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重磅出爐。“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推動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重要力量。”《意見》開篇即對民營經濟的定位做出了重要表述。

7月19日晚,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央視網發文稱,《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圍繞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制定發佈一系列政策措施,對於民營企業堅定信心、輕裝上陣、大膽發展,具有重要的激勵和指導作用。

馬化騰央視網撰文:

《意見》具有重要的激勵和指導作用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下稱《意見》)19日公佈。在民營企業家看來,這是一顆“定心丸”。7月19晚,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撰文表示,《意見》對於民營企業堅定信心、輕裝上陣、大膽發展,具有重要的激勵和指導作用。文章共1400餘字,全文如下:

民營經濟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黨中央高度重視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始終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爲民營經濟、民營企業家加油鼓勁。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明確指出,民營經濟是黨長期執政、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力量。這讓我們倍感振奮、深受鼓舞。這次中央印發《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圍繞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制定發佈一系列政策措施,對於民營企業堅定信心、輕裝上陣、大膽發展,具有重要的激勵和指導作用。

《意見》對民營經濟、民營企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看得準、看得深,推出的舉措針對性強,穩定了大家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預期。近兩年來,在疫情和其他國際國內環境變化的影響下,一些民營企業遇到較大困難和挑戰,發展預期受到一定影響。《意見》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對企業關切的營商環境、政策支持、監管導向、法治保障、輿論氛圍等問題,都給出了制度化安排和明確指導意見,把民營企業“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的要求,落實爲一項項實實在在的政策舉措,堅定了大家做優做強企業的信心。

《意見》對互聯網行業提出全面戰略要求,爲平臺經濟指明發展方向,增添了我們持續開拓的決心和動力。互聯網企業是民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平臺經濟在賦能實體經濟、推動技術創新和開拓國際市場中的作用日益突顯。當前,我國平臺經濟進入全新發展階段,過往的發展模式正在革新重塑,對擴大需求、創新發展、就業創業、公共服務的價值有待充分發揮。《意見》指出,“引導平臺經濟向開放、創新、賦能方向發展,補齊短板弱項,支持平臺企業在創造就業、拓展消費、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開放、創新、賦能”的要求,錨定了平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我們將圍繞這些戰略方向聚焦發展力量,堅守“連接器”、“工具箱”、“小助手”的角色定位,推動消費互聯網業務爲擴大內需不斷輸出新動能,強化產業互聯網業務在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中的創新深度,並以“數字工匠精神”堅持不懈地增強海外業務競爭力。

《意見》對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提出殷切期望,進一步增強了我們爲用戶、產業、社會創造價值的使命感責任感。《意見》從完善治理結構、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快推動數字化轉型和技術改造,到參與國家重大戰略、履行社會責任,對民營經濟改革創新和民營企業規範健康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這在我們內心激起強烈共鳴。近年來,大量領軍民營企業把“探索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作爲全部業務的底座,將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落腳到“用戶價值、產業價值、社會價值”這“三位一體”之上。科技創新方面,我們主動從產品創新向基礎研究拓展,大力投入前沿技術研發;內部治理方面,我們全力降本增效,科學提升管理效能;履行社會責任方面,我們以共同富裕爲戰略指引,大力支持國家基礎科研、鄉村振興人才建設、公益慈善數字化等領域,積極投身養老、助殘、公共衛生等社會事業。落實好《意見》精神,我們會不斷加大自主創新力度,深度參與“數實融合”,努力發揮互聯網行業領軍企業的帶動作用。

當前,通用人工智能浪潮湧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呼之欲出,我們再次迎來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作爲民營科技企業,肩負着推進技術創新、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要責任。我們將以《意見》發佈爲契機,堅定信心向前看、練好“內功”加油幹,着力加強科技創新,認真踐行“科技向善”,堅定推進“數實融合”,助力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在促進增長、推動創新、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展現更大作爲。

雷軍:堅守主業、做強實業

據中新網,圍繞着力推動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意見》還明確提出支持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快推動數字化轉型和技術改造等。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說,《意見》釋放出引導民營企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明確政策信號,讓企業更加堅定了堅守主業、做強實業的決心,增強了自覺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和爲科技現代化作貢獻的動力。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紀凡表示,中國在市場經濟建設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特別是《意見》提到持續破除市場準入壁壘,鼓勵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堅持對各類所有制企業一視同仁、平等對待。這在經濟參與者之間創造了公正公平的競爭機制,讓民營企業能夠根據自身實力和創新能力進行公正的競爭,也從根本上提高了全社會創新動力

在提高政策精準性和透明度方面,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恆銀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江浩然指出,針對涉及民營企業生存與發展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意見》重點對加大融資支持力度、降低融資風險、完善欠款常態化預防和清理機制、完善支持政策直達快享機制等工作進行系統指導,將大大增強服務民營經濟的能力,助力民營企業擴大再生產,實現提質增效。

值得注意的是,據中新財經,7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召開民營企業家座談會。這是其在半個月內召開的第三場民營企業家座談會。

7月3日的座談會上,參會的有三一集團、奧克斯集團、圓通速遞波司登農夫山泉等5家民營企業負責人。7月10日的座談會,邀請了百度集團、隆基綠能、濟民可信藥業、春秋旅遊、驢肉曹餐飲等企業負責人。7月17日的座談會上,與會的有傳化集團、方大集團、飛鶴乳業、卓立漢光等民營企業負責人。

7月17日的座談會上,鄭柵潔表示,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持續完善與民營企業溝通交流機制,堅持常態化召開民營企業家座談會,並組織引導地方各級發展改革部門,共同認真聽取民營企業真實聲音,着力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形成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合力。

發改委有關負責人:

抵制否定弱化民營經濟的言行

據新華社,《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19日發佈。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答記者問時表示,長期以來,民營經濟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已經成爲我國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在稅收上,2012年至2021年,民企佔比從48%提升至59.6%。在就業上,2012年至2022年,規上私營工業企業吸納就業佔比從32.1%提高至48.3%。在數量上,2012年至2022年,民企數量佔比從79.4%增長到93.3%。在外貿上,民企從2019年起成爲第一大外貿主體,2022年佔比達50.9%。

民營經濟在我國經濟中的比重持續提升,已經成爲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推動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但一個時期以來,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發生了一些變化,不少民營企業面臨着一些問題和困難,迫切需要針對新情況,完善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體制機制,提振民營經濟預期信心,進一步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

《意見》要求持續營造關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社會氛圍。引導社會正確認識民營經濟的重大貢獻和重要作用,堅決抵制、及時批駁澄清質疑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否定和弱化民營經濟的錯誤言論與做法。培育尊重民營經濟創新創業的輿論環境,依法嚴厲打擊以負面輿情爲要挾進行勒索等行爲。支持民營企業更好履行社會責任,展現良好形象。

培育和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強民營經濟代表人士隊伍建設。完善民營經濟人士教育培訓體系,建立健全年輕一代民營經濟人士傳幫帶輔導制度。全面構建親清政商關係,各級領導幹部要坦蕩真誠同民營企業家接觸交往,主動作爲、靠前服務。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