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深受人們的喜愛,《景陽岡》一文甚至還被編入小學課文,武松大碗喝酒、赤手打虎的英雄形象家喻戶曉,廣爲流傳。但不知你有沒有想過一個有趣的問題:武松爲什麼喝了十八碗酒都不醉呢?

一大碗酒,以每碗四五兩計,十八碗也得有個七八斤啊!就算武松喝酒的姿勢粗獷一些,中間會灑掉不少,怎麼着也得有個四五斤吧?四五斤“透瓶香”喝下去,武松咋就不醉呢?更厲害的是,還能上山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真是不可思議。

爲什麼古人會這麼能喝呢?酒在中國很早就出現了,但度數很低,早期的釀酒方法比較簡單。兒時在農村長大,筆者曾親眼見過釀酒過程。大概步驟是:先把糯米蒸熟,用涼水把蒸好的糯米飯沖涼,完全冷卻後將碾末的酒餅與糯米飯均勻地攪拌,最後放進酒罈,再把甕口用布密封,讓其醞釀。

密封的步驟很重要,要雙重保險,再用一個大盤裝水,把密封好的甕倒扣在大盤中。然後再把甕放置在一個相對暖和的地方,剩下的一切就交給時間了。幾天後,打開甕口,裏面的糯米就會生出酒娘,老家人稱之爲水酒,古人稱之爲醴。醴甘甜無比,幾乎沒有度數,千杯不醉。醴往往還會夾雜着很多的酒糟,有些混濁,所以也叫濁酒,不講究的就連帶着酒糟一塊喫喝下去,所以古人都管喝酒叫喫酒。講究的,就要把酒糟過濾掉,變得更清澈,叫清酒。

越往後時間越長,酒質愈醇,酒色愈清朗、明淨,醴就要變老酒、黃酒了,味道也越來越醇,古人稱之爲醪。會喝酒的人都愛喝這種有度數的老酒,這種老酒初入口還好,但後勁比較足,喝多了也會醉,且醉了不容易醒。當然,經多次精細配製加工後,還有更高度數的酒,古人稱之爲酎、醲,當然度數也不會高特別多(詳見許嘉璐先生《中國古代衣食住行》)。

最近剛好讀到孫機先生的《中國古代物質文化》,書中講到一個冷知識:當酒精的濃度達到百分之二十後,酒母就不會再發酵了,所以古人的酒精濃度不會超百分之十八。武松喝的“透瓶香”酒勁再大也不會超過這個數。換作現在,武松頂多也就喝了一斤大幾的二鍋頭。況且武松喝酒的時間也長,從晌午時分一直喝到傍晚,加上兩三斤牛肉下酒,完全可以邊喝邊解酒。《水滸傳》是文學作品,爲刻畫人物形象,我們也不能把“十八”看得太死,也許只是個虛數,用誇張的手法來說明武松能喝而已。

真正的高度酒出現在元代。儘管唐代已經有一些度數稍高的白酒,比如“劍南燒”,但從工藝上講,這些酒實際上仍然是度數稍高的黃酒,並不是真正的白酒。元代的文人姚燧《牧庵集》記載,當時京城裏有很多酒店,每天釀造的酒達到三百石,一個月消耗的穀物甚至高達上萬石。元代醫藥學家和營養學家忽思慧在《飲膳正要》中記載了燒酒的製作方法:阿拉吉酒,味道甘辣……用好酒蒸餾提取,就成了阿拉吉,即通過蒸餾提取好酒,與米酒或果酒的原味有所不同。元代畫家、詩人朱德潤《軋賴機酒賦》明確記載了燒酒的由來:燒酒原名阿刺奇,元時西征歐洲,歸途經阿拉伯,將酒法傳入中國。

明代葉子奇在《草木子》中說:“法酒,用器燒酒之精液取之,名曰哈剌基。酒極濃烈,其清如水,蓋酒露也。……此皆元朝之法酒,古無有也。”

蒸餾酒主要運用了一個物理原理——汽化現象,即物質由液態轉變爲氣態的相變過程。酒精的汽化點是78.3℃,水的汽化點是100℃。只要將釀好的酒加熱到這兩個度數的中間值,酒精就會變成氣體,再想辦法把分離出來的氣體酒精冷卻,這樣提煉出來的酒的度數就高得多了。這樣蒸餾的方法可以往復多次,次數越多,酒的純度就越高,可以達到60度,甚至更高。

《水滸傳》寫的是北宋末年的事,作者施耐庵生在元末明初,他倒是能喝到高度白酒。話說回來,元代以前酒的度數雖不高,但喝多了,也同樣會醉。《史記·袁盎晃錯列傳》中有把人灌醉後越獄的記載。還有能接連醉60天的阮籍,他的“醉生夢死”估計可以去申請吉尼斯紀錄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編輯:朱陽夏    責編:陳泰湧    審覈:馮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