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侯瑞寧

陝北的一處小煤礦,受到了國務院的關注。

8月29日,應急管理部發布消息稱,國務院安委會決定對陝西省延安市延川縣新泰煤礦發生的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查處實行掛牌督辦。

一週前,新泰煤礦發生瓦斯閃爆事故,造成11人死亡、11人受傷。

兩個月前,距離延川縣300多公里的遼寧阜新發生了一起煤礦較大事故。6月27日,阜新弘霖煤業發生煤礦安全事故,造成7人死亡,7人受傷。

特別重大的一起煤礦事故發生在年初。2月22日,內蒙古阿拉善盟新井煤業有限公司露天煤礦發生大面積坍塌,導致53人死亡,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露天煤礦最大事故。

“今年以來,全國礦山事故起數下降13%。其中,非煤礦山事故總量繼續下降,但煤礦事故反彈。”7月底,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

界面新聞梳理2000-2022年數據時發現,20多年來,國內煤礦安全事故死亡人數從2002年6995人下降到2021年178人,但從2022年開始反彈至245人,今年以來反彈之勢仍在持續。

接受界面新聞採訪的業內人士普遍表示,煤礦事故反彈主要有大原因

一是自2021年以來,煤炭企業長期處於保供狀態,高負荷生產,導致採掘關係緊張、問題凸顯二是搶產量、趕進度、完任務,增加了煤礦安全生產管理的難度。

是今年以來煤炭價格雖同比略有下滑,但仍處於較高位置,企業追求產量和利潤,忽視了安全管理。

此外,今年發生的煤礦事故中,小煤礦的佔比較大。新泰煤礦、弘霖煤礦和新井露天煤礦的產能分別爲30萬噸、45萬噸和90萬噸,均在小型煤礦之列。

自然資源部2004年發佈的《關於調整部分礦種礦山生產建設規模標準的通知》規定,地下開採煤礦的年產能小於45萬噸、露天開採煤礦的原煤年產能小於100萬噸,被列爲小型煤礦。

光大證券分析稱,相比大型企業,中小企業人員、設備、管理方面相對落後,若繼續維持當前的高開工率,煤炭安全事故很可能進一步增加。

小煤礦曾爲滿足國家能源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但也是礦難重災區。

20多年來,國內多次掀起小煤礦關閉潮。截至目前,小煤礦數量已從本世紀初的上萬處降至1000處左右,年產能佔比從90%多降至2%,1億噸左右

如今新的歷史文本正在被書寫一邊是煤炭企業的大型化智能化發展一邊是新能源不可阻擋的蓬勃之勢,已經邊緣化的小煤礦或終將成爲故事隱入煙塵

是功臣,也是殺手

在煤炭行業從業30多年的中國煤炭市場營銷專家李朝林記憶裏,上世紀90年代前後,全國小煤礦遍地開花。

“那時候,淺層煤資源很多,政策也寬鬆,小煤礦開起來很容易。”李朝林對界面新聞說。

小煤礦真正迎來黃金期,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後,一直到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到來之前。

“2000年以後,中國經濟進入新一輪發展週期,能源需求大增,煤炭產量快速增加,包括小煤礦在內的各類煤企進入快速發展期。”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邢雷對界面新聞稱。

成立於1999年的內蒙古新井煤業,成立於2003年的阜新弘霖煤礦,以及成立於2008年的新泰煤礦,都踩在了黃金期的每個節點上。它們是當時中國近3萬處小煤礦的縮影。

我的鋼鐵網數據顯示,2002年,中國生產原煤生產調度數量爲13.3億噸。國有重點煤礦、國有地方煤礦、鄉鎮煤礦在當年的原煤產量調度數中的佔比爲52.8%、19.6%和27.6%。這意味着以鄉鎮煤礦爲代表的小煤礦產量約達3.6億噸。

2002年,國家放開電煤炭指導價格,實行市場化定價,煤炭價格出現大幅增長。

是年,秦皇島港5500大卡的價格約爲170元/噸,到了2008年,價格一度飆升至1000元/噸。“有些地方的煤價甚至狂飆到了2000元/噸。”李朝林回憶。

曾在陝北參股小煤礦的趙強此前對界面新聞表示,2006前後,在農村靠近煤礦的人都發財。那時煤礦可以私人買賣,1000萬元買一個礦,轉手賣一個億“只要膽子大就能掙錢”

這一時期,小煤礦產量佔到全國原煤產量近四成,爲國家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撐。

水清木華研究中心發佈的《2008年中國煤炭行業及主要公司研究報告》顯示,2008年中國原煤產量爲27.16億噸。其中,鄉鎮煤礦生產原煤9.94億噸,佔全國煤炭產量的37%。

