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國際化穩中有進,呈現出一系列新進展、新變化。

10月27日,央行發佈《2023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下稱《報告》),介紹了2022年以來人民幣國際使用情況、政策及相關改革進展,並對趨勢進行展望。《報告》共設九個專欄,進一步詳細介紹了貨幣國際化綜合指數、跨境人民幣業務、熊貓債、人民幣國際使用等市場情況。

根據專欄一貨幣國際化綜合指數內容顯示,2022年末,人民幣國際化綜合指數爲3.16,較上年上升5.9%。2023年一季度末,人民幣國際化綜合指數爲3.26,同比上升10.2%。

全球貿易融資佔比排名第二

2022年以來,人民幣國際化有序推進,跨境人民幣業務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增強,人民幣融資貨幣功能提升,離岸人民幣市場交易更加活躍。

隨着跨境人民幣業務制度基礎更加完善,本外幣政策協同強化,經營主體使用人民幣跨境結算以規避貨幣錯配風險的內生動力增強。

《報告》介紹,2022年,銀行代客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合計爲42.1萬億元,同比增長15.1%。其中,貨物貿易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佔同期本外幣跨境收付總額的比例爲18.2%。2023年1~9月,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爲38.9萬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貨物貿易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佔同期本外幣跨境收付總額的比例爲24.4%,同比上升7個百分點,爲近年來最高水平。

與此同時,境內銀行境外貸款、境外機構境內債券發行等政策相繼出臺,人民幣投融資環境也在持續改善。

2022年末,國際清算銀行(BIS)公佈的人民幣國際債務證券存量爲1733億美元,排名升至第7位,同比提升2位。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數據顯示,2022年末,人民幣在全球貿易融資中佔比爲3.91%,同比上升1.9個百分點,排名第三。2023年9月,人民幣在全球貿易融資中佔比爲5.8%,同比上升1.6個百分點,排名上升至第二。

《報告》還表示,2022年,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稱“香港金管局”)簽署常備互換協議,並擴大資金互換規模,進一步深化內地與香港金融合作。2022年以來,先後在老撾、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巴西新設人民幣清算行,海外人民幣清算網絡持續優化。2022年末,主要離岸市場人民幣存款餘額約1.5萬億元,重回歷史高位。國際清算銀行(BIS)2022年調查顯示,近3年來,人民幣外匯交易在全球市場的份額由4.3%增長至7%,排名由第八位上升至第五位。

持續推進制度型開放

2022年,中國銀行對境內外工商企業使用人民幣的情況進行了市場調查,調查樣本逾3600家,其中,境內企業約2500家,境外企業約1100家。

調查顯示,人民幣結算貨幣功能不斷深化,約有82.8%的受訪境內外工商企業考慮在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幣或提升人民幣的使用比例,這一比例達到近年來最高水平。

此外,人民幣融資貨幣功能有所提升,約有78.6%的受訪境外工商企業表示,當美元、歐元等國際貨幣流動性較爲緊張時,會考慮將人民幣作爲融資貨幣,這一比例較2021年的調查結果提升了7.4個百分點。71.8%的受訪境外工商企業會優先使用人民幣作爲對華貿易融資貨幣,這一比例較2021年的調查結果提升了3.5個百分點,境外企業將人民幣用於對華貿易融資的意向爲近3年最高。

不過,人民幣計價貨幣功能有所下降。調查結果顯示,有18%的受訪境內工商企業表示在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幣計價,這一比例較2021年有小幅下降。

央行行長潘功勝近日表示,接下來要提升金融業制度型開放水平。在安全可控前提下,進一步完善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構建與金融高水平開放要求相適應的監管體系,提高駕馭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本領。

《報告》指出,下一階段,將以市場驅動、企業自主選擇爲基礎,堅持改革開放和互利共贏,統籌發展和安全,有序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

其中包括優化跨境人民幣基礎制度安排、持續推進金融市場制度型開放、提升人民幣融資貨幣功能、營造良好的人民幣國際使用生態,同時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