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黃宗彥    每經編輯 陳俊傑    

位於成都市成華區的天府文社創中心內,開設了一家規模不大的手語咖啡店。根據點單指示牌,點一杯咖啡只需要使用三個簡單的手勢。9月1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用這樣的方式在這裏點了一杯咖啡。

就在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以下簡稱《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正式實施。據瞭解,本部法律不僅爲殘疾人、老年人日常出行提升便利,更是爲他們參與、融入、共享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成果提供堅實基礎和保障。天府文社創中心打造了一個無障礙社區的樣本。

爲宣傳和倡導《無障礙環境建設法》實施,助力建設幸福美好無障礙社區,9月10日,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聯合成都市成華區殘疾人聯合會、天府社創中心共同舉辦了“與愛同行,讓愛無礙,我是《無障礙環境建設法》宣傳員(成都)”普法倡導系列活動。

上市公司在ESG實踐中,助力無障礙環境建設正在成爲社會議題的成果亮點。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高級學術顧問、中財綠指首席經濟學家施懿宸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如果上市公司可以結合自己的主業,投入人力財力親自參與建設類似無障礙環境這樣的公益項目,實際效果和意義比較直觀,且成本並不大。”

無障礙環境建設是高度文明化象徵

記者瞭解到,天府社創中心是成都市成華區連接市民、社會創新機構、羣團組織、政府部門等多元主體的公共空間。中心全面採用了無障礙設計理念,涵蓋無障礙通道、無障礙電梯、適老化衛生間、多功能桌椅等無障礙設備。

手語咖啡店以及公益商店並非配合此次活動設立,而是在中心成立之初就一同投入運營,可以說是實實在在的公益理念傳播實踐案例。

對於語言和聽力障礙人士來說,交流不暢是他們在日常出行中司空見慣的情形;而車水馬龍的街道,更是腿腳不便或者視障人士實際面臨的困難……作爲社會人口組成的一部分,殘障人士和老年人的權利同樣需要得到保障,美麗中國的建設和成果也需要他們參與、共享。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祕書長姚瑤表示,《無障礙環境建設法》的落地和施行,是我國助老助殘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所有人共創、共享美好生活的法制保障。據悉,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希望通過一系列的宣導活動,呼籲全社會更多人蔘與和關注,一起助殘,實現“美好生活,一個都不能少”的無障礙願景。

而在施懿宸看來,無障礙環境建設,是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高度文明化的象徵,也和聯合國制定的SDGs(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不謀而合。

建議上市公司結合主業投入助殘公益項目

事實上,助老助殘不僅是政府的重要工作,也是企業回饋社會的一項重要責任。

7月下旬,國資委辦公廳向中央企業和地方國資下發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專項報告編制研究》課題成果,包含《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專項報告參考指標體系》(以下簡稱《指標體系》)和《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專項報告參考模板》(以下簡稱《參考模板》)。

其中,爲衡量企業幫助殘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參與和融入社會生活的貢獻,在社會貢獻議題下有一個無障礙環境建設指標項。因此,企業在ESG信披中展現助力無障礙環境建設的成果將成爲當前社會議題的亮點實踐。

不過,記者從A股部分ESG報告/社會責任報告中發現,不少上市公司在做社會公益時更多的是強調捐款金額,並且對於一個捐助項目的後續追蹤往往也少有持續披露。

施懿宸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國際上在談影響力投資時,投資人或者基金會會要求投資標的出具項目計劃書,並且需要把費用指標羅列清楚,以便日後驗證項目進度和款項下落。

“捐款最容易,但效果需要驗證。如果上市公司結合自己的主業,投入人力財力親自參與建設類似無障礙環境這樣的公益項目,不僅會顯得富有誠意,實際效率也很直觀,且成本可控。”施懿宸稱。

值得一提的是,已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投入無障礙和適老場景的應用改造等。相信在各地區政府和企業的助推下,更多殘障人士和老年人能獲得更多社會參與感和歸屬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