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設備行業點評】HJT降本加速平價臨界點將至,主流大廠擴產將加速【東吳機械】 HJT電池片效率&組件功率均有新突破,低衰減率性能優越。 (1)雙面微晶提效顯著,未來雙面微晶量產平均效率穩定在25.5%以上,宣城三期182首批出片最高效率突破25%,四期210首批出片最高效率達25.58%,距異質結電池研發效率紀錄僅有1.23%的差距。 (2)組件功率上HJT表現優異,近期通威210-66HJT的0BB組件功率創新高,達到743.68W,華晟預期210雙面微晶喜馬拉雅G12-132組件平均量產出貨功率將達到725W以上。 (3)HJT低衰減率,HJT的首次衰減爲1%、線性衰減爲0.25%,TOPCon組件首年衰減率約1%(PERC約2%)、首年後年均衰減率約0.4%(PERC約0.45%),這主要是由於HJT無PID和LID效應,在25年的長生命週期內,HJT發電更高。 成本曲線陡峭下降,規模效應值得重視。 我們判斷2023Q3-Q4 HJT成本打平主要依靠0BB+50%銀包全面導入+110微米薄硅片導入量產+規模效應,其中規模效應容易被忽視,以日升爲例,目前日升HJT產能爲5GW(電池+組件),首條線已經順利滿產,其餘幾條產線處於產能爬坡或設備未move-in的狀態,相當於一條產線承擔了N條產線的固定成本開支。以目前首線的數據推算,HJT非硅成本約0.26元/W,比PERC貴0.13元/W,考慮薄硅片+邊皮料&高氧含量利用,能夠節省0.08元/W,組件與PERC僅差0.05元/W,再結合高發電量的增益,HJT組件具備經濟性;同時華晟各項技術進展順利,8月有望實現盈利。 技術不斷迭代&設備降本有望促使大廠逐步開啓規模擴產。 我們預計2023年HJT擴產50-60GW,以新玩家爲主,2024年傳統主流大廠規模擴產。隨着2023-2024年零部件國產化替代、國產零部件擴產加速的規模效應顯現,2024年設備單GW投資額有望降低至約3億元,若電池片單W利潤爲0.14元,此時回本期約爲2年,傳統大廠加速佈局,同時現有的一線龍頭如華晟日升等繼續擴張、REC等貢獻海外市場增量。 投資建議:HJT設備重點推薦邁爲股份(整線設備龍頭)、奧特維(0BB新技術拉長景氣週期)、高測股份(薄片化同時利好設備&金剛線&代工業務)。此外,光伏設備重點推薦晶盛機電(N型低氧單晶爐顛覆性產品,景氣週期拉長)。 風險提示:下游擴產不及預期,研發進展不及預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