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公募一哥”陷入失聯疑雲

撰文 | 劉星志

編輯 | 王靖

10月14日,許久未露面的前“公募一哥”王亞偉,在朋友圈力挺華爲,間接回應了外界關於他“疑似失聯”的傳聞。

之所以說疑似失聯,是因爲半年內兩次有傳言稱王亞偉被帶走調查,他兩度在微信朋友圈轉發文章,側面“闢謠”;但與此同時,據媒體報道,接近王亞偉的人士通過微信、電話等多種渠道,都聯繫不上他。

最近的一次是在10月13日,有市場消息稱,王亞偉涉朱從玖案,自8月起被拘留並接受調查。公開資料顯示,王亞偉與朱從玖妻子曾在華夏基金共事多年。當晚,盒飯財經嘗試向王亞偉創立的千合資本求證,但電話無人接聽。

10月13日晚間,千合資本對外表示,王亞偉“協助調查”等消息並不屬實,王亞偉也在公司正常工作。10月14日,王亞偉朋友圈罕見連更三條,以示“闢謠”。

但這些動作並未完全打消外界疑慮。

王亞偉是國內最早一批公募基金經理之一,2007年上證指數突破6000點,權益投資走進大衆視野,王亞偉管理的華夏大盤基金在2006、2007年分別收穫154.49%、226.24%的收益率,在市場獨佔鰲頭,王亞偉一戰成名。然而在聲望達到巔峯之際,2012年,王亞偉選擇激流勇退,成立千合資本,進軍私募。

如今,這位前“公募一哥”再度引發關注,卻並非因爲業績,而是因爲捲入老東家華夏基金的舊案。

早在2014年,華夏基金就有多人被查出“老鼠倉”問題,基金經理童汀、羅澤萍等人被查,王亞偉也牽涉其中。今年7月中旬,華夏基金前機構業務負責人、後來執掌天弘基金的郭樹強又被帶走調查。

此外,今年5月,曾在證監會、上交所任職20年的朱從玖被帶走調查,其妻子方瑞枝早年曾任華夏基金督察長,與王亞偉、郭樹強同事多年。

如今舊案重提,作爲核心人物的王亞偉,再度被捲入旋渦。

在成爲“公募一哥”以前,王亞偉便小有名氣——1989年,18歲的王亞偉以安徽高考狀元身份考入清華大學電子系,1993年畢業。

兩年後,基於對證券投資的興趣,24歲的王亞偉放棄本專業,投身金融圈,進入華夏證券公司。1995年,當他踏進當時全國最大的證券營業部——華夏證券北京東四營業部的大門時,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

實際上,投身金融業是當時不少高材生的共同選擇,曾被華爾街著名專業雜誌《交易員》評爲年度“百強交易員”的江平是揚州高考狀元;軟銀中國合夥人宋安瀾是浙江理科狀元;高瓴的張磊是河南文科狀元。

1998年,華夏基金管理公司開始籌建,牽頭人是中國基金業“教父”、華夏基金創始人範勇宏。

華夏基金成立後,王亞偉進入了首隻產品興華基金的小組,小組成員後來都成爲基金業的風雲人物,除王亞偉、郭樹強外,還有後來的華夏基金總經理滕天鳴、工銀基金副總經理戴勇毅等。

參與管理20億興華基金時,王亞偉年僅28歲,這次基金業首秀或許算得上年少得志,但並沒能讓他成名。2000年,興華基金沒能跑贏上證指數,2004年,華夏成長基金戰勝了指數,但在同行中成績並不亮眼。

轉折發生在2005年,這一年,王亞偉前往美國沃頓商學院,脫產學習了3個月。他在沃頓學到了什麼知識如今已不得而知,但在回國後,王亞偉便開始了“封神之路”。

2005年底,王亞偉接手華夏大盤基金,擔任基金經理,次年該基金單年回報便殺入同類前十,並在2007年至2009年間斬獲兩次冠軍、一次亞軍。

如今回頭看,王亞偉的“封神之路”頗有時勢造英雄的意味。王亞偉出道便趕上了2000年小牛市的歷練,接盤華夏大盤又恰逢大牛市。這一輪牛市中,上證指數從998點漲到了前無古人,至今也無來者的6142點。

僅就這一點看,後來的明星基金經理中,不論是因白酒成名的張坤,還是因醫藥成名的葛蘭,都無法複製王亞偉的神話,畢竟他們的職業生涯中大半時間裏,A股都在上演“3000點保衛戰”。

而在投資策略上,王亞偉與後來的其他明星基金經理也有所不同。

當下的投資者奉巴菲特、芒格語錄爲圭臬,而王亞偉那代基金經理的偶像是彼得林奇,後者曾被譽爲全球最佳基金經理,在他管理麥哲倫基金的13年間,基金淨值增長了28倍,連巴菲特也說,如果自己要給孫子生日禮物,那就送彼得林奇的書給他們。

