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新機電是國內知名的重型壓力容器製造企業。產品主要包括重型容器、大型反應器、換熱器以及塔器等設備,公司所生產設備體積較大且使用中會經歷高溫高壓,因此對製造工藝及技術要求較高。公司多年來持續爲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客戶的大型項目建設提供關鍵核心設備。公司營收利潤增長穩健,2019-2022年,公司營收由5.94億提升至10.75億,CAGR爲29.52%;淨利潤由0.43億提升至1.21億,CAGR爲15.99%;石油煉化、煤化工以及天然氣化工是公司傳統優勢項目,2020年-2022年三板塊營收合計佔比分別爲60.47%、69.80%以及49.31%。

非標壓力容器是化工流程中的關鍵設備,當前國內已經實現了國產化替代。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壓力容器保有量爲497.15萬臺,從應用上看,下游行業規模擴大直接促進壓力容器市場規模提升。以石化行業及核電行業爲例,近年來,石油和化學工業景氣度高企,液氨、尿素、BDO等化工行業市場需求保持穩步增長;核電板塊進入發展新週期,自2019年核電項目重啓審批後已經有多個新項目陸續獲准建設。2022年度已累計覈准5個核電項目、10臺核電機組,政策性支持效果明顯,核電行業政策利好將拉動核電相關壓力容器的不斷發展。

公司技術國內領先,人才體系完整,持續加碼中長期技術儲備。

截至2022年底,科新機電共有23項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具備了匹配當前國內前沿需求的能力。同時科新機電持續加碼技術儲備,目前已經在乏燃料領域以及氫能板塊進行了佈局。公司核電板塊核心產品已通過中廣核的性能檢測,技術層面可實現對進口品牌的替代。氫能板塊科新機電公司擬募資對制氫、儲氫、加氫等環節關鍵技術及應用進行研究開發。人才方面,科新機電已形成多級人才培養矩陣。首先公司由焊接博士、化工機械專家以及核電領域高級專家共同確定頂層技術路線;其次積極引入“外腦”,與高校科研單位建立合作關係;再次持續打造後備力量,與多方合作建立人才培養機制。

公司生產能力多元,順利承接新興領域需求。天然氣化工領域中公司是爲數不多的可以完整製造尿素“四大件裝置”的公司。2022年公司天然氣化工營收佔比爲30%,較2020年提升近三倍。新能源光伏領域中,公司在光伏多晶硅工藝裝置領域進展明顯,高鎳合金一級換熱器已運用於太陽能光伏多晶硅反應器,流化牀反應器也已經逐步商業化,目前公司在光伏領域已成功承製交付了大量的多晶硅製造設備,2020-2022年新能源高端裝備(含核電)收入佔比從29.9%提升至43.9%。多元化的生產能力,讓公司的發展不侷限於單一產品,提升了公司的規模上限。

當前產能充沛訂單飽滿,定增計劃帶來產能新增量。科新機電2022年壓力容器產量已接近3萬噸,銷量五年CAGR達到19.13%,規模優勢逐步呈現。生產能力在合同負債層面得到直觀體現。2022年公司合同負債爲5.95億元,同增7.72%,五年CAGR達到41.3%。

由於目前公司已進入超產狀態,科新機電於2023年初推出定增,通過募資增建8400噸/年的高端過程裝備生產能力,新產能的順利投建,或將進一步推動公司業績增長。

投資建議:

公司作爲壓力容器行業中少有的兼具較高技術水平及較強生產能力的公司,在手訂單充沛,產能有望進一步提升,公司行業龍頭效應或將逐步凸顯,未來有望持續受益於下游工程的快速建設,實現市佔率的穩步提升。我們預測公司2023-2025年淨利潤分別爲1.7、2.3、3.1億元,同比增長38.5%、33.9%、35.8%,對應PE爲25X、19X、14X,6個月目標價爲17元,相當於2023年27倍動態市盈率。首次覆蓋給予“增持-A”評級。

風險提示:設備安裝進度不及預期;新業務及新版塊拓展不及預期;石化天然氣行業對壓力容器需求下滑;相關假設不成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