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經濟日報

傳統產業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直接關乎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全局。但近年來,一些地方將傳統產業標籤化,不僅支持不夠,甚至當成低端產業“一刀切”簡單退出,嚴重背離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內在要求,不利於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還可能帶來工業空心化等風險,亟待糾偏。

認知誤區導致“喜新厭舊”

一段時間以來,社會上對於傳統產業有不少認識上的誤區。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舉例說,一提到傳統產業,就認爲是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把傳統產業與資源消耗、環境污染聯繫起來,甚至片面認爲傳統產業就等同於落後、等同於淘汰。又比如,認爲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只能靠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對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甚至連提都不提了,支持企業技術改造的政策和投入的支持資金越來越少。

這些認知誤區,導致部分地方在產業規劃、招商引資中,對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關注較多,對傳統制造業支持不夠;一些金融機構將鋼鐵、有色、石化等行業簡單認爲“產能過剩”,對合法合規的建設項目放貸十分謹慎;一些傳統產業企業家因爲發展預期不穩,信心嚴重不足,缺乏繼續投資發展的動力和熱情。

引發這些認識誤區的一個客觀原因是產能過剩,這也是我國傳統產業發展的痼疾。過去40多年,服裝紡織、家電、煤炭以及近些年的新能源、鋼鐵等行業先後發生嚴重產能過剩。這主要歸咎於一些地方想盡辦法招商引資,但忽視產業合理佈局和市場實際需求,造成重複建設,帶來了產能過剩。個別地方在治理產能過剩時又幹預過多,誤傷了傳統產業。比較典型的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各地積極淘汰落後產能,這本是化解產能過剩的有效途徑,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一些傳統產業被無辜波及,成爲倒逼退出的對象。

除了誤傷,也有主動爲之的“簡單退出”,其根本原因在於,中低端傳統產業想要通過轉型升級實現高端化發展困難重重。

其一,產業結構優化缺技術。相較新興產業,中低端傳統產業市場相對飽和、競爭更加激烈,通過創新工藝、升級產品等實現高端化發展是必由之路。改造升級需要高端技術、高端材料等支撐,但我國部分領域核心關鍵技術受制於人,如高檔數控機牀、可編程控制技術等行業的設計和仿真軟件等很多方面還依賴進口,對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的支撐作用不足。

其二,企業改造升級缺資金。2018年至2022年,製造業31個行業大類中,紡織、紡織服裝、皮革3個行業營業收入負增長,木材、傢俱、印刷等行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速不足2%。企業盈利普遍下滑、現金流普遍收緊,嚴重製約企業投資發展能力。同時,金融支持傳統產業顧慮仍存,部分銀行出於風險考慮,對偏傳統、中低端的製造業企業發放貸款十分謹慎。

其三,低水平競爭格局改變難。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研究員付保宗分析,產能過剩長期持續,就會導致惡性競爭,企業獲利微薄,進而影響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轉型升級無從談起,由此深陷低水平競爭泥潭。

由此也就不難理解,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方向清晰,但路不好走,不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還需綜合考慮能耗、環保、土地等制約因素。而新興產業增長速度較快、應用前景廣闊,更易獲得要素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兩者比較,一些地方政府、金融機構難免“喜新厭舊”。

傳統產業改造意義重大

傳統產業真的就是低端產業、落後產業嗎?恰恰相反,在國際市場上,我國具有明顯比較優勢的產品主要集中在輕工、紡織、機械等傳統產業領域。這些行業就業帶動效應強、產業關聯度大、國際市場佔有率高,是支撐我國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也是我國參與國際競爭的生力軍。

其實,產業本身並沒有高低之分,落後的是技術、產品和精細化程度。再傳統的產業也能通過技術改造煥發新活力、塑造新優勢,成爲現代化產業體系的一部分。比如,過去帶來較多污染的紡織行業,現在應用了數碼噴印技術,植入了智能芯片,與手機、汽車等其他終端實現聯網,就一躍變成高技術行業。再如,汽車業將發動機換成電池驅動,改變了發動機動力系統,就成爲備受關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要改變一些地方把傳統產業當成低端產業簡單退出的局面,首要是釐清對傳統產業的認知誤區。

必須認識到,傳統產業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一個主戰場。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由一條條相互交融、高度關聯的產業鏈形成的完整體系,維護產業鏈完整性和提升產業鏈價值水平相輔相成。我國製造業中80%都是傳統產業,夯實了我國在產業鏈完整性上的全球優勢地位。而在提升產業鏈價值水平上,一方面,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對技術、設備、軟件的需求,爲高新技術和新興產業發展提供強大動能;另一方面,高新技術產業也高度依賴傳統產業提供的能源、原材料和零部件支撐。這一點,必須心中有數。

