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峯會的聯合宣言在諸多揣測中,出爐了。

當地時間9月10日,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八次峯會在印度新德里落幕。峯會邀請非盟成爲正式成員,並通過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新德里峯會宣言。

此前有消息說,G20成員在涉及俄烏衝突上的措辭分歧明顯,峯會宣言恐將“難產”。據路透社報道,在G20峯會聯合宣言發佈的前一天,媒體拿到了宣言的草案內容,其中關於俄烏衝突的表述,做了留白。

G20峯會不是國際政治角力場

對俄烏衝突做留白,最重要的原因“地球人都知道”,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在關於俄烏衝突方面的表述,跟大多數國家不一樣。以今年形勢而言,若還想像去年一樣作出較爲激烈的表述,恐怕難已得到很多國家的認可。

G20平臺並不是要討論和協調地緣政治矛盾的,而是主要聚集於討論與經濟秩序相關議題以及由於領導人云集而自然產生的多邊外交。

G20是由七國集團財長會議於1999年倡議而成。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前,G20僅舉行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在美國倡議下,G20提升爲領導人峯會。2009年9月舉行的匹茲堡峯會將G20確定爲國際經濟合作的主要論壇,標誌着全球經濟治理改革取得重要進展

可見,從定位而言,經濟類議題纔是G20的主業。而在去年,第十七次峯會上發表的聯合聲明,顯然將地緣政治矛盾放在了較爲重要的位置,並因爲表述上的簡單和武斷,使得國際輿論有所分裂。

當前,新冠疫情之後全球經濟發展面臨不確定性,各國的日子並不好過。二十國集團中,包括東道主印度等新興經濟體面臨轉型升級的挑戰。德國聯邦統計局當地時間9月6日公佈的數據顯示,經季節和工作日調整後,德國7月工業新訂單環比下降11.7%,爲2020年5月以來最大降幅,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經濟體正面臨更加嚴峻的衰退風險。

在此背景下,淡化了在地緣政治衝突方面的表態,本次峯會宣言最終得以發表,顯然符合各方期待。

但形成宣言的過程,也並不順利。在本次峯會召開之前的G20財長和外長峯會均未拿出聯合宣言,可見立場差距和意見分歧之大。

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西方國家每一次都想讓政治表述完全聽命於他們,而關於地緣政治矛盾的文本由於立場上選邊站隊,並對特定國家指名道姓,會嚴重沖淡這個本該是主要關注世界宏觀經濟的平臺性質和定位。

相對而言,去年的峯會召開之際,距離俄烏衝突的時間較近,西方國家的態度整齊劃一程度較高,對峯會聲明形成了影響。

經過一年多的持久拉鋸,西方國家在此問題上的處理路徑略有分歧。畢竟,相對超脫的美國跟與俄羅斯地壤相連的歐洲相比,不能完全體會到歐洲國家因此受到的切身影響。

據路透社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就表示,爲解決國際經濟問題而成立的G20不是可以期待實現俄烏衝突外交進展的場合。

何況,如果把所有的峯會和論壇,都緊緊綁在地緣政治矛盾的表態上,那就意味着這些峯會和論壇都成爲了國際政治性的,會讓世界的矛盾更爲突出,轉圜的空間也就會更逼仄。

這次的聲明中明確“重申二十國集團是國際經濟合作主要論壇,確認二十國集團不是解決地緣政治和安全問題的平臺,但認識到這些問題可能對全球經濟產生重要影響。”

這是對G20定位的“撥亂反正”。

沒有人“打擊”西方

據法新社報道,巴西總統盧拉9月10日在接任G20輪值主席國時表示,“地緣政治問題”不應讓G20的討論脫軌,“我們不能讓地緣政治問題綁架G20討論議程。我們對分裂的G20沒有興趣。我們需要和平與合作,而不是衝突。”

之所以如此,因爲這個世界就像本次峯會的主題:“一個地球、一個家園、一個未來”,我們都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義與實踐之中。

正如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峯會上的講話所言,人類命運休慼與共,各國應當相互尊重、求同存異、和平共處。在重大危機和共同挑戰面前,誰都不能獨善其身,唯有團結合作纔是人間正道。

可是,西方的冷戰思維總是在主導國際發展與合作路徑。宣言發出後,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報道認爲,這一經外交官們數週磋商制定出來的宣言,成爲“對西方國家的一個打擊”。西方國家在過去的一年中試圖說服發展中國家譴責莫斯科並支持烏克蘭。

這種心態在西方國家中頗有代表性。他們還不習慣這個世界不按自己的設定來。但事實是,之前的那種霸道作派已行不通了。出席峯會的一名西方高級官員說,刪除了西方對俄羅斯的批評後,G20得以在其他一些重要問題上達成一致。

這纔是尋求世界向前看、事情向前趕的明智做法。也只有這樣,G20纔不會被政治意見分歧衝得七零八落,世界各國纔有探討合作與共贏的機會。

撰稿/任孟山(專欄作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