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10月26日11時14分,搭載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七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隨後,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湯洪波、唐勝傑和江新林3名航天員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此次,距離中國成功發射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已經過去了整整20年。20年前,楊利偉代表中國人飛天圓夢;20年後,“神箭”“神舟”再將3名航天員送入中國人自己的宇宙家園——中國空間站。

作爲“航天員專列”的“神箭”長二F火箭,從空間站建造任務開始,就進入了常態化快節奏發射。

20年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接續完成了“三步走”發展戰略,邁入了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長二F火箭也遞交了從神舟五號到神舟十六號、天宮一號到天宮二號,全戰全勝的成績。20年來,長二F火箭經歷了許多變與不變,讓載人飛天的步伐邁得更穩更遠。

2003年10月15日,當橘紅色的火箭尾焰劃破天際,長二F火箭載着神舟五號與航天員楊利偉向太空進發。

這一飛,邁出了中國人遨遊星河的第一步——中國,正式成爲全球第三個獨立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飛天一夢今夕終圓,但這並不是長二F火箭研製的終點,相反,恰恰是一個新的起點。

雖然安全性足夠高,但是通過首次載人飛行,型號隊伍還是發現了長二F火箭不足的地方,楊利偉返回地面後曾反映,在火箭飛行到120秒至140秒的過程中,他感覺到一種讓人不適的振動。這個讓人很不舒服的振動,就是“POGO振動”(大型液體火箭飛行過程中遇到的一個不容忽視的低頻振動問題)。

爲了消除航天員的不適,型號隊伍立即分析數據查找原因,並對長二F火箭進行了改進,經過神舟六號、神舟七號工作改進後,這種振動現象徹底消失了。

神舟七號發射任務時,航天員的乘坐反饋是:“我們乘坐的火箭非常舒適,幾乎感覺不到振動。”

神舟十六號發射任務中,航天員稱:“很舒服!”“感覺良好!”“坐火箭太爽了!”

從顛簸振動到舒適加倍,再到“坐火箭太爽了”,如今,航天員乘坐長二F火箭,更舒適、更可靠。

作爲航天員“專列”,安全性能無疑是第一位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全面轉入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階段後,迎來了高密度發射任務,長二F火箭每一次亮相,可靠性與安全性都會再次提升。

中國火箭院總體設計部總體設計室主任魏威介紹,此次的遙十七火箭相比遙十六火箭,共有25項技術狀態變化,涉及設計改進、流程優化以及預案細化等方面,“經過多次優化,如今火箭安全性評估值已經提升至0.99996。”這也意味着,長二F火箭在保障航天員安全方面,超越了“萬無一失”。

每一次飛行完後,型號隊伍都會對火箭性能做評估,通過設計、製造、試驗等方方面面日復一日的積累,“支撐火箭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每個0.00001的提升,從未止步。”

記者瞭解到,有別於其他型號的火箭,逃逸系統爲長二F火箭獨有,是航天員最重要的安全屏障。這個系統自首飛以來從未啓用過,但團隊依然一次次分析優化,只爲在守護航天員飛行時“不漏逃、不誤逃”。

從長二F遙十二火箭起,團隊就爲逃逸系統新增了點火功能,改變以往逃逸飛行器只能朝一個固定方向逃逸的狀況,使逃逸飛行器可以選擇向垂直於地面風的方向逃逸,更加安全、靈活。此外,爲聚焦航天員安全這一核心需求,長二F火箭還開啓了“發射一發、備份一發”及“滾動備份”的發射模式,爲生命安全加上“雙保險”。

回首20年,從楊利偉乘坐時感到顛簸振動到神舟十六號飛行乘組驚歎“坐火箭太爽了”,從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到滿足常態化運營,從護送一人到送三人乘組……長二F火箭用發發成功創造了一個個高光時刻,而唯一不變的,是對每一名進入太空的航天員生命的負責與守護,也是對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發展的極致追求。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張宣 通訊員 王海露

攝影 張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