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證券報

◎記者 陳玥

10月以來,活躍的醫藥板塊成爲市場關注的焦點。從相關基金表現來看,9月以來醫藥生物板塊主題基金平均漲幅達1.34%,其中化學制藥、醫療器械和醫療服務等細分板塊主題基金平均漲幅均在1%以上。

創新藥成爲這波醫藥板塊上漲行情的領頭羊。代表品種藥明康德從6月30日起就開始上漲,至10月10日,漲幅超過22%。同期,百濟神州-U漲幅超過了27%。創新藥主題基金的區間淨值漲幅也明顯高於其他品種,廣發中證創新藥、銀華中證創新藥等產品同期漲幅超過4%。

經過長達近兩年的調整,醫藥板塊是否確實已經觸底?減肥藥概念在海外市場火熱,這波醫藥板塊的上漲是題材驅動還是有着長期邏輯?對此,機構普遍對醫藥板塊後市表示樂觀。

工銀瑞信知名醫藥基金經理趙蓓認爲,醫藥行業正在發生積極變化,制約醫藥板塊的因素在發生變化,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對醫藥需求帶來長期的正面支撐。基於此,趙蓓所管理的工銀前沿醫療股票8月1日公告,從8月2日起恢復大額申購。

對於創新藥,趙蓓認爲,過去幾年中國創新藥企業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對於許多國際上有代表性的創新藥和新的靶點基本上都能做到“緊緊跟隨”。在一些細分領域,中國創新藥企業也有能力做出一流的藥物。這都意味着中國創新藥企業的競爭力越來越強,在全球市場有一席之地。

鵬揚基金副總經理朱國慶表示,經過持續調整,醫藥板塊獨有的人口老齡化紅利等優勢並未喪失,估值也更趨於合理,這些積極因素將支撐板塊穩步上漲。但另一方面,行業整體增速沒有以前那麼高。因此,當醫藥板塊“風再起時”,不會重演2019年至2021年的普漲行情。

“當前整個市場處在一個非常確定的底部,流動性也保持合理充裕狀態,只是市場風險偏好不高。醫藥板塊也不例外。”朱國慶表示。

朱國慶認爲,接下來醫藥板塊的超額收益集中體現在消費醫療、醫藥創新、高端製造等領域。隨着政策邊際修復、板塊拐點出現以及產品國際化批量突破,創新主線將迎來衆多個股機會。極少數公司將“走出來”,依靠科技創新和研發能力構建起強大的護城河和高壁壘,成爲醫藥板塊新的未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