽後十分惱火,派人去追尋題詩之人,早已不見蹤影了。

宋代吳處厚《青箱雜記》卷7記載,宋初學者徐鉉的父親徐延休博物多學,曾任南唐義興(即宜興)縣令,縣衙後面有座後漢太尉許馘廟,廟碑是唐開元年間許氏裔孫重刻的,背面有八個字雲:“談馬礪畢,王田數七。”時人皆不曉其意,徐延休破解道:“談馬即言午,言午許字。礪畢必石卑(磨刀石用過後必然凹陷),石卑碑字。王田乃千里,千里重字。數七是六一,六一立字。”合起來就是“許碑重立”四個字。人們讚歎徐延休的才智堪比三國楊修。

曹娥格詩謎在清代也有兩例。一條是《在園雜誌》“廋詞”中所引時人仿作:“單身機匠,難織龍袍。”隱含“大紅紗裙”四字。單身即一人,於字爲大;機匠是絲工,於字爲紅;難織因少絲,於字爲紗;龍袍是君衣,於字爲裙。劉廷璣還稱讚此謎“詞語天然,頓覺後來居上”。另一例見於《茶餘客話》卷11,馮班給清代詩人孫致彌詩集題詞曰:“蠶吐五采,雙雙玉童;樹覆寶蓋,清談梵宮。”離合爲“絕妙宋詩”,但模擬痕跡較爲明顯。

謎底爲人名、物名的詩謎歷代也有佳作。宋人讀書多,好幽默又愛掉書袋,人名詩謎是其擅長。《墨客揮犀》卷6有一首傳爲王安石所作的詩謎:“佳人佯醉索人扶,露出胸前白雪膚,走入帳中尋不見,任他風水滿江湖。”此詩又見《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33,文字稍異。四句的關鍵詞是“假倒、裏白、羅隱、攀浪”,分別是唐代詩人賈島、李白、羅隱和宋代詞人潘閬的諧音。還有一首用北宋人事掌故來隱喻古人的詩謎:“人人皆戴子瞻帽,君實新來轉一官,門狀送還王介甫,潞公身上不曾寒。”蘇軾字子瞻,司馬光字君實,王安石字介甫,文彥博封潞國公,只要具備北宋名人表字封爵的常識,並瞭解東坡巾的樣式,答案自然就出來了,分別是東漢仲長統、司馬遷、東晉謝安石和唐初的溫彥博。

北宋詩人王禹偁出身寒微,家以磨面爲生,青年時(《邵氏聞見後錄》說是童年所作實誤)曾作《磨詩》一首:“但存心裏正,無愁眼下遲。若人輕着力,便是轉身時。”句句緊扣“磨”字,卻又句句不離言志,既是詠物詩,也是詩謎。

清代趙翼在《簷曝雜記》卷5中也錄有一則磨謎:“路迢迢而非遠,石疊疊而無山,雷轟轟而不雨,雪飄飄而不寒。”四句詩形容驢子拉磨的場景,形象生動,聯想豐富。

民間還流傳一首關於竹篙的詩謎,是以散曲小令形式寫的:“想當初,綠鬢婆娑,自歸郎手,嘆如今青少黃多。歷盡幾多風波,受盡幾多折磨。莫提起,提起珠淚灑江河。”從字面來看,句句都是寫一位女子在訴說自己遇人不淑、受盡丈夫虐待的苦楚,但從隱喻分析,又句句是形容竹篙,尤其是結尾妙語雙關:竹篙一旦離開水面,篙頭的水滴便撲簌簌地灑落下來。明代詩壇領袖李攀龍曾發自肺腑地說“真詩在民間”,此言頗有道理。

至元明清時期,民間文人還結爲“謎社”,編輯刊印各種專門書籍。延綿至今,每逢元宵、中秋還有猜燈謎的習俗。對於酒令而言,民間有猜拳、猜火柴棒、打老虎槓子等各種俗令,多年前也曾流行一時,如今已銷聲匿跡。作爲中華傳統文化中頗有趣味的酒令,尤其是極具文化內涵的雅令,隨着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已經逐漸淡出於杯盤筵席之間,而詩謎則通過傳統年節或聯歡活動得以繼續傳承。

(陶易,安徽皖西學院中文系副教授。本文刊於《文史天地》2023年第4期)

編輯:朱陽夏

責編:陳泰湧

審覈:馮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