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時報

證券時報記者 韓忠楠

截至10月30日晚間,A股中的汽車上市公司均完成了2023年前三季度的業績披露。從廣汽集團、長城汽車、北汽藍谷等披露的業績情況來看,在“價格戰”的競爭下,“增收不增利”的情況成爲了行業普遍現象。這當中,有部分車企呈現營收淨利潤雙降的情況,進一步透露出行業競爭的白熱化。

儘管如此,從第三季度的情況來看,多數車企的淨利潤有所提升,對前三季度的淨利潤貢獻顯著。這也反映了前期“價格戰”對企業利潤侵蝕的情況在減退。另一方面,多家車企在積極發佈更加高端的產品,以提升產品溢價。

此外,商用車市場的回暖是一大亮點。安凱客車、宇通客車、一汽解放、中國重汽等商用車企均實現了營收淨利的雙增長。其中,宇通客車前三季度淨利潤實現了7倍增長,透露出商用車市場回暖的信號。

市場分化明顯

受“價格戰”等因素影響,長城汽車、廣汽集團、北汽藍谷等車企的三季報,都透露出了“增收不增利”的現象。

其中,長城汽車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95.04億元,同比增長20.13%;歸母淨利潤49.95億元,同比下降38.79%;廣汽集團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76.56億元,同比增長22.11%;歸母淨利潤45.11億元,同比下降44.05%。

類似的營收增幅,趨近的淨利潤降幅,側面反映了多數乘用車企在這一輪“價格戰”之下淨利潤被侵蝕的現實情況。

更有一些車企,前三季度的經營壓力顯著,營收和淨利潤均出現了下滑。上汽集團的財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079.7億元,同比下降0.44%;實現歸母淨利潤114.07億元,同比下降9.82%;賽力斯的2023三季報顯示,公司報告期內營收166.8億元,同比下滑27.86%,淨虧損22.94億元。

多位業內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今年年初的“價格戰”在一定程度上侵蝕了車企的利潤,也擾亂了市場競爭。即便是沒有主動通過降價形式參與其中的車企,也不可避免地在其他方面“卷”起來了。

儘管汽車市場越來越“卷”,仍有不少車企在2023年前三季度實現了營收、淨利潤雙增長,這也進一步說明,隨着競爭的加劇,企業之間的分化正在悄然展開。

長安汽車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82.06億元,同比增長26.78%,淨利潤98.82億元,同比增長43.22%。

同樣實現營收淨利潤雙增長的還有比亞迪。比亞迪前三季度營業收入4222.74億元,同比增長57.75%;淨利潤213.67億元,同比增長129.47%。

商用車市場好轉

與乘用車市場的劇烈分化不同,商用車市場則逐漸升溫。

近期,多家商用車上市公司披露的三季報,也透露出市場回暖的信號。一汽解放、福田汽車、中國重汽、宇通客車等商用車企均實現了營收和淨利潤雙增長。其中,一汽解放、福田汽車、宇通客車的淨利潤增長顯著。

公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一汽解放淨利潤4.12億元,同比增長163.21%;福田汽車淨利潤7.89億元,同比增長227.49%;宇通客車淨利潤 10.51億元,同比增長703.09%。

商用車企業績全面飄紅的原因,不僅與自身發展有關,還與市場環境的總體變化密不可分。

在海外出口方面,商用車板塊增勢迅猛,1-9月國內商用車出口54.9萬輛,同比增長30.2%。華泰證券分析,今年全年,商用車行業有望保持國內溫和復甦、出口持續強勁增長的勢頭。

研發投入普遍攀升

儘管今年前三季度的市場競爭異常白熱化,但多數車企在激烈競爭之下,仍然沒有放棄對研發的持續投入。包括廣汽集團、長城汽車、長安汽車、比亞迪等在內的車企,均在不斷提高研發費用,以提升核心競爭力。

財報顯示,今年1-9月,長城汽車累計研發費用55.02億元,同比增長16.89%;廣汽集團累計研發費用13.11億元,同比增長38.44%;長安汽車累計研發費用爲45.43億元,同比增長31.99%。

向來在技術上投入“絕不手軟”的比亞迪,今年1-9月的研發費用再創新高。財報顯示,前三季度比亞迪累計研發費用爲249.38億元,同比增長129.42%。

談及如此高昂的研發投入究竟投向何處,多數車企給出的答案都圍繞着兩個關鍵詞展開,即“電動化”和“智能化”。而從目前的市場競爭情況來看,多數企業均將目光瞄準到了智能化領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