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7日,上市剛一年的亞香股份股價創下歷史新低32元/股。

亞香股份2022年6月22日上市,發行價爲35.98元/股,上市以後,股價慘淡,長期處於破發狀態。

終於,公司準備動手回購穩價。7月13日晚間,亞香股份(301220.SZ)公告,擬以1500萬元-3000萬元回購股份,回購股份價格上限38元/股。

回購消息一出,立竿見影,7月14日,亞香股份收漲3.82%。

然而,弔詭的是,回購的同時,公司IPO前股東拋減持計劃。

今年6月27日晚間,亞香股份公告,公司股東鼎龍博暉、永丁投資、湧耀投資合計持有公司股份1880.6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3.28%。因經營/資金需要,上述股東擬合計減持公司股份1298.15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6.07%。

一邊回購,一邊減持,套路何在?

1、“回購配合減持”常引發監管關注

在A股市場上,回購配合減持的套路往往爲人詬病,也經常被監管“關注”。

《北京商報》評論員周科競曾撰文指出,“有些上市公司,回購和大股東減持方案同時推出,或者前後腳,總讓投資者感到彆扭。這樣的情形應該區別看待,如果大股東減持的金額不大,也不用太過在意。但如果大股東減持的金額不小,那就要當心上市公司是否在用回購爲大股東減持護航的可能了。”

即:回購是爲了穩價,穩價是爲了大股東高位出貨。

2022年7月26日早間金科股份(000656.SZ)公告,收到深交所監管函。深交所也在關注函中提到:是否涉及披露回購方案炒作股價配合股東減持?

當時的情況是:

2022年7月13日和7月14日,金科股份披露股份回購終止和股份變動公告,在回購計劃實施期間,金科股份累計回購股份數量爲4269.79萬股,約佔金科股份總股本的0.8%,累計回購金額爲1.9億元,與回購股份方案中披露的最低迴購金額5億元差距較大。

另一方面,2022年以來至當年5月份前,股東黃斯詩(實控人黃紅雲之女)、陶虹遐(黃紅雲前妻)、重慶虹淘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黃紅雲、陶虹遐分別持股51%、49%)存在大額減持,共計減持了2.41億股。

2、剛解禁遭股東組團鉅額減持

今年6月27日,亞香股份解禁2303.63萬股,佔總股本比例28.51%,解禁比例較大,解禁股類型是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首發戰略配售股份。

然而,就在6月27日晚間,亞香股份發佈公告稱,公司3名股東擬合計減持不超16.07%公司股份。

也就是說,持股剛解禁,亞香股份就遭股東組團鉅額減持。

這其中,湧耀投資甚至是擬清倉式減持。湧耀投資計劃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協議轉讓方式合計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570.95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7.07%。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擬減持的股東中,鼎龍博暉爲亞香股份的員工持股平臺,永丁投資、湧耀投資則爲私募投資基金。2018年4月和11月,湧耀投資通過股份受讓以及認購新增註冊資本的方式入股亞香股份並提升持股比例。永丁投資也爲亞香股份2018年11月增資擴股時引入的股東。

事實上,亞香股份擬回購的金額(1500萬元-3000萬元)與其股東減持套現金額相比,可謂微不足道。

7月7日晚間,亞香股份披露關於股東股份減持數量過半的公告,股東永丁投資僅6月28日至7月7日就已經減持1,212,000股,減持均價32.92元/股,據此計算市值39,89.9萬元。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1.5%。僅完成本次減持計劃的9.33%。(1.5%/16.07%)

3、業績股價雙殺

股價跌跌不休的同時,是公司業績慘淡。

亞香股份主要生產和銷售天然香料、合成香料、涼味劑等,於2022年6月登陸創業板。

上市首年即2022年,亞香股份實現營業收入7.05億元,同比增長13.58%;淨利潤1.32億元,同比增長44.16%,達到近年來最高水平。

然而,當前公司業績承壓,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主營收入1.25億元,同比下降33.84%;歸母淨利潤2058.56萬元,同比下降33.05%;扣非淨利潤1527.28萬元,同比下降49.94%。公司表示,一季度業績下滑主要受市場影響,收入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收入下降的同時,公司存貨卻在攀升,或存在賣不動貨的風險。

2023年一季度末,亞香股份存貨4.58億元,去年年末爲約4.18億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