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擬人來形容家電行業各品類的發展狀態,那麼清潔電器算是爲數不多的“不焦慮”、“不迷茫”品類。

不焦慮的原因也很簡單,首先單從市場規模上說,總結起來就是過去的增長喜人,當下的狀態良好,未來的發展可期。

據市場研究機構GFK數據顯示,中國清潔電器市場規模從2012年29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348億元,10年間市場規模擴大了12倍,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28.2%,遠遠跑贏同期中國家電市場整體2.3%的年均增長率。其中,2022年,中國清潔電器市場銷量達到2700萬臺,同比增長12.1%,是家電行業唯一增長的行業。並且預計2023年仍將實現10%左右的增長。

增長的信心從剛剛過去的“618”電商節就可以看出一二。據奧維雲網數據顯示,618期間,洗地機增長依舊領跑,銷售額同比增長19.6%,銷量同比增長46.1%;掃地機器人銷量轉正,量額同漲,同比分別增長8.7%和4.1%;吸塵器繼續下滑,同比下降11.8%,但銷量同比上漲6.9%。另外,從價格走勢來看,三大細分品類均價均呈現下滑趨勢,其中洗地機均價同比下滑18.1%,吸塵器同比下滑17.5%,掃地機器人同比下滑4.2%。

不難看出,連續多年的高速增長後,清潔電器行業發展正在迴歸理性,但未來的市場機會仍不容小覷。

除了發展規模上的“不焦慮”,從發展空間來說,留給清潔電器施展的空間依舊巨大。

從技術上來說,雖然目前的清潔電器已經基本可以滿足消費者對產品功能和使用體驗的期待,單每個品類都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從市場端來說,在我國成爲全球清潔電器產研銷最大基地的背景下,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海外市場,都有大量的空白區域和需求存在。

所以,總體來看,行業的不足和市場的需求也在刺激着清潔電器企業朝着更好的方向發展,每家參與其中的企業也都呈現出了各自的優勢和特徵。

科沃斯:雙核心業務繼續領跑 產品力驅動營收增長

科沃斯集團在2023年繼續憑藉掃地機+洗地機的雙核心業務驅動營收增長。

在過去的“618”電商節期間,作爲清潔機器人行業龍頭的科沃斯以25%的增幅再度展現出行業龍頭的絕對實力。其中,科沃斯品牌以37.4%的市場份額穩居掃地機器人行業第一,市場份額提升了0.2%;在洗地機市場上,添可品牌也以46.8%的市場份額的絕對優勢繼續領跑。

究其持續領跑的原因,還是在於其對消費者需求的正確判斷和研發創新的跟進。

以科沃斯爲例,地寶 T20 PRO、地寶 X1S PRO 兩款產品在“618”期間表現亮眼。數據顯示,地寶T20 PRO依靠“熱水洗拖布”等亮點創新成爲“618單品王”,銷售額遙遙領先同行,首創的55℃熱水洗拖布功能更加符合中國家庭的情節需求,對生活中常見的油漬、澱粉類污漬清潔效果突出,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此外,科沃斯在上半年還發布了新款旗艦X1S PRO,該產品不僅同樣包含55℃熱水洗拖布功能,在AI 交互與體驗、掃拖清潔性能、基站功能方面也都進行了全面升級。這款產品同樣在“618”期間銷售火爆。

科沃斯旗下的另一個品牌添可以在今年迎來了5歲生日,也交出了5年的成績單:國內業務規模翻10倍、利潤翻20倍。

和科沃斯品牌一樣,添可能夠在洗地機領域獨佔鰲頭憑藉的也是產品力。

繼行業第一臺會思考的智能洗地機芙萬1.0之後,添可相繼創造了行業第一臺水電長續航智能洗地機芙萬2.0、行業第一臺吸塵器和洗地機2合1的智能洗地機芙萬2.0 Slim、行業第一臺恆壓活水自清潔系統洗地機芙萬3.0.全新推出的芙萬Station集成了自動補水、排污、沖洗,以及智能自清潔、離心風乾、UV殺菌、無線充電以及精緻收納八大功能,又一次開啓了洗地機進化的新篇章,引領洗地機行業智能空間站時代。

優秀產品頻出的背後,是科沃斯集團對研發的重視和投入。

據科沃斯2022年財報顯示,2022年投入的研發費用達到了7.44億元,同比增長35.5%;在過去的三年裏,公司研發費用複合增長率達到48.4%。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合計獲得授權專利1540項,其中發明專利531項。以添可品牌爲例,添可始終保持“上市一代、研發一代、儲備一代”的節奏,保證產品科技不斷進步,走在行業前列。截至2022年,“芙萬”系列已擁有107項公司專利,其中發明專利64項,研發投入可見一斑。

石頭科技:不拘一格趕赴多元化 哪裏有痛點哪裏就有商機

石頭科技是清潔電器行業一個獨特的存在。

如果說別家品牌從吸塵器到做掃地機、洗地機,哪怕做吹風機都能理解,畢竟核心部件都是馬達。但就在今年2月28日,主打掃地機器人的公司石頭科技對外推出了旗下首款洗烘一體機“石頭分子篩洗烘一體機H1”。分子篩這個名詞很多人肯定沒聽過,簡單來說,它是一款低溫洗烘一體機,可以解決衣服脫水、變形、磨損等洗烘難題。在烘乾上功能體驗更接近如熱泵式,相比傳統的冷凝烘乾它不傷衣服,和熱泵式的相比不僅性價比更高,而且可以和洗衣機集成在一起。

