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隨着小米14系列手機的發佈,小米CEO雷軍在網上尤爲活躍。 11月5日,雷軍在微博上表示:我們正在拼命催單!鈦金屬成本高、加工難,加單比較緩慢,希望大家諒解。對部分用戶提出的新機發燙問題,雷軍也親自解釋。北京商報記者瀏覽各大購物平臺發現,小米新機如今已供不應求。

業內觀點指出,從小米14的發佈不難看到,在“微創新”的時代,手機企業選擇“加量不加價”這條路,通過堆疊性能、不斷提升性價比獲得市場認可,這種思路也威脅着長期依賴品牌附加值的企業,市場格局仍有變化的可能。

新品遭催單

從銷量上看,雷軍所說的“拼命催單”並非無因,京東平臺數據顯示,小米14超過iPhone 15 Pro首銷量,打破了平臺最近一年來的單品銷售紀錄;天貓生意參謀、京東商智及競速榜的綜合數據顯示,10月31日晚,小米在4小時內全渠道累計支付金額破100億元。最新發布的小米14系列首銷更是連創紀錄,開售僅5分鐘,銷量就達成上一代的600%。

相較前幾代產品,小米14在宣傳上也令雷軍親自下場助陣,即便面對“差評”也不避諱,有微博用戶稱小米14新機出現發燙的問題,雷軍在微博上回複稱:“剛換機,有可能系統後臺在更新,過一天再試試。”

在產品定位上,雷軍的豪言也引發關注,雷軍表示,小米14對標的就是iPhone 15 Pro,而小米14 Pro對標的是iPhone 15 Pro Max,雷軍曾談道:“我覺得我們只有對標iPhone,纔有機會趕上iPhone,纔有機會超越iPhone。所以以後只要我講發佈會,必要的話每一次我都會對標iPhone。”

在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看來,小米14系列的發佈,不僅證明在國內市場其品牌有了與蘋果一較短長的資格,在產業層面,“米鏈”也成了“果鏈”之後被看重的方向。

不過與蘋果相似的是,小米新機發布後也同樣面臨斷貨和催單,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北京商報記者在淘寶等平臺搜索發現,11月5日下單的小米14 Pro手機,要在11月20日左右才能發貨,黑色、白色、岩石青三種款式仍然在售,鈦金屬特別版已經缺貨不能購買。

性價比競賽

從全球市場來看,小米的份額名列前茅,但與三星、蘋果相比仍有差距,根據Canalys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三季度銷量榜中,三星位居榜首,出貨量達5740萬部,市場份額達20%;蘋果iPhone 15出貨量達到5000萬部,市場份額爲17%;小米緊隨其後,排名第三,出貨量達4150萬部,實現了2%的年增長。

不過在專家看來,小米的競爭策略頗具典型性,也代表了“微創新”時代下,手機品牌共有的發展路徑,那就是通過不斷提升性能、改進細節,最大限度提升性價比。雖然難以再有顛覆性的變革,但日拱一卒的創新若能擊中用戶痛點,也能獲得市場認可。

梁振鵬對北京商報記者分析稱,在如今的手機市場中,三星憑藉齊全的產品條線,根據不同市場,因地制宜選擇打法,將平價與高端兩個市場收入囊中,例如其在東南亞以平價產品取勝,在歐洲、中國市場則更偏重高端產品。蘋果一直以高端形象示人,依靠品牌附加值獲取高額的營收、利潤。而以小米爲代表的國內品牌,近年來則更注重產品性價比,將用戶的使用體驗作爲立足之處。

業內觀點指出,在手機產品走向同質化的今天,所謂的品牌力已不能作爲重要支撐,過高的溢價會在市場競爭中逐漸被抹平,用戶也