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又一位“80後”成爲地級市領導。8月31日,山西省大同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決定任命宋志燕爲大同市政府副市長。

宋志燕是一位女性幹部,出生於1982年,山西長治人,先後在山西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求學,碩士畢業後一直在長治學院任教工作,其間曾在西北師範大學攻讀在職博士研究生。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6月,她被授予山西省“全省優秀黨務工作者”榮譽稱號,同年8月她成爲長治學院黨委副書記,直至如今由高校轉入政壇,任大同市副市長。

近期“80後”密集履新地級市領導,僅在8月24日至8月31日,一週時間內,至少五位“80後”履新地級市領導。

五位“80後”履新副市長

除了宋志燕履新大同市副市長,還有孫睿君任廣西玉林市副市長,孫鵬程任山西運城市副市長,李彥任福建寧德市副市長,劉江任貴州六盤水市副市長。

上述5人出生於1981年至1983年,其中,孫睿君也是女性幹部,她是山東黃縣人,18歲考入清華大學,博士畢業後留校,數月後任清華大學團委副書記(副處級)。

2012年,孫睿君由高校轉到廣西憑祥市(縣級市,由崇左市代管)工作,任憑祥市委常委、副市長,未滿30歲即任憑祥市市長,34歲任廣西貴港市覃塘區委書記。

2020年,未滿37歲的孫睿君成爲副廳級幹部,任廣西百色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次年任百色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黨組副書記,今年8月任玉林市副市長。

孫鵬程是山西廣靈人,歷任山西省環保物聯網雲計算管理中心主任,省生態環境廳固體廢物與化學品處處長、水生態環境處處長,省生態環境監測和應急保障中心副主任、主任等職。

成爲運城市副市長後,孫鵬程負責科技、環境保護、商務、招商引資、開發區建設發展等方面工作,分管市科學技術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商務局等部門。

1981年出生的李彥現任寧德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副書記、常務副市長。他曾任福建省廣播電視局宣傳管理處處長,福建省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寧德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等職。

資料顯示,劉江曾任貴州省自然資源廳綜合處處長,今年8月24日獲任六盤水市副市長。

此前,政壇“80後”多人履新地級市領導。今年6月,1987年5月出生的王波履新福建龍巖市副市長。7月,1985年出生的藥寧以新疆喀什地委委員、喀什市委書記身份出席會議。

今年2月,1981年出生的王璽瑋任湖北鄂州市市長。據不完全統計,年初至今至少8位“80後”履新地級市市長或副市長。

起點高,多崗位歷練

近年,“80後”出任地級市領導並不鮮見。據不完全統計,去年,至少12位“80後”成爲地級市市長、副市長。

12人分別是,焦作市副市長程寶成、駐馬店市副市長楊大羣、新鄉市副市長崔紅建、銅仁市副市長範楚平、黔西南州副州長李慶滑、長沙市副市長彭濤、曲靖市副市長蘭發文、蘇州市副市長張橋、常德市副市長陳章傑、紹興市副市長魯霞光、荊州市副市長韓旭、安順市副市長顧長華。

前述“80後”地級市市長、副市長有何特點?從年齡看,他們多在1985年前出生,其中最年輕的是出生於1987年5月的龍巖市副市長王波。

縱觀上述人員履歷,一個顯而易見的特點是,高學歷幾乎成“標配”。其中,至少18人擁有研究生學歷,獲得了碩士或博士學位。

18人中至少12人爲博士,且其所學專業呈現多樣化,涉及經濟學、工學、管理學、理學、哲學等多個學科。

另外,上述人員不少是畢業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國內頂尖名校的碩士、博士。其中最典型的當數孫睿君、王波、藥寧、王璽瑋、張橋等人。

孫睿君、王波、藥寧是清華大學博士,其中藥寧曾任清華大學學生會主席,2021年6月中組部曾表彰103位“全國優秀縣委書記”,藥寧是其中最年輕的一位。

王璽瑋是管理學博士,現任湖北省鄂州市市長,他先後在海南大學、復旦大學求學,兼具企業、共青團以及地方黨政工作經驗。

張橋是哲學博士、教授,先後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求學,回國後成爲蘇州大學特聘教授,後來由高校轉入政壇,現任蘇州市副市長。

