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最近才知道,動物之間近親繁殖如此普遍!

朋友家生了3只健康的小泰迪,問我要不要養,說是她家裏的2只泰迪生的。

當時驚得我下巴都快掉了,它倆不是父女嗎?最重要的是,朋友還經常帶它們出去玩耍,也就是說,它們是能接觸到其他異性狗的。

明明有得選,爲啥最後還是近親繁殖了,難道動物在繁殖方面真的是六親不認的嗎?

既然動物沒有道德約束,那老一輩常說的“馬從無欺母之心”是真的嗎?

馬不欺母典故,背後的科學

馬不欺母的典故來自於一句俗語:“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馬無欺母之心。”

而這句話,來自於發生的一個真實故事:

在河南滑縣,有一個千年古村,叫白馬牆村,但這個村在春秋戰國時期,並不是這個名字。據說當地盛產白馬,爲了能養出更優質的白馬,有一個養馬人特意挑了2只上好的白馬繁衍後代,但過程不順利,公馬怎麼都不配合,查其原因發現,這隻公馬竟然是母馬的孩子。

儘管如此,養馬人沒有放棄,這2只白馬是精挑細選選出來的,最後,他給公馬遮住了眼睛才完成。

事後,主人拿掉了公馬的眼罩,結果它發現自己剛剛和自己的母親發生了親密關係,頓時就像瘋了一樣,仰天咆哮,不停衝撞,最後還一頭撞在牆上,死了

從此以後,白馬撞牆的故事就流傳開來,村民被白馬的孝心所感動,於是村子也就改名爲白馬牆村。

從面上來看,馬不欺母的故事,歌頌的是白馬君子作爲;但從科學角度來看,本質就是避免近親繁殖最好的證明。

對人類而言,近親繁殖的後果有多嚴重,已經無需過多語言來解釋了。

古埃及法老像外星人一樣的橢圓腦袋,歐洲影響力最大的哈斯堡家族,標誌性的鞋拔子臉,這些都是近親通婚導致的,他們的後代大多英年早逝,近親結婚帶來的生理缺陷也都伴隨他們一生。

往近的說,還有前段時間被媒體關注的美國“惠特克家族”,被認爲是全世界最亂的家庭,幾乎都是近親繁殖的產物。結果就是19名成員,有4名已經去世,在世的15人中,能交流的只有3名,其中只有1個能正常攀談,其它2個只能說聽得懂。其他要麼外形嘴歪眼斜,要麼智力有障礙,有的甚至只能發出像狗一樣的叫聲。

近親繁殖的後代並不是百分百會出現疾病的,它最大問題在於:當2個基因相似的人結合產生後代,若本身存在不好的基因(尤其是隱性遺傳疾病),那麼不好的基因會被放大,患有隱性純合子類的遺傳疾病,概率會很高。久而久之,若沒有新的外來的基因加入,那麼這個團體可能會面臨滅絕的風險。

換句話說,親緣關係越遠,那麼基因的差異就越大,兩者在結合的過程中,即使其中一方含有不好隱性基因,只要另一方有好的基因,就能將壞基因稀釋掉,那麼後代就不會表現出遺傳疾病。

動物真的是六親不認嗎?

動物一生最大的目標是生存和繁殖,在沒有道德的約束下,繁殖確實比人類要隨意多了。

但基於近親繁殖的危害,動物們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也是會本能避開的。

就拿獅子來說吧,它們是羣居動物,一個家族只有一個獅王,獅王的後代,尤其是公獅,成年後就會離開自己的父親母親,若本身實力強大,那它就會挑戰其他家族的獅王,成功後,它就是新獅王,於是就有可以爲其繁殖後代的配偶;若公獅比較弱,那麼它的結局要麼是加入雄獅聯盟,要麼就是戰死,一輩子都沒有繁殖權。

倒是獅王后代裏的小母獅,倒是有可能和獅王結合的,但這概率並不大,因爲會有新的挑戰者,按照獅王兩三年一屆的頻率,小母獅長大後它的父親就“退”了,就能避免近親繁殖。

像獅子這樣的近交回避手段,就叫“分散”,而且是將“雄性擴散”出去,在鳥類,還存在“雌性擴散”的現象,就是雄的留在家族,雌的遠離。

延遲發育,也是其中一種,狨猴家族裏只要其異性父母還在,那麼它的生殖就會被抑制,這樣就能避免出現近親結合的情況。

當然在動物中,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的繁殖理念,也能幫助動物有效避免近親繁殖。

所以,對於動物來說,它們都有自己的一套方式去避免近親繁殖。

那爲何現在動物的近親繁殖越來越普遍?

一般來說,動物會本能避開近親繁殖,但也有不得已的情況,比如在實在找不到伴侶的情況下。

典型的例子是中國的西沙羣島上的一羣野牛,這些野牛是在明末清初的時候,被人類帶到海島上的,因爲海島四面環水,幾乎與世隔絕,生活在這裏的野牛找不到別的牛了,只能在自己牛堆裏找伴侶。這麼多年過去了,雖然野牛羣還在,規模還不小,但大多比較矮小體弱。後期對外引進其他黃牛後,牛羣纔出現身強體壯的後代。

另外聽得比較多的例子,就是養的寵物狗。寵物狗的近親繁殖,人類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被圈養的狗,長時間被迫待在室內,它們在發情期其實可以找到的異性伴侶是有限的,因爲沒得選,纔會發生近親交繁殖的現象。

同樣情況的還有養在野生動物園的動物,動物們看似生活無憂無慮,事實上,它們根本找不到其他優質同類,還得特意從別的地方調動物配種。

人類的干預,可以說,是很多動物近親繁殖概率直線上升的主要原因。

我看過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真實故事,說的是澳大利亞的一個農場裏,一隻袋鼠和一隻豬相愛了,而且發展成了非常親密的關係。

當時就有一個很“精闢”的結論:當全世界只剩下兩個動物的時候,即使對方長着豬樣,依然會產生愛情!

是不是同類都不管了,是否是家人,就更無所謂了!

最後

總的來說,動物界的近親繁殖,存在,但沒有想象中那麼誇張。

有條件的,會主動避免,沒條件的,那麼就會不顧人類所謂的道德,繁殖至上。

但其後代產物,也不一定都是不健康的,只是概率會比非近親繁殖要高很多。

相反有時候,近親繁殖如果運用得當,對物種來說,是有好處的。

人類會利用這種方式來保持初代父本母本的優良基因(植物比較普遍),有些瀕臨滅絕的動物,人類也會用近親繁殖來擴大物種。

但大多數人,還是“心術不正”的,爲了自己的那點利益,強迫動物們近親繁殖。

很多名貴的純種狗,其實就是近親繁殖的產物,受歡迎,價格也貴,但一大堆遺傳病,法鬥就是例子。

國外的馬匹養殖場,爲了優化種馬的基因,也會讓公馬和自己後代中的母馬繁殖,來檢測這個家族中是否存在不良隱性基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