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朱藝藝 杭州報道

隨着近日“中國鈣王”北京朗迪製藥有限公司(簡稱“朗迪製藥”)因32批次碳酸鈣產品維生素D3含量未達標,被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合計罰沒1.40億元,其委託生產商、原控股股東振東製藥(300158.SZ)隨之成爲焦點。

令市場不解的是:振東製藥於2016年斥資26.46億元收購朗迪製藥,其一直是公司穩定的“現金奶牛”,但公司卻在2021年以58億元出售該資產。

此後,振東製藥轉戰發力的生髮醫藥和腫瘤創新藥業務,目前並未帶來可觀的收益,反而導致公司陷入虧損局面。

近日,振東製藥發佈最新業績,2023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約27.84億元,同比減少0.55%;扣非淨利潤爲虧損3393萬元,同比下降28.27%。

耐人尋味的是,雖然雙方在股權上再無關係,但振東製藥仍是朗迪製藥碳酸鈣產品的委託生產商,且雙方簽署的《藥品委託生產合同》,有效期爲十年。

處罰“靴子”落地

作爲國產鈣製劑龍頭,朗迪製藥被稱爲“中國鈣王”,此次被點名的碳酸鈣D3系列又名“朗迪鈣”,是該公司的核心品種。

據“朗迪”官方微信介紹,“朗迪鈣”已成爲中國鈣製劑市場的領導品牌,2020年終端銷售43億元,年銷售超1.5億盒。

事實上,早在今年7月,朗迪製藥及其委託生產商振東製藥由於生產的32個批次碳酸鈣D3顆粒及碳酸鈣D3片(Ⅱ)中的維生素D3含量不符合規定,被國家藥監局點名通報。

而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的行政處罰,算是國家藥監局上述通報的“靴子”落地。

根據行政處罰書,朗迪製藥於2021年2月3日-2022年11月29日期間自行生產及委託振東製藥生產碳酸鈣產品,被認定爲不合格藥品,從而被北京市市場監管局責令停產停業整頓30天,沒收相關產品的違法所得618.41萬元,並處罰款1.34億元,合計罰沒1.40億元。

“經過排查,主要是由於維生素D3的含量容易受到氣溫、運輸等客觀環境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不穩定”,10月27日,朗迪製藥方面回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公司將從生產、物流、倉儲、抽檢等各方面加強產品質量監管體系建設”,如在生產方面,“公司已加大生產研發投入,加緊自建生產加工流水線”。

那麼,作爲委託生產商的振東製藥,是否需要對不合規的碳酸鈣產品負責?

10月27日,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就此致電振東製藥證券部,但對方聽完問題後隨即掛斷了電話。

而朗迪製藥方面回覆稱,“我們堅持按國家相關標準生產或委託生產,公司對相關批次產品抽檢不合格深感遺憾,後續公司將從生產、物流、倉儲、抽檢等各方面加強產品質量監管體系建設”。 

郎迪鈣 26億收購58億賣出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委託生產,朗迪製藥與振東製藥,還有一段延續多年的親密往事。

2016年5月,爲開拓新的業務增長點,振東製藥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合計26.46億元收購北京康遠製藥有限公司(“康遠製藥”,2021年2月更名爲“朗迪製藥”)100%股權。其中,發行股份支付20.17億元,現金支付6.29億元。

對當時僅有40億左右總資產的振東製藥來說,26億元絕對是個大手筆。

這筆交易自然受到了市場關注,證監會就在這筆收購申請文件的反饋意見中關注估值的合理性。

振東製藥董事長李安平在公司官網2018年6月的一篇文章中透露,“振東收購康遠,一開始曾經有反對聲音,這些反對意見分別從企業戰略、財務等多個角度分析,認爲收購的風險非常大”。

不過,李安平堅信,“未來朗迪鈣發力成爲零售終端市場佔比第一的國產鈣製劑產品並不遙遠”。

事實證明,收購完成後,朗迪製藥的確成爲振東製藥的“現金奶牛”。

2015年-2017年業績承諾期內,朗迪製藥分別實現扣非淨利潤1.61億元、1.98億元、2.49億元,接近對應的業績承諾1.5億元、2億元、2.5億元。

在業績承諾期過後的2018年-2020年,朗迪製藥分別實現營收7.56億元、8.30億元、7.52億元,雖然占上市公司營收比重並不高(34.20億元、43.99億元、48.48億元),但同期淨利潤分別爲2.56億元、3.03億元、3.61億元,遠超過上市公司同期淨利潤(-1.47億元、1.43億元、2.62億元)。

