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券商中國

深陷困難的碧桂園持續受到關注。

8月11日,在系列消息的影響之下,碧桂園股價創下歷史新低,一度大跌14.42%,截至收盤,碧桂園報收0.98港元/股,最終跌破1港元/股首次淪爲“仙股”。

當日下午,碧桂園發佈管理層致歉函《化危機爲生機,鍛造更健康的碧桂園》,函件由董事局主席楊惠妍、總裁莫斌共同署名。致歉函指出,8月10日公司發佈了盈利警告和內幕消息公告,受銷售與再融資環境不利影響,2023年上半年預計出現較大的虧損,當前也正承受階段性的流動壓力。在此,謹代表公司管理層向大家表示誠摯的歉意。

致歉函還指出,希望客戶、投資者與合作伙伴給公司一些時間,將用實際行動踐行使命擔當,變壓力爲動力、化危機爲生機。

股價首次淪爲“仙股”

8月11日,港股高開走低,午後持續低位震盪,截至收盤,恒指跌0.81%,國企指數跌1.31%,恒生科技指數跌2.42%。

近期受到市場關注的碧桂園,股價也承受較大壓力。8月11日開盤,碧桂園大跌,盤中一度下跌超過14%,創下歷史新低0.89港元/股,後續有所收復,截至收盤,碧桂園最終跌破1港元/股。

8月11日,碧桂園報收0.98港元/股,下跌5.77%,總市值271億港元,今年以來已經累計下跌63.3%。

不過,碧桂園多隻境內債在午後上漲,“21碧地01”收盤上漲4.77%、“21碧地04”收盤上漲15.56%。“21碧地03”收盤上漲8.25%。其中,“21碧地01”和“21碧地04” 一度因爲盤中成交價較前收盤價首次上漲達到或超過20遭遇盤中臨時停牌。

值得一提的是,市場傳出消息稱,碧桂園已經在籌備債務重整,近期有望啓動相關程序,該公司已聘請中金爲財務顧問,主導重整事宜。對此消息真假,碧桂園相關人士表示,暫無回應。

董事局主席楊惠妍、總裁莫斌發致歉信

值得一提的是,8月11日,碧桂園發佈董事局主席楊惠妍和總裁莫斌的管理層致歉公告,向客戶、投資者、合作伙伴致歉。

致歉函指出,1992年創辦以來,碧桂園從偏於一隅的鄉鎮企業成長爲世界500強企業,致力於爲社會和資本市場創造長久效益。但自2021年以來,地產行業步入了大調整,房企普遍面臨生存大考,面對極端行業環境,公司堅持不躺平,上下同欲、攻堅克難,通過加快銷售、盤活資產、削減支出、控股股東支持等措施千方百計全力自救,盡最大努力保交付、保信用。

致歉函稱,面對眼前這份不滿意的答卷,管理層感到非常內疚,不管有多少理由,確實是自己做得不夠好。痛定思痛、吸取教訓的同時,我們還是要堅定地向前看、向前行,將採取更有力有效的措施,全力以赴保交付,化解階段性流動壓力,保障經營有序開展,拼盡全力扭轉當前的困局,更好地保障廣大客戶、投資者、合作伙伴的權利。

致歉函還表示,面對創辦以來的最大困難,堅信房地產行業經過這一輪的深刻調整,終將回歸健康平穩發展的軌道。感恩一路以來大家給予我們的信任和支持,請給公司一些時間,我們將用實際行動踐行使命擔當,變壓力爲動力、化危機爲生機,鍛造一個更加健康的碧桂園。

祭出四大自救措施

在8月10日,碧桂園通報了該公司近年來遭遇的發展困難和自救的措施。

碧桂園預計2023年上半年淨虧損介乎約人民幣450億元至人民幣550億元。預計淨虧損主要是由於房地產行業銷售下行的影響,導致房地產業務結轉毛利率下降,物業項目減值增加;以及外匯波動造成預期淨匯兌損失所致。

碧桂園表示,自2021年以來,行業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時期,多重不利因素疊加,導致行業銷售和公開市場融資面臨嚴峻的困難和挑戰。

面對行業整體極端困難的局面,碧桂園表示,公司千方百計開展自救,併發布四大措施:

一是竭盡全力保障公司現金流安全,以“最小代價,最大價值”爲目標,加快銷售回款和應收債權回收,積極拓展融資,努力盤活大宗及難去化商業類沉澱資產。

二是最大限度削減支出,公司以銷定產,嚴控無效產能、壓降各項非核心非必要的經營支出;加強費用管控,除剛性費用外,其餘費用盡量適用歸零原則;精簡組織架構,高管帶頭降薪,嚴控銷管費用,銷管費用佔收入比例自2017年到2022年連續6年下降。

三是董事會主席兼控股股東楊惠妍女士(“控股股東”)大力度支持,上市至今控股股東及其家屬已通過借款、增持股票、購買債券、以股代息等方式合計支持公司摺合約386億港元且從未減持股票,其中向公司累計提供摺合約66億港元的無息無抵押借款。

四是全力做好保交付、保信用工作。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集團連同其合營企業和聯營公司分別交付房屋近70萬套和27.8萬套,2023全年預計總交付近70萬套房屋。2022年至今,融資環境極其艱難,在公司融資性現金流持續淨流出的情況下,公司仍竭盡全力安排境內外融資本息的償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