巴菲特

王亞偉封神的2007年前後,股份制改革如火如荼,在投資原則上,王亞偉追隨彼得林奇,堅持追求“低風險高收益”的投資,而在具體策略上,他專門挖掘重組股,包括*ST廣廈(現西部創業)、*ST昌河(現中行載機)、吉林森工(現泉陽泉)等標的,獲得超額收益。

重組股和低風險高收益的價值投資聽起來似乎有矛盾,王亞偉曾對此做過解釋,“投資重組股和價值投資並不衝突”。

王亞偉曾說,自己不會冒很大風險去買股票,不買無法把握的股票,至於怎樣規避重組股的風險,把握其中的機會,王亞偉的回答是“公開信息、合理推測、組合投資”,以及“基金經理的獨立思考彌足珍貴”。

在競爭激烈的基金業,能連續多年位列頭部,王亞偉及其團隊必然有不俗的投研能力,但不可忽視的一個事實是,在那個重組股階段性行情裏,靠這一策略成名的,除了王亞偉,似乎只有徐翔。

王亞偉與徐翔一時瑜亮,前者是“公募一哥”,後者則是“私募一哥”。2015年11月,徐翔因內幕交易、操縱股價等罪名被逮捕。這一年,《甬商》雜誌發佈的百富榜上,徐翔以19.6億元身價位列第44位,但外界普遍認爲,徐翔實際身家遠超這一數字。

王亞偉的投資框架幾乎無法複製,他也曾反思過自身投資風格的侷限性,2009年他曾說,如果無法適應公募基金髮展,會考慮其它發展路徑。

這段話像是一個預告,2012年,王亞偉在個人聲望達到頂峯之際離開公募,成立千合資本,投身私募。

王亞偉在公募基金成名,也爲聲名所累。在離職懇談會上,王亞偉表示:“我現在買一隻股票,都會想想散戶會不會盲目跟從......這掣肘了我的投資決策。”

過往戰績加持下,千合資本開張之初便拋出高達2000萬元的投資門檻,以及2.5%的固定費率條件,但投資者仍絡繹不絕。

這一次,王亞偉再度踩中風口“入私”一年後,《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問世,私募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千合資本管理的資金體量一度超過300億元。

遠離公募行業後,王亞偉逐漸開始低調,鮮少露面發表言論。隨着市場變化,王亞偉的光環也漸漸暗淡,2022年,千合資本在管體量一度跌破百億大關,“公募一哥”的神話沒能在私募行業續寫。如今,王亞偉再度回到公衆視線內,已不是因爲投資業績,而是因爲一樁舊案。

王亞偉的大起大落,也是不少同時代金融大佬命運的縮影。

今年二月,華興資本創始人包凡被帶走調查。在互聯網創投圈,包凡和華興資本頗有影響力,京東、360、愛奇藝等公司,都曾是華興資本的客戶;滴滴、快的合併,美團、點評的合併等,也少不了包凡的撮合。

而在此之前,整個證券行業早已山雨欲來。

從2021年12月,證監會三屆發審委委員操艦落馬,到去年6月,前民生證券董事長馮鶴年被帶走,半年時間裏,證監會發行監管部門就有四名前官員落馬。與王亞偉過從甚密的朱從玖,也曾有過發審部門的任職經歷。

在王亞偉一戰成名的2007年,朱從玖任上交所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次年調任證監會主席助理兼發行監管部主任。

巧合的是,在王亞偉從公募激流勇退的2012年,朱從玖也告別了金融行業,前往浙江任副省長。而在王亞偉轉戰私募後,朱從玖妻子方瑞枝成了王亞偉主要客戶之一。

此外,在朱從玖調任浙江的同一個月,2012年5月,方瑞枝的老上級,一手將王亞偉、郭樹強提拔起來華夏基金創始人範勇宏辭去了總經理職務,宣佈“退居二線”。而據財新援引知情人士消息,郭樹強被查後,範勇宏現已避走境外。

目前看來,昔日的明星基金經理王亞偉,如今正捲入朱從玖等人舊案的漩渦,成爲金融業整頓調查的一個線頭;而隨着有關部門對金融業的監管和調查不斷深入,一個個線頭正匯聚成一張大網。

這張網不僅包括證監會、券商、基金,還包括銀行、保險等行業。去年以來,招商銀行田惠宇、光大集團李曉鵬、中國銀行劉連舸、中國人壽王濱、新華保險萬峯等一衆頭部金融機構一把手接連被查。

王亞偉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隨着朱從玖、郭樹強案的推進,王亞偉的投資神話是否如他說的,來自於“基金經理的獨立思考”,將水落石出。

整個金融行業也站在十字路口,今年2月,A股註冊制實施,發審委被取消;今年7月,公募基金在輿論壓力之下開啓“降費潮”,蔡嵩松、葛蘭等明星基金經理紛紛退場。屬於王亞偉們的時代,正漸漸遠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