小煤礦也是當地的經濟支撐,曾給當地社會生活帶來活力。

延川縣新泰煤礦相關負責人曾對《延安日報》表示,“我們煤礦直接間接帶動永坪鎮上千人就業,賀家崖村80%的村民都在礦區上班。”

距離阜新弘霖煤礦不遠的地方,有一條卡拉OK街,都是小門面一戶緊挨一戶。7月初界面新聞實地採訪時,當地人表示:“這裏以前非常熱鬧。煤礦工人下礦結束,就會來消費。”雖然如今這裏已街區冷落,鏽跡斑駁,但仍能一窺昔日繁華。

阜新市海州區的卡拉OK一條街。拍攝:侯瑞寧

與此同時,礦難是這一黃金時期留下的最大陰影。

2002年,就在全國煤炭產量同比增幅達到將近20%之際,全國煤礦事故死亡人數也創下新千年以來的最高值,達到6995人。

其實早在2001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就下發《關於關閉國有煤礦礦辦小井和鄉鎮煤礦停產整頓的緊急通知》,要求立即關閉國有煤礦礦辦小井、所有鄉鎮煤礦一律停產整頓。

2001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再次發文《關於進一步做好關閉整頓小煤礦和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指出,部分地區國有煤礦礦辦小井並沒有全部關閉,鄉鎮煤礦停產整頓流於形式,以停代整等。

經過多年努力,雖然已有大批小煤礦陸續關閉,但存量依然很大。

2008年7月,時任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國寶在全國煤礦瓦斯治理現場會上表示,當年中國約有1.6萬處煤礦,其中小煤礦約佔90%,即約爲1.4萬處。

張寶國頭疼地說,僅2007年,小煤礦百萬噸死亡率是國有重點煤礦的8倍。

在這次會議上,張國寶表示要充分發揮大型煤礦企業資金、技術、管理優勢,制定有利於大型煤礦兼併重組中小煤礦的政策和措施,大力推進煤礦企業兼併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和生產力水平。

大礦時代來臨

煤炭大省山西,成爲壓縮小煤礦、開啓“大礦時代”的探路者。

“2008年以後,從山西開始煤礦進行整合,國家鼓勵發展大型煤炭基地,並限制中小煤礦數量。”邢雷表示。

山西是小煤礦的聚集地之一。據中新網山西報道,2009前,山西省2600座礦井中,30萬噸以下的小煤礦佔70%以上,平均單井規模33萬噸。

因爲礦難頻發,山西一直在進行煤炭產業改革。2008年,在國際金融危機、煤炭供需寬鬆等多種因素疊加下,山西正式開啓“大礦時代”的兼併重組。

2008年9月3日,山西省發佈《關於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併重組的實施意見》,提出大力支持大型煤炭生產企業作爲主體,兼併重組中小煤礦,控股辦大礦,建立煤炭旗艦企業等。

2008年年底,山西共關停1500多座礦井,辦礦主體銳減了2000多家。山西的“煤老闆”們或是成爲國企股東,或是將煤礦售出套現,從此消失在大衆視野。

據《人民日報》報道,截至2010年底,山西省30萬噸以下小煤礦全部淘汰關閉。礦井數量由5年前的4278座減少到1053座,辦礦主體由2200個減少至130個,單井平均年產規模達到120萬噸以上。

期間,山西形成了四個年生產能力億噸級、三個5000萬噸級、11個千萬噸級以上的大型煤炭企業集團。

全國範圍內也開啓了煤礦兼併重組大潮。

2010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併重組的若干意見》指出,全國各類煤礦企業多達1.12萬個,企業年均產能不足30萬噸。

《意見》要求,通過兼併重組,全國煤礦企業數量特別是小煤礦數量明顯減少,形成一批年產5000萬噸以上的特大型煤礦企業集團,煤礦企業年均產能提高到80萬噸以上,特大型煤礦企業集團煤炭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比例達到50%以上。

如果說上述兼併重組政策爲小煤礦的加速退出提供了政策支持,那進入新常態的經濟形勢,則爲其提供了根本動因。

2011年左右,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GDP增速告別過去30多年平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長,開始進入個位數增長階段。

這很快波及煤炭行業。2012年,中國原煤產量增長速度由上一年的9%猛降至3.8%。

2013年,中國煤炭產量37億噸,達到前十年的高峯,但產量增幅產量由前十年年均增加2億多噸,降到5000萬噸左右。

煤炭消費增幅也開始回落。2013年,全國煤炭消費量36.1億噸左右,消費增幅由前十年年均的9%,下降到2.6%左右。

煤價開始暴跌,煤炭企業大量虧損。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煤炭行業利潤同比下降38.8%,虧損企業虧損額405.54億元,同比增長了80.7%。

2014年,煤炭產量出現2000年以來首次下降,下降幅度爲2.5%左右,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虧損面達70%以上。

