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方然

  [ 有業內人士指出,近期從嚴限制該類額度或可在一定程度遏制詐騙,但調低限額有“一刀切”之嫌,影響客戶使用便利性。從根本上來看,銀行需要強化風控的精準判別能力、打造精細化管理客戶經營體系,才能平衡金融便利性和安全性。 ]

“訂單金額已超過該銀行單日累計支付限額。”近期李艾(化名)在網上購物時,發現自己的某國有行銀行卡每日最高轉賬額度被限制在5000元以下,“提額”則需要線下進行操作。

事實上,去年陸續就有多家銀行宣佈調整非櫃面交易限額。近期調整更加密集,瑞豐銀行、徽商銀行、青島銀行等多家銀行發佈公告稱,將對非櫃交易限額進行動態調整。

非櫃面支付,是指個人結算賬戶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自助櫃員機、POS機具、第三方支付等非櫃面渠道辦理的資金支付,也是目前“去現金化”環境下的重要支付渠道之一。有業內人士指出,近期從嚴限制該類額度或可在一定程度遏制詐騙,但調低限額有“一刀切”之嫌,影響客戶使用便利性。從根本上來看,銀行需要強化風控的精準判別能力、打造精細化管理客戶經營體系,才能平衡金融便利性和安全性。

多家銀行限制非櫃面交易額度

8月以來,銀行開始扎堆限制非櫃面交易轉賬額度。據第一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僅8月就有瑞豐銀行、邵陽農商行、徽商銀行、炎陵農商銀行、中國銀行陝西省分行、郵儲銀行陝西分行、青島銀行7家銀行或銀行分行官宣調整非櫃面交易限額。

最新的兩則公告來自邵陽農商銀行、瑞豐銀行。8月17日,邵陽農商銀行發佈公告稱,將根據客戶賬戶使用情況,對部分賬戶的功能進行調整,包括但不限於下調賬戶交易限額、非櫃面業務交易限額。8日,瑞豐銀行公告稱,將不定期根據賬戶性質、存量結算賬戶歷史交易情況並結合實際使用情況,爲賬戶動態設置合理的非櫃面渠道支付限額。

不過,上述銀行在公告中均未公佈非櫃面交易的具體限額,其中大多強調“動態調整”。記者以額度不足爲名義電話諮詢了青島銀行、徽商銀行。青島銀行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該項限額措施已在進行中,被限額的客戶非櫃面日交易額上限會被調整爲50000元、5000元兩檔。徽商銀行的工作人員則稱,目前不同客戶的非櫃面交易限額情況不同,具體可在手機銀行端查詢或諮詢網點客戶經理。

什麼類型的賬戶會被限制非櫃面交易額度?記者發現目前銀行大多會根據賬戶性質、認證工具、交易頻次等多重因素判定。

據悉,此前部分銀行已根據賬戶性質、認證工具進行非櫃面交易的限額管理。以建設銀行爲例,該行官網公佈的電子銀行交易限額表顯示,根據交易類型、認證工具、賬戶性質不同,客戶在單筆限額、日累計限額、非同名轉賬日累計筆數、非同名轉賬年累計限額也不相同。Ⅱ類賬戶(非櫃面-電子銀行)在個人手機銀行轉賬匯款,如採用短信動態口令方式,日累計限額爲5000元;而如果採用短信動態口令、設備綁定方式,單筆限額則爲50萬元或以當地分行公佈爲準。

在此基礎上,近期部分銀行以交易頻次作爲依據,進行動態調整。例如徽商銀行在公告中稱,一年及以上未發生取現、轉賬等主動交易,賬戶餘額在50元(含)以下的Ⅰ類個人銀行結算賬戶,將被調整非櫃面渠道交易限額。瑞豐銀行也在公告中表示,會根據“賬戶性質”“存量結算賬戶歷史交易情況”進行動態調整。

“整體的方向是限制低頻、安全性不高的賬戶。”有銀行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目前很多銀行既有標準的限額管理,又有動態調整的機制,說明在這一領域的管控正在逐漸從嚴。

平衡金融便利性與安全性

事實上,非櫃面交易限額近期從嚴管理有其原因。綜合公告來看,大多銀行強調,此類交易限額的原因是“爲了銀行賬戶功能與賬戶風險等級相匹配,防止詐騙風險”。

非櫃面業務確是詐騙資金轉移的“重災區”。一位接近監管的人士告訴記者,非櫃面業務從安全性上弱於櫃面交易,很容易成爲詐騙資金轉移的通道。尤其是一些低頻低效的銀行賬戶,卻設置有較高的交易限額,存在較高的風險。

此前監管層面已有從嚴跡象。2022年9月2日通過的《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第十五條規定,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爲客戶開立銀行賬戶、支付賬戶及提供支付結算服務和與客戶業務關係存續期間,應當建立客戶盡職調查制度,依法識別受益所有人,採取相應風險管理措施,防範銀行賬戶、支付賬戶等被用於電信網絡詐騙活動。

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公佈的2022年度上海地區金融違法行爲處罰情況顯示,違反徵信管理和反洗錢管理規定被罰款的金額分別佔比44.6%和42%,是被罰款金額最多的業務領域。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不少投資者反映被非櫃面交易限額措施“誤傷”。“我有時候生意上有大額轉賬,被限制以後還需要去線下提升額度,麻煩不少。”據李艾介紹,線下提升額度的步驟相對繁瑣,需要去附近網點填寫個人說明承諾表,聯繫客服驗證爲本人辦理,同時現場確認額度。

如何平衡金融便利性與安全性?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諮詢顧問蘇筱芮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雖然銀行鍼對風險進行防控情有可原,但在具體落實過程中部分銀行採取以某個金額“一刀切”的方式並不可取。一方面,“一刀切”與個人銀行賬戶分類分級管理的總體精神相悖;另一方面,這影響了銀行客戶的使用體驗,而且對大額剛需交易支付客戶來說是一種“趕客”行爲,或將導致客戶流失,對於銀行長遠發展也會形成不利因素。

因此,銀行應在調整後及時告知客戶規則並給予相應的應對方案,切實服務好客戶的正常資金需求。未來也要在客戶的便利性和資金的安全性上需要持續提升科技水平,強化風控的精準判別能力的同時,打造精細化管理客戶經營體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