而在市場份額方面,“朗迪鈣”超越鈣爾奇等競爭對手,2020年實現終端銷售額全國第一。

在此背景下,振東製藥卻做出了一個令市場不解的舉動:2021年8月將朗迪製藥100%股權以58億元出售給上海方朗企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上海方朗”),售價相當於前次收購價格的219%。

據2021年8月交易公告披露,上海方朗背後是方源資本(亞洲)有限公司,於2007年創立,資產管理規模近80億美元,是國內知名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重點投資領域包括醫療健康、消費產品及服務、媒體和技術、工業製造及金融服務。 

關於出售朗迪製藥的目的,振東製藥解釋爲“考慮到公司未來在中藥、化學藥及創新藥物領域的資金投入需求和降低負債等因素……出售朗迪製藥可使公司戰略更加聚焦”,同時,出售“預計將直接減少(公司)商譽賬面價值23.03億元”。

2021年10月28日,朗迪製藥便完成了工商變更手續。

儘管朗迪製藥不再被納入上市公司合併報表,但雙方仍有合作。

上述出售交易附帶了藥品委託生產安排:2021年8月,朗迪製藥與振東製藥簽署《藥品委託生產合同》,約定朗迪製藥委託振東製藥生產碳酸鈣D3片(II)、碳酸鈣D3顆粒產品,委託期限自《股權出售協議》所述交割日起生效,有效期爲十年。

“現金奶牛”賣出後尚未盈利

出售“現金奶牛”朗迪製藥後,振東製藥對外宣稱,將聚焦發展中藥、創新藥、生髮醫藥領域。

“公司積極開展創新藥研究,目前已有包括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的ZD03、治療乳腺癌、胃癌、房顫等在內的多個品種創新藥已進入或即將進入臨牀研究階段,公司擬加大研發投入,推動創新藥產品上市”,振東製藥在2021年8月回覆深交所關注函的公告中提到。

此外,振東製藥也看好國內脫髮行業的市場潛力,“公司擬加大對脫髮產品達霏欣的市場開發和營銷投入……並擬通過與下游植髮企業推進深度合作、擇機開展上下游產業鏈併購等戰略舉措,實現公司在脫髮治療領域的積極擴張”。

不過,從現狀來看,振東製藥聚焦的兩大領域,尚不能支撐公司整體盈利。

一方面,振東製藥發力的創新藥尤其是腫瘤創新藥領域,主要產品包括巖舒複方苦蔘注射液、比卡魯胺膠囊和注射用香菇多等。據公司披露,腫瘤類藥物業務2020年實現收入9.39億元;2021年1-6月實現收入4.81億元,占上市公司營收比重並不高。

而且,2022年,振東製藥提到,“部分集採中標藥品價格大幅下降,公司主要產品比卡魯胺膠囊等產品的盈利能力同比下降”,成爲公司當年虧損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在生髮醫藥領域,振東製藥主要通過2011年1.12億元收購的安特生物製藥有限公司(後更名爲山西振東安欣生物製藥有限公司,簡稱“安欣生物”)開展業務,主推產品爲達霏欣米諾地爾搽劑,雖然保持盈利,但目前難堪大任。

據公司披露,生髮產品所在的皮科類藥物業務2020年實現收入0.80億元,2021年1-6月實現收入1.16億元。

此外,2021年-2023年上半年,安欣生物分別實現營收1.84億元、2.27億元、1.33億元,對應的淨利潤分別爲0.36億元、0.69億元、0.45億元,雖然持續盈利,但上市公司整體業績仍承壓。

尤其是,出售朗迪製藥這一“現金奶牛”後,振東製藥便陷入虧損。

2021年出售朗迪製藥,爲振東製藥增加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24.34億元,推動上市公司當年歸母淨利潤26.17億元,同比大增899%。

但此後,情況急轉直下。

2022年,振東製藥實現扣非淨利潤爲-1.48億元;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仍虧損,實現扣非淨利潤爲-0.34億元。

責任編輯:張恆星 SF14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