除了洗烘一體機,石頭科技還準備研發投影儀產品。這麼看來,石頭科技在多元化的路上是一去不復返了。

除了產品上的多元化發展,石頭科技在銷售上也是全球化視野。據石頭科技財報顯示,從2019年到2021年,石頭科技總營收分別爲42.045億元、45.30億元和58.37億元。截止2021年末,石頭掃地機器人累計銷量突破千萬臺,達1087萬臺,銷售至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就在不久前,石頭科技在日本舉辦了新品發佈會,把新品正式帶到了日本市場。

深究石頭科技新品輩出的原因,在財報裏可以找到答案。據2022年財報顯示,2022年石頭科技研發投入達到4.89億元,同比增加10.85%,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達7.38%,研發人員數量達到493人。

雲鯨:聚焦創新 持續打造爆品

在目前頭部的掃地機企業中,雲鯨是一家相對比較年輕的公司,公司成立時間只有7年。雲鯨前三年沒有上市一款產品,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打磨產品。

3年後,雲鯨纔開始推出掃拖機器人產品,保持着一年一款的速度。這個速度看起來很慢,但它上市後的銷售速度很快,每年推出的新品都是爆款。雲鯨第一代J1掃拖一體機器人在2019年雙11正式上市,上市的當天銷售額就突破了千萬。2022年,雲鯨又成爲了天貓歷史上第一個上市不到一年,就登陸天貓的超級品牌日的新品牌。當天就完成了將近1億元的銷售額,打破了天貓消費電子超品紀錄,並且這個行業記錄一直保持至今。

有人說雲鯨掌握了掃地機爆款密碼。

在筆者看來,雲鯨製造爆款的密碼就是創新。雲鯨的創新不是瞄準同行對手,從來不會因爲一個技術的更新、算法的迭代、外觀的改變就會去推出一款全新的產品,而是以用戶的痛點爲出發點。比如第一代的自動洗抹布的機器人、第二代的自動換水的洗抹布的機器人和第三代的一鍵解決用戶清潔訴求的機器人。

不難發現,雲鯨每一代新品都打上了引領行業發展的標籤,這也爲雲鯨以創新躋身行業前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不久前,雲鯨正式推出智能洗地機S1.也宣告正式切入洗地機賽道。和掃地機一樣,這次雲鯨依舊是從洗地機的消費痛點出發,奔着解決問題而來。圍繞清潔能力、輕便性、自清潔等方面,雲鯨S1實現了全面創新。例如HorizonTech180°躺倒技術,解決了全屋低矮空間死角的細緻痛點,雲鯨S1可躺倒到大至180°的平直角度,深入低至15cm的家庭低矮空間,使得全屋清潔覆蓋率提升25%,解決了市面上很多清潔家電還無法解決的痛點。

追覓:目標就是全面領先

領先,是追覓科技創始人兼CEO俞浩經常掛在嘴邊的關鍵詞,有時候是成績,有時候是目標。語氣裏有自信,也有傲嬌。

據追覓科技創始人兼CEO俞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2023年1-4月份,追覓科技營收同比增長超100%,4月份單月同比增速超150%。即使在外部環境較爲艱鉅的2022年,追覓科技的整體營收同比增長60%,中國區業務同比增長600%,海外業務同比增長56%,自主品牌增長200%,實現了逆勢增長。

對此,俞浩進一步闡述:“之所以能夠實現高速增長,不是因爲基數小。追覓科技現在是智能清潔行業領導品牌,去年營收和行業內上市公司相當,2023年我們營收一定能夠破百億。到2030年實現兩個1000億。”

對於百億目標的達成,俞浩信心滿滿。其信心的來源是產品和技術的領先。就在不久前,追覓科技聯合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重磅發佈了《2023年吸塵器顯塵技術發展白皮書》。其中提到吸塵器的核心部件也被譽爲吸塵器“心臟”的高速數字馬達。市面上主流手持吸塵器馬達的轉速普遍在幾萬轉/分鐘到十幾萬轉/分鐘之間。作爲吸塵器領域上升最快的品牌,追覓科技不僅自主研發出16萬轉/分鐘高速數字馬達,還是全球第一家突破18萬轉/分鐘技術的企業,並儲備了20萬轉/分鐘高速數字馬達技術,基本做到應用一代、儲備一代、研發一代,技術實力不僅國內領先,更超越了戴森等國際品牌。

除了技術和產品領先,談及未來,俞浩表示,“追覓科技做到產品技術的絕對領先外,還要做到人才結構的領先。具體拆解到未來三年,2023年做到行業技術第一;2024年做到行業市佔率第一,2025年做到行業利潤第一。”

追覓的宏偉領先目標能否實現?拭目以待吧。

總體來說,如今國產品牌正主導清潔電器市場,海外品牌市場份額出現大幅下滑。而在國產品牌內部,洗牌和競爭依舊是主旋律,每個細分賽道仍有新品牌出現,且能夠成功進入TOP序列。所以,機遇面前,每個品牌都卯足了勁在各自擅長的領域和技術上不斷打磨。

這裏面,除了上面幾個頭部品牌,還有緊貼國家加點普及、擴大內需步伐,向下沉市場發力的萊克、BENY等品牌;也有吸收跨境成功經驗迴歸國內市場的浦桑尼克等品牌;還有向除蟎儀等細分領域發力的必勝等品牌。

整體而言,整個國內清潔電器市場呈現出的是百花齊放的發展態勢。但筆者認爲,需要爲大家敲響的警鐘是,雖然目前來看市場前景依舊良好,但需要提高風險意識,行業的洗牌必將持續進行且激烈。當然,突圍的法則有且只有一條,就是通過產品的不斷創新保持競爭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