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天目湖畔,羣賢畢至。10月18日,第二十屆長三角科技論壇暨2023年江蘇科技論壇在常州溧陽拉開帷幕。兩大學術層次高、社會反響大的科技論壇“合體”舉辦,邀請到近30位院士與長三角地區有關學會、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的代表交流研討,共同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疊加”科技創新動能。

凝聚創新合力,構建“集羣”“聯合體”

集衆智、謀共識、獻良策,論壇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舒印彪、中國工程院院士單忠德、中國科學院院士吳雲東作主旨報告。三位院士分別聚焦“‘雙碳’目標下新型電力系統技術裝備創新”“智能製造賦能製造強國建設”“多肽與蛋白質藥物研發”分享學術成果、產學研合作經驗,爲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支撐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長三角自古以來就有着“一衣帶水”的手足情誼、“一以貫之”的交流合作,近年來更是通過“集羣式”發展、構建“聯合體”等創新模式,共築科創高地。論壇開幕式上,長三角產業集羣學會聯合體正式揭牌,“三省一市”科協發佈《長三角“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園區)集羣高質量發展倡議書》。

記者瞭解到,今年以來,爲順應學科交叉、產業融合的發展趨勢,“三省一市”科協根據主要產業分佈、特點及服務需求,探索由相關省(市)級學會牽頭髮起了先進材料、生物醫藥、數字經濟、人工智能、先進製造等5個產業集羣學會聯合體,未來,各學會聯合體將通過打通信息交流、技術互通以及產學研用共享全鏈條,建立緊密協作的學術和產業服務共同體,共同推動相關領域科學研究、技術革新和產業發展。

如何發揮“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園區)集羣優勢、加速推進“創新驅動示範市”建設?與會專家展開熱烈交流。“目前,‘科創中國’試點建設仍存在科技成果產業化率偏低、技轉機構和服務平臺實效有待提高、技術轉移人才稀缺等問題。”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創新部副部長王書瑞建議,推動長三角“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園區)集羣高質量發展,要提升大局貢獻度、科協匹配度、市場化水平、專業化能力,積極打造“科創中國”公共技術服務與交易平臺,強化產學研供需對接的信息平臺、技術服務與交易的運營平臺、人才與技術的賦能平臺功能,爲技術轉移提供“加速引擎”。

聚焦未來產業,擴大高質量發展“同行者”

打造產業科技創新高地,需要更多“同行者”。開幕式上,江蘇省科協與中國藥理學會、中國遙感應用協會、中國化工學會等10家國家級學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集聚高端創新資源支撐我省重大產業發展。

“當前,常州正瞄準高質量邁進萬億GDP之城目標,聚焦新能源之都建設,奮力書寫好中國式現代化的常州答卷,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迫切需要增添科技創新‘強動能’、擴大高質量發展‘同行者’。”常州市市長盛蕾盛情邀請與會院士專家與常州共享新機遇、共謀新發展、共贏新未來。

當天下午,在未來能源發展專題論壇上,百餘專家學者聚焦未來能源發展的趨勢和產業技術創新,共同探討可持續能源和綠色發展的關鍵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蔣劍春指出,在“雙碳”願景下,提高清潔可再生能源比重的重要一環,是要關注有機固體廢棄物資源利用的綠色發展,通過發展生物質制氫、生物基液體燃料、熱-炭-電聯產及生物轉化多聯產等先進技術,促進農林生物質資源循環利用,加快提升生物質能在能源供應中的比重。

“生物質能將是中國乃至世界實現碳中和的主要途徑。”俄羅斯工程院、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南京林業大學教授周建斌表示,生物質能是唯一具有減碳、負碳、碳中和功能的清潔能源,也是唯一一種可再生的碳源,最具有產業化前景。

隨着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電池的熱管理與防護材料日益受到重視。“95%以上的電動車事故與電池的熱失控有關,新能源電池熱安全解決方案將成爲行業剛需。”國家傑青、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吳長征分享了其團隊研發的二氧化硅氣凝膠隔熱防火插片創新技術,可以有效解決這一行業難題。

未來能源發展是全球範圍內的共同挑戰,與會專家在交流和研討中,對未來能源發展的最新趨勢和前沿技術有了更深入的瞭解,並以此爲契機,積極開展聯合研究和合作項目,共同推動能源技術的創新和應用落地。

賦能地方產業,農業科技繪“豐”景

結合地方產業特色,在以“品質鄉村 美‘溧’綻放”爲主題的鄉村振興專題論壇上,長三角多位農業一線工作者、科研人員分享知識、高瞻遠矚,爲我省科技興農繪“豐”景。

“迄今爲止,農業已經出現了三次大規模的技術革命,而如今農業4.0與作物產業科技將成爲農業未來發展的新動向。”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育種學教授蓋鈞鎰帶來了種業4.0的新風向,“農業4.0是融合互聯網的高度智能化的農業時代,種業4.0同樣如此,是育、繁、推全鏈條的高度現代化。”

種業4.0怎麼發展?蓋鈞鎰認爲,要實現經典育種與生物育種相結合。中國有5000多家種業公司,但除了少數大型公司,育、繁、推相對是分離的,大量企業仍從育種單位買品種,做種子經營,技術研發仍集中在科研單位。“要兩條腿走路,企業要建立自主的育繁推一體化種業體系,還要找到緊密合作的科研單位,建立產學研結合的育繁推一體化種業體系,最終建立中國特色產學研集合的種業發展體系。”

創新育種在我省有哪些典型案例?南京農業大學“鐘山學者計劃”特聘教授、白菜系統生物學創新團隊帶頭人侯喜林展示了不結球白菜的研究成果:“南京農業大學從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對起源於中國的不結球白菜進行了系統研究,擁有1000餘份種質資源。通過原生質體培養獲得的不結球白菜再生植株,原生質體再生頻率達1.8%,不黃化、蜜腺發達,配合力高,多種類植株可以滿足世界絕大部分的種植條件需求。”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江蘇潤果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企業首席專家魏巧側重新農人探索的農業新模式。“我們聯合中科院智能化機械研究所等科研機構,藉助遙感技術,將地塊數字化,並對每一塊進行編號,關聯每個田塊的土壤養分、墒情等信息,實現對田塊施肥量、施藥量的精準控制。做好育、繁、推一體化、種養生態循環農業等工作,打造種養結合生態循環農業高質量發展樣板。”魏巧說。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蔡姝雯 張宣 楊易臻 攝影 劉成賀 嵇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