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文物局發佈水下考古三個重要項目的考古新發現。其中,深海考古獲得多項重要發現,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是我國首次在南海千米級海底發現的大型古代沉船遺址。江海門戶通天下,舟楫往來不絕。江蘇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過程中發揮過重要作用,江蘇沿海、沿江多座城市也曾陸續發掘過數艘古代沉船,見證了在海上絲綢之路上中外交往的歷史。

位於常州市武進區的淹城遺址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時期的地面城池遺址。從1958年開始,淹城遺址上就陸續發現了四艘獨木舟。其中最長的一艘長達11米,屬西周時期遺物,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古老完整的獨木舟,有“天下第一舟”之稱。其他三艘的長度至少有七八米,用整段楠木或柏木經火烤之後用斧鑿制而成。專家推測,淹城獨木舟來自西周至春秋戰國時期,是淹城先民使用的交通工具,可以與《易經》中古人“刳木爲舟”的記載相印證。

嚴格說來,淹城獨木舟與海運、江運的關係並不大。1975年,武進縣萬綏公社農田地下發現又發現一艘漢代木船,船體不使用鐵釘,採用木榫結合,附近還發現了漢代繩紋瓦片和環首鐵刀。萬綏距離長江不遠,木船發現地在當時可能是長江的一個避風江灣,或者是建造船隻的小型船廠。

“馬頭通六國,曾泊島夷船。”這是明代詩人桑琳吟詠古城太倉的詩句。太倉濱江通海,長江和大海交匯的優越地理位置,爲太倉帶來了物阜民康。“太倉”之名正是源於糧倉,元代延祐年間設太倉海運倉,貯米曾多達數百萬石,從長江水路和海路運送而來的漕糧在這裏集中,等待轉運北上。明代,太倉又成爲鄭和七下西洋的起錨地,以及每次船隊返航的收泊地。

早在1974年,太倉的半涇河附近就發現過古代沉船殘件。半涇河是一條注入長江的河流。從宋代開始,無數駛往長江的船隻在這條河流上經過。1993年2月,在半涇灣水利建設中,再次出土一艘古船,全長19.5米,寬4.6米,共有13個艙。根據船上零星的宋元青瓷瓷片和明代青花瓷片分析,專家認爲這是一艘元末明初在漕運上使用的平底沙船。

2014年5月,太倉市城廂鎮萬豐村的半涇河清淤過程中,再次發現一艘木質沉船,船長將近20米,底部發現了北宋釉陶瓶、龍泉窯瓷片等文物。專家推斷,這是一艘北宋中型民船,當年曾在長江水道和長江口活動過,是一艘典型的平底沙船。中國的古船有沙船、福船、廣船等船型,長江以北航區水深較淺,航道多沙灘,適合平底船航行。

萬豐村古船使用了船用捻料和捻縫技術、水密隔艙技術、設桅座的可倒桅技術等船舶建造技術與工藝,特別是該船上使用了龍骨吊設置,是目前國內唯一發現裝有“龍骨吊”的中國古船,爲古代舟船技術的研究提供了實物資料。萬豐村沉船被發現後,專家對船體開展了保溼、清理、脫鹽、脫色、防蟲防黴、脫水定形等工作,按照造船史專家研究成果,採用原材料、原工藝對古船進行修復。如今,這艘基本恢復原貌的古船在太倉市博物館進行展示。除了沉船,太倉地區還發現過元代海船的船舵、明代鐵錨、鐵釜等文物,見證了古代太倉航運發達的輝煌歷史。

黃海之濱,潮湧江海。在長江入海口逐漸成陸的南通,幾十年來發現過多處沉船遺蹟。1966年3月,海安發現一艘長達18米的東漢海船;1984年2月,如東發現一艘長15米的東漢獨木舟,證明了當時的南通人乘坐小舟,往來於沙洲和陸地之間。這兩次考古發現還反映了,東漢時期,南通人使用的獨木舟雖然簡陋,但已使用了釘子和桐油,造船技術和當時的國外船隻相比已較爲領先。1973年,如皋發現一艘唐代木船,長度超過17米,船身窄長,隔艙多,容積大,具有速度快、喫水淺的特點,便於在江面上航行。據推測,這艘木船也是一艘沙船,可能曾在古運鹽河和長江之上運送貨物。

大運河與長江,在江蘇境內“十”字相交,地處交匯點的城市分別是揚州和鎮江。1960年,揚州施橋發現一艘古代木船和獨木舟。木船共有五個大艙,艙內又分爲若干小艙,可能是往來於運河與長江之間的唐代官船。1994年,考古專家在鎮江市區四牌樓地下的唐代河牀上發現一艘保存完好的唐代木船,獨木舟結構,推測是當時用於潤州(鎮江)市內短途運輸的船隻。

位於秦淮河上的南京西水關距離長江古代水道也不算遙遠。1986年,西水關遺址上一次性發現了五條木船,年代各不相同,最早的是春秋時期獨木船,最晚的是明清時期沉船,其他還包括六朝沉船、唐代沉船等。這其中的六朝沉船規模最大,用楠木建造,載重量可能達到60噸;明清沉船內部發現五個頭蓋骨,是同時死於沉船事故的乘客;而唐代沉船上發現了兩件精美的長沙窯瓷器,很可能就是準備銷往海外的。衆所周知,長沙窯是著名的外銷瓷器,生活氣息濃重,藝術風格活躍,最遠曾達到東非海岸,是古代“海絲”航線上的“明星產品”。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於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