另一個特點是起點高。以孫睿君爲例,她從清華大學到廣西工作時尚未滿29歲,當時即擔任廣西縣級市憑祥市委常委、副市長,未滿30歲即任憑祥市市長。

再如王波,他從清華畢業後即到福建龍巖市工作,26歲任龍巖市永豐新區管委會科技副主任,29歲時任龍巖市下轄上杭縣縣長,34歲任上杭縣委書記,36歲任地級市龍巖市副市長。

還有一個特點是多崗位歷練。比如現任荊州市副市長、監利市(荊州市代管縣級市)委書記韓旭,博士畢業後先是在湖北省孝感市科技局工作,不到一年即跨省到河南濮陽工業園區任管委會主任助理(副縣級),五個月後兼任園區招商服務局局長。

之後歷任荊州市招商局局長,荊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石首市委副書記、副市長,江陵縣縣長,監利縣縣長、縣委書記,近8年時間6次履新。

此外,還有不少人是在省委、省政府,省屬高校、科研院所工作多年,之後轉到地方任地級市副市長。

視野開闊有銳氣

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理事胡曉東認爲,能進入到市政府領導班子行列的“80後”領導幹部,與同齡幹部相比,他們是比較優秀的。

一位不願具名的中央黨校教授向中國新聞週刊表示,未來5至10年,“80後”晉升爲廳局級幹部將成爲普遍現象,這是自然的代際更替,符合幹部晉升的客觀規律。

值得注意的是,高學歷似乎已成爲前述“80後”幹部的“標配”。

2023年,《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曾發表了論文《“學”與“仕”地市級黨政領導幹部晉升時間研究——基於全國293個地級市的實證分析》。

論文提到,進入體制前的學歷越高,入職的定級越高;接受高等教育所儲備的知識和能力培訓,這對領導幹部工作能力提升和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具有正向作用。

上述論文還提到,院校層次意味着學歷質量,“名牌大學”的效應日漸凸顯,最終畢業院校爲重點大學對幹部在行政階梯上的晉升具有顯著的正面影響。

前述中央黨校教授認爲,“80後”地市領導人數衆多,前述20人履歷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80後”幹部羣體受教育的趨勢特徵。

他提到,隨着國民教育素質的提高,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幹部隊伍知識化、專業化水平不斷提高,學歷普遍得到提升。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中國人力資源研究會測評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白智立向中國新聞週刊表示,高學歷與名校畢業生現象,體現了改革開放以來,黨重視選拔知識化、專業化幹部的價值取向。

他認爲,高級領導幹部隊伍中不乏高學歷和“頂尖名校”畢業生,最直接原因是黨的組織部門重視幹部的知識專業結構,努力讓具有不同知識結構的人才進入到高級領導幹部的隊伍。

對於整個“80後”幹部羣體,白智立認爲,他們還有兩大特點:一是成長於重視知識、經濟高速增長的時代,完整經歷了中國由富到強的過程;二是他們是改革開放的新一代,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深知市場與法治的重要性。

上述黨校教授還提到,除了這些“80後”個人的努力,最重要的還是組織的重視與培養,以及地方黨政機構爲引進人才而出臺的相關政策。

中國人民大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劉昕向中國新聞週刊表示,地方爲引進高學歷人才,出臺過相關的人才引進政策。

在劉昕看來,中國正處於劇烈變革期,應該大力提拔年輕幹部,讓年輕幹部走上領導崗位。年輕人知識結構完整,視野開闊有銳氣,高學歷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學識和能力。

“猛將必起於卒伍,宰相必發於州郡”,他還認爲,高學歷幹部要避免“懸空”,要紮紮實實歷練於基層,以真才實幹讓基層幹部服氣。

胡曉東提到,相比於地級市領導班子其他成員,“80後”相對年輕,一些下屬可能比他們年齡還大。從此角度看,“80後”幹部應多調研實踐,多傾聽下屬的意見和建議。

值得注意的是,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有一支政治過硬、適應新時代要求、具備領導現代化建設能力的幹部隊伍。”

二十大後,當時的中組部主要領導曾刊發署名文章《建設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高素質幹部隊伍》。文章提到要有組織、有計劃地把幹部放到改革發展穩定第一線鍛鍊,放到艱苦複雜地區磨練,放到關鍵喫勁崗位歷練,讓幹部在實踐中砥礪意志、積累經驗、增長才幹。

作者:佟西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