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着工業技術水平提高和汽車產業集羣效應的顯現,我國正逐漸成爲世界汽車製造中心,汽車產量佔全世界汽車產量比例整體呈上升趨勢。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我國汽車產銷總量已連續14年居全球第一,2022年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02.1萬輛和2,686.4萬輛,同比增長3.4%和2.1%。

隨着汽車產業核心技術快速演進和供應鏈格局重塑,汽車產銷量所傳導的對汽車零部件的巨大需求量,成爲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同時,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快速提升也帶動了汽車零部件向電動化、智能化、輕量化方向拓展。

7月28日,東風科技披露配股發行公告,本次配股以本次發行股權登記日2023年8月1日(T日)上交所收市後的公司總股本447,276,315股爲基數,按照每10股配售3股的比例向全體股東配售,可配售股份總額爲134,182,894股。本次配股採取網上定價發行的方式,本次配股發行價格爲9.59元/股,配股代碼爲“700081”,配股簡稱爲“東風配股”。本次配股合計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14.00億元(含14.00億元)。此次東風科技配股,也是汽車零部件行業近年來首個公開配股案例。

快速實現資本補充,東風科技配股正當時

與汽車整車行業不同的是,目前汽車零部件行業主要由美國、日本和德國等傳統汽車工業強國主導。從企業分佈來看,根據《美國汽車新聞》發佈的《全球汽車零部件配套供應商百強榜》,全球汽車零部件產業“三足鼎立”格局基本保持不變。

其中,美國以25家入圍排名榜首,日本以23家居次,德國以20家獲得第三名,中國共有7家企業入榜。

國內雖然起步較晚,但隨着產業結構轉型步伐的穩步推進,以及本土企業自主研發及配套能力的持續增強,汽車零部件行業已經成長出一批可以同外資及合資公司相競爭的本土企業。他們不僅在國內市場位列前茅,更是走出國門,進入國際市場,參與全球化競爭,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

一直以來,汽車整車的關注度都遠高於汽車零部件。而在2023年,汽車零部件打了個翻身仗,在資本市場罕見地跑贏了整車。今年以來,汽車零部件板塊漲超11.6%,同期汽車整車板塊漲超11.1%。

同時,投資機構在汽車產業鏈中也更看好零部件企業。中信證券認爲:“零部件板塊的配置順序在當前優於整車,特別是在汽車大β不理想的預期下,高成長的零部件標的有望穿越牛熊。”

東風科技此次配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4億元(含本數),扣除發行費用後,募集資金用於新能源-3in1和5in1壓鑄件技術改造項目、新能源動力總成及核心部件製造能力提升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具體擬投入情況爲:

此次配股有助於東風科技緊抓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機遇,順應整車智能化、電動化、輕量化、網聯化、共享化等“五化”的發展方向,推動鋁合金壓鑄件產品結構優化和集成電驅系統業務發展,豐富上市公司新能源業務,提高上市公司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盈利能力。

同時補充流動資金項目,將有助於補充上市公司新產品研發投入、市場開拓、資源整合、產業鏈延伸等戰略發展所需的營運資金,進一步優化融資結構,增強抵禦風險能力,保障上市公司業務的持續發展。

而對於參與配股的投資者們,配股的最大吸引力往往在於其折價率和配售比例的高低。它們與正股的價格一道,決定了投資者參與配股之後的持倉成本。而且如果不參與配股,股東們將會在股票覆盤後面臨除權帶來的股價下跌,進而轉化爲自身持倉的虧損。

推進東風零部件集團“資產證券化”,“諾亞項目”更進一步

東風科技專注從事汽車零部件的研發、採購、製造和銷售。通過與國內領先的科研機構和高校開展密切交流,公司深耕產學研健康發展道路;通過與國際知名零部件供應商合資合作,公司融合高精尖技術,打造國際化合作平臺。

2021年,東風科技完成重大資產重組,東風零部件集團旗下9家公司進入東風科技,標誌着“諾亞項目”第一步圓滿落地。

在原有的智能座艙系統、電驅動系統及制動與智能駕駛系統三大系統基礎上,東風科技新增熱管理系統、動力總成部件系統業務佈局,進一步拓展制動與智能駕駛系統,爲下游行業大型知名整車廠商提供更加豐富的產品及服務,形成更具競爭力的零部件產業集團和上下游貫通的產業鏈集羣,滿足整車企業對零部件的系統化、模塊化的採購需求。

