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陽戈

中融信託產品逾期兌付還在暴雷。

微光股份(002801.SZ)9月8日晚間發聲,公司購買5000萬元的中融-圓融1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下稱圓融1號),該產品計息期間爲2023年6月9日至2023年9月6日,原本預期年化收益率5.6%,但現在微光股份須直面本金及投資收益都無法全部兌付的風險。公司已就信託計劃逾期兌付的事宜與中融信託多次進行了溝通,但未收到中融信託方面的正式文件回覆。微光股份稱,後續公司將繼續督促中融信託儘快兌付本金及投資收益,並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這其實並非微光股份第一次發聲了,在8月22日公司也有披露稱,自己買了中融-匯聚金1號貨幣基金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下稱匯聚金1號)5000萬元,產品計息期間2023年5月22日至2023年8月20日,預期年化收益率5.4%。微光股份也是沒有收到本金及投資收益。前後兩筆,就達1億元。

從披露來看,除微光股份外,不少公司已有發聲。

9月6日藥石科技(300725.SZ)稱,自己買了1000萬元的圓融1號,和微光股份入了同樣的坑。

9月5日安記食品(603696.SH)稱買了中融-睿禧1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600萬元。

9月1日三德科技(300515.SZ)也曝出,買了圓融1號1000萬元。

8月22日和8月24日,先鋒電子(002767.SZ)表示,買了中融-鴻榕1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4000萬元,匯聚金1號2000萬元,中融-裕嘉1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3000萬元。如此一來,先鋒電子合計9000萬元陷入尷尬,僅次於微光股份。

之前8月19日,金房能源(001210.SZ)也披露,買了圓融1號3000萬元。

8月12日南都物業(603506.SH)表示買了匯聚金1號3000萬元。

同樣在8月12日,金博股份(688598.SH)提示,自己買了中融-隆晟1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3000萬元,中融-澤睿1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3000萬元。

最早警示的是咸亨國際(605056.SH),8月5日公告分別買了中融-豐盈176號集合資金股權投資信託計劃2000萬元、浙金·滙業497號融創天津項目集合資金信託計劃2500萬元、浙金·滙業508號融創肇慶項目集合資金信託計劃1800萬元,總金額也不少。

8月以來至9月8日晚間,共計9家上市公司發聲,累計涉及金額3.99億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