小煤礦也迎來歷史冰點在小煤礦股東趙強的記憶裏,這個時候煤炭的錢不好賺了。我賠了五六十萬,算是賠得少的,有的人血本無歸。

2015年1月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姜智敏在公開場合表示,國內煤炭產能已超40億噸,在建規模達10億噸以上,煤炭產能釋放壓力進一步加大。

2016年2月,國務院發佈《關於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稱,用3-5年的時間,煤炭行業再退出產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

2016年年底,中國提前超額完成了2.5億噸的去產能目標任務,退出產能3.1億噸左右,原煤產量跌至341億同比下滑9%,產量創下2011年以來的最低點

成效很快顯現,大型煤炭企業業績飄紅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發布的《2017年煤炭行業發展年度報告》顯示,2017年全國原煤產量自2014年以來首次出現恢復性增長,全年原煤產量35.2億噸,同比增長3.3%。

年,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利潤總額2959.3億元,同比增長290.5%。90家大型煤炭企業實現利潤1451.9億元,同比增長3.5倍。

但小煤礦的問題依然嚴重。《2017年煤炭行業發展年度報告》顯示,全國30萬噸以下的煤礦數量還有3209處、產能約5億噸。

2019年8月,國家發改委等六部門聯合發佈《30 萬噸/年以下煤礦分類處置工作方案》,要求通過三年時間,力爭到2021年底全國30萬噸/年以下煤礦數量減少至800處以內。

談及如何統籌處理小煤礦關閉與煤炭保供的關係時,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對30萬噸/年以下煤礦實施分類處置,重點是破除無效低效供給、增加有效供給。

國家能源局表示,各地還可根據用煤需要,少量保留一批條件相對較好的30萬噸/年以下煤礦。

終將退出歷史舞臺?

2020年,國內多個行業經歷“運動式減碳”。次年,煤炭行業迎來反轉——供需緊張、煤價飆漲。

其主要原因,一是經過多年努力,煤炭產能過剩問題得到較好控制但也帶來了煤礦數量削減多,許多電廠的煤炭儲備不足等問題導致2021年全國多地出現大規模限電

二是俄烏衝突發生後,國際能源市場劇烈震盪,煤炭等大宗商品價格暴漲,並波及國內市場。

能源行業的首要任務從能源轉型轉向能源安全,保供成爲第一要務。

光大證券曾統計稱,2016年國務院共召開37次常務會議,其中有6次提到了“煤炭行業去產能”;2022年國務院共召開33次常務會議,其中有7次提到了“煤炭保供”。

煤炭的“兜底保障”和“壓艙石”作用被再次強化。

2021年,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煤炭產量40.7億噸,同比增長4.7%,創下歷史新高。2022年,全國原煤產量45.6億噸,同比增長10.5%,再創歷史新高。這是自2011年以來,同比增幅首次重回10%區間。

從原煤角度看,近兩年來中小企業比大型企業增產更快。

據光大證券分析,2022年大型企業原煤產量佔比由2021年的66%下滑至63%,“這說明中小企業增產更快,與我們實際的感知有一定的差異”。

從商品煤角度,大型企業增產快於中小企業。光大證券分析稱,大型企業商品煤產量佔比由2021年的60%提升至2022年的62%,大型企業產量增長速度快於中小企業產量增長速度。

但小煤礦想要逆襲已然不可能。

光大證券的數據顯示,年一季度,重點煤礦日均產量環比繼續增加,但全國煤炭產能利用率環比下行73.8%,低於去年的75.4%。

“這說明中小企業的產能利用率已經出現疲弱態勢,未來可能難以維持當前產能利用率水平。”光大證券分析稱。

阜新市海洲露天礦曾是亞洲最大的露天煤礦,2005年因資源枯竭而關閉,現爲工業遺產主題公園。 攝影:侯瑞寧

邢雷認爲,小煤炭企業最終退出歷史。“但我不贊成一刀切,要儘可能把寶貴的不可再生資源喫幹榨淨,最大化利用”。邢雷表示。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分析師對界面新聞介紹稱,經過這些年的產能置換,重慶、福建、浙江等南方省市的小煤礦已基本全部停產,剩下的小煤礦主要集中在北方。

“留下的小煤礦一般都有特定訴求,資源和投產年限方面有一定優勢,所以沒有退出必要。”該分析師表示,但煤企大型化、集中化是趨勢。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國煤礦數量在4400處以內,年產120萬噸以上的大型煤礦1200處以上,產量佔全國的比重爲85%左右。

在李朝林的直觀感受裏除了煤炭行業本身的高質量發展之外新能源的發展也不斷壓縮小煤礦的生存空間。

界面新聞記者在2021年年底採訪趙強時他已經離開煤炭行業,正在西安一家汽車4S店工作。當時他感嘆汽車行業競爭太激烈,尤其是新能源車對行業的衝擊大。

(文中趙強爲化名)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