東風科技也成爲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獨具特色的,同時擁有制動與智能駕駛系統、座艙與車身系統、熱管理系統、動力總成技術系統、新能源電驅動系統“5大核心技術系統”的上市集團。

此後,爲推進東風零部件集團“資產證券化”,東風科技以堅定的戰略韌性加快推進“諾亞項目”第二步,配股方案獲中國證監會註冊申請。

東風科技配股方案正式落地是東風零部件集團堅持“業務歸核化、資源系統化、產品模塊化、資產證券化”發展思路,堅定不移推進“諾亞項目”,加快實現“資產經營+資本運營”雙輪驅動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爲推進東風零部件集團“十四五”規劃落地,成爲國內領先、面向國際化發展的科技創新型上市集團奠定重要基礎。

在汽車零部件產品研發方面,東風科技研究院和東風電驅動爲東風商用車、東風乘用車開發了智能座艙、電驅動系統、智能座艙域控制器,同時承擔了陝重汽、北汽福田和上汽紅巖新車型的部分零部件產品的開發項目。

東風延鋒、湛江德利在飾件系統和鑄件技術領域,將最新技術成果應用於東風商用車、東風乘用車、嵐圖汽車和日系客戶(日產、本田、豐田)的新車型開發,多項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應用不斷取得新的進展,以強有力的自主創新推動產品向“五化”方向轉型。

在新能源業務拓展上,東風科技開拓了造車新勢力小鵬汽車、嵐圖汽車等頭部客戶,完成了e-POWER國產化電驅動系統及相關壓鑄件產品的開發、產能建設並實現批量供貨。

目前,東風科技共擁有8家一級控股子公司,分別分佈在上海、湖北、廣東三地。在整車廠商臨近區域設立生產基地,並逐步形成以長三角、珠三角、中部等汽車零部件配套生產基地,與臨近的整車企業協同發展。

在汽車內外飾件、汽車制動系、壓鑄件、調溫器系統和組合儀表、傳感器及軟軸等領域,東風科技爲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並致力於成爲國內領先的專業化、系統化、國際化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

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累計突破2000萬輛,爲汽車零部件行業開闢新市場

中國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目前新能源汽車進入全面市場化拓展期。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1-6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達378.8萬輛和374.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2.4%和44.1%。

近年來,國內新能源汽車迎來一個個重要時刻:2023年7月3日,我國新能源汽車第2000萬輛新車下線。從1995年我國首輛新能源汽車下線,歷經27年時間,2022年2月實現1000萬輛產量,再到如今實現第二個1000萬輛產量,則只用了短短一年零五個月的時間。

2000萬輛背後,是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祕書長崔東樹預計:“第三個1000萬輛有望在2024年的7月或8月實現,持續的新能源汽車高增長成爲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而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爲汽車零部件開闢了新市場。

此次配股,東風科技主要瞄準了除鋰電之外價值含量較高的電動車電驅電機,還有資本市場上比較熱門的汽車輕量化壓鑄件領域。

在新能源動力總成及核心部件製造方面,項目建成後,東風科技將提升生產線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形成年產60.08萬臺發電機、86.73萬臺起動機、42.28萬臺驅動電機、15.37萬套集成電驅系統的生產能力。

而在新能源壓鑄件方面,隨着“雙碳”目標的推出,汽車輕量化成爲實現汽車節能減排的重要路徑,已被各國政府部門以及全球各大汽車製造商所廣泛接受,並帶動鋁、鎂合金壓鑄件產品需求快速攀升。

東風科技推動鋁合金壓鑄件產品結構優化,搶佔新能源汽車領域壓鑄件市場資源,在項目建成後,東風科技將新增90.58萬件有色金屬鑄件的年生產能力。

配股落地後,東風科技將以“千億規模、全球前十”爲奮鬥目標,在“十四五”期間持續改革創新發展,用五年時間,將公司打造成爲國內領先、面向國際化發展的科技創新型上市集團。

未來,東風科技將堅持市場主導、研發先行,在汽車零部件領域繼續推行垂直整合,鞏固競爭優勢;同時,將積累的技術持續與不同客戶定製需求相結合,不斷豐富產品線、提升公司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口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