傳統產業還是穩就業的重要渠道,對於民生保障具有重要意義。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顯示,全國工業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超過1.1億人,2022年全國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爲86933元,同比增長5.1%,我國傳統制造業佔製造業份額的80%以上,是吸納就業人口,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渠道。

傳統產業仍有較大發展空間。付保宗分析認爲,從消費需求看,傳統產業中大部分都是民生產業、基礎產業,具有剛性需求的特徵。隨着消費升級,人們對個性化、高端化、定製化、服務化等高品質產品和服務需求不斷增加,傳統產業在改造升級後仍有較大增長空間。從升級空間看,機械、紡織、服裝、傢俱等傳統產業,利用數字化技術進行技術改造升級,進而催生新產品和新服務供給成爲形成新經濟新動能的重要力量。

“要防止產業標籤化而扭曲產業政策。”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教育部特聘長江學者劉志彪認爲,把產業按照某種標籤進行分類,如先進與落後、高與低、傳統與現代等,是過去產業政策挑選“輸家”與“贏家”的需要。在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中,如果繼續沿用這種貼標籤的辦法,那麼很多有巨大市場需求、就業密集的產業就被迫退出市場。產業的先進與落後,與產業本身並無關係,有關係的是用什麼工業化思維和技術去製造。

多管齊下推動轉型升級

如何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要增信心、少干預、強保障、去產能、降成本,多管齊下切實改善傳統產業發展環境,加快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第一,增強信心。要加強政策引導,堅定發展信心,做好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統籌推進工作,在國家層面出臺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明確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的重點領域,分行業制定改造升級的具體路徑、支持方式和配套政策,鼓勵各地建立並穩定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支持政策,建立穩定長效的工作機制。強化政策解讀、宣傳、貫徹和監督指導,重構傳統產業認知,儘快調整優化限制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的不合理政策文件。

付保宗認爲,當前,儘管一些行業管理權限已下放給地方政府,但仍然通過政府覈准或備案手續進行管理,對微觀企業活動較多的行政管制和干預,擾亂了市場信號,弱化了企業自主發展動力。爲此,要加快調整產業管理體制和優化政策環境。一是實施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對國資、民資、外資一視同仁。在負面清單之外的領域,全面消除各種隱性壁壘。二是確保平等使用生產要素,享受同等待遇。三是繼續清理和廢除不必要的行政干預經濟政策。

第二,解決資金不足問題。技術改造具有技術新、投資省、工期短、見效快、效益好的突出特點,是對沖經濟下行壓力、提高投資拉動效應的有效手段。過去我國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已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貸款貼息,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政府拿1元錢,往往能夠帶動企業投入9元錢、10元錢。苗圩建議,要研究實施力度更大的支持政策,擴大技改貸款貼息、優惠利率貸款、設備更新再貸款等政策,研究設立針對企業技改的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積極引導和支持有想法、有辦法的企業加快技術改造,推動製造業優化升級。同時,創新金融對傳統產業支持方式。聯合金融管理部門共同優化金融支持傳統產業文件細則,細化負面清單,避免對傳統產業“一刀切”。鼓勵金融機構通過預留融資額度、創新服務模式等手段加大對傳統產業融資的支持。在國家產融合作平臺中建立“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專區,引導銀行、保險、基金等精準對接相關企業融資需求。

第三,拓展市場空間。着力促進消費拓展市場空間,進一步釋放有效需求,穩定供給總體規模總量。引導鼓勵大宗消費,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智能家電下鄉等活動。壯大新型消費,加快傳統產業數字化改造和轉型升級,發展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推動線上線下消費高效融合。大力拓展海外新市場,藉助跨境電商等載體,支持企業積極拓展新興消費市場。

第四,培育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鼓勵採取市場化法治化的辦法提高重點行業集中度,培育一批具有資源掌控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大力推進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應用先進適用技術提升效率效益。深入實施智能製造工程,開展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打造一批智能工廠和數字車間。落實工業領域以及重點行業碳達峯實施方案,全面推行綠色製造。

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黨委書記、常務副會長兼理事長朱宏任表示,在新一輪數字革命的引領下,傳統制造業企業絕不可以隨便被以“低端產業”名義淘汰,而要加大改造升級的力度,由過去的機械化、自動化、批量化生產轉向以數字經濟爲手段、以綠色低碳經濟爲方向的全新網絡化、智能化、柔性化生產模式,通過先進製造技術的應用有效提升傳統產業的勞動生產率和附加值,鞏固優勢,重塑競爭力,以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夯實中國經濟基本盤。

(調研組成員:本報記者 齊東向 顧 陽 牛 瑾 佘惠敏 黃 鑫 歐陽優 執筆:黃 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