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京津冀黨政主要領導座談會在京舉行,三省市黨政主要領導共謀“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良策,共商“攜手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範區”之舉。

會議審議通過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機制、相關工作規則及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年重點任務。

會議確定,2024年度京津冀黨政主要領導座談會將在天津市召開。

座談會期間,還召開了京津冀常務副省(市)長聯席會,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聯合工作辦公室及交通、生態、產業等15個專題工作組工作情況彙報,並對落實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年重點任務等相關工作進行部署。

牢牢牽住“牛鼻子”,堅定不移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北京將以新版城市總體規劃爲引領,牢固堅守“四個中心”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提高“四個服務”水平;堅持積極穩妥、穩中求進,控增量和疏存量相結合,內部功能重組和向外疏解轉移兩手抓。

嚴控非首都功能增量,嚴格執行新增產業禁止和限制目錄,打好疏解整治促提升“組合拳”;共同支持和服務央屬標誌性項目向外疏解,繼續完善疏解激勵約束政策體系,增強向外疏解的內生動力,確保非首都功能疏得出、落得下、能發展;雄安新區與城市副中心按照功能定位在細分領域和產業鏈環節錯位承接非首都功能。

北京“新兩翼”建設將持續推進,以取得更大突破。當前,雄安新區工作重心已轉向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高質量疏解發展並舉。

一方面,將落實關於支持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結合雄安新區現階段的實際需要,緊緊圍繞疏解人員利益關切,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發揮京津科技資源優勢,支持符合雄安新區功能定位的創新資源佈局發展,推動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掛牌運營,支持設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高質量推動雄安新區綜保區建設,發展高端高新產業,支持雄安新區不斷增強自身建設發展能力。

深化雄安新區與北京城市副中心“兩翼”交流合作和聯動發展,支持雄安新區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城市治理新模式,打造高質量發展樣板;高水平建設好城市副中心,處理好與雄安新區、中心城區、北三縣等周邊地區的關係,與雄安新區聯動打造高品質疏解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

另一方面,將全面落實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意見,抓好政策、任務、項目三個清單落地見效;加快推進第二批市屬行政事業單位遷入城市副中心,騰出的空間主要用於加強對首都功能的服務保障;全力推進重大項目接續建設,城市副中心劇院、圖書館、博物館年底前投運;高質量建設發展“3+1”主導功能,健全完善創新鏈條和產業生態,加快形成符合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的產業集羣,努力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示範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

聚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打造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羣

協同創新與產業協作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關鍵支撐和實體內容,三地將按照構築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重要動力源的目標要求和使命任務,加強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打造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

加快建設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着力打造我國自主創新的重要源頭和原始創新的主要策源地;共同建好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構建產學研協作新模式,健全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機制,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不斷提升科技成果區域內轉化效率和比重;深化區域產業協作,協同構建以實體經濟爲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建立產業集羣跨區域協同培育機制,聚焦集成電路、網絡安全、生物醫藥、電力裝備、安全應急裝備等重點領域,着力打造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羣;深入推進區域產業一體化,聚焦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生物醫藥、氫能、工業互聯網、高端工業母機、機器人等重點產業鏈,“一鏈一策”制定產業鏈延伸和協同配套政策。

在加快構建現代化首都都市圈方面,三地將促進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鞏固提升“軌道上的京津冀”,完善區域公路交通網。

着力打造京津冀世界級機場羣、港口羣,促進北京空港、陸港與津冀海港聯動發展;以區域交通一體化爲先導,推動形成環京地區通勤圈、京津雄功能圈、節點城市產業圈,打造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羣的重要支撐。

促進環京地區通勤圈深度融合,完善區域快線連接,加強公共服務配套,形成同城化效應;促進京津雄功能圈聯動發展,加強優勢功能互補;促進節點城市產業圈強鏈補鏈,形成緊密分工產業協作格局;落實通州區與北三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總體方案,創新建立示範區管理機制,推動規劃、政策、標準、管控“四統一”。

着眼打造國家發展新動力源,加快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建設和管理體制創新,積極發展生命健康、航空科創、數字經濟、航空物流等產業,加快推進國際航空總部園、國際會展中心和消費樞紐等項目規劃建設;引領環京交界地區向一體化發展邁進,打造區域協同發展典範。

促進區域平衡發展,深化京津與河北高水平合作

未來,將進一步發揮京津高端引領作用,唱好新時代京津“雙城記”。落實好新一輪戰略合作協議和專項合作協議,拓展合作廣度和深度,着力把北京的科技創新資源和天津的先進製造研發優勢結合起來,圍繞產業協作、科技創新、園區合作、港產聯動、消費互促等領域唱好“雙城記”,推動相關產業成龍配套,支持北京科教資源與天津天開高教科創園開展對接合作,聚焦重點園區深化合作,充分發揮天津港作用。

在促進區域平衡發展方面,未來,將深化京津與河北高水平合作。依託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京雄、津雄、京張、京承等交通廊道,推動土地、產業、科技、人力等資源沿線佈局,以點串線、以線帶面促進各類要素集聚發展,從不同方向打造京津聯通河北的經濟廊道;推動建立京津冀城市發展聯盟,形成京津與河北區域中心城市、重要節點城市緊密的分工協作和產業配套格局,建立雄安新區與北京城市副中心、濱海新區聯動機制,構建功能互補、錯位發展格局。

“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最終要體現到增進人民福祉、促進共同富裕上。”京津冀三地還將不斷提高人民羣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未來,京津冀三地將要強化生態環境聯防聯控聯治,紮實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積極推動實施北方防沙帶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共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守護好藍天白雲、綠水青山。推進區域綠色低碳發展,優化區域能源結構和佈局,探索區域碳達峯碳中和新機制;加快推進公共服務共建共享;促進京津冀地區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推動優質養老資源優先向環京地區延伸佈局,以教育集團、學校聯盟等方式開展跨區域合作辦學,加快跨區域醫聯體建設。

新京報記者 徐美慧

編輯 劉茜賢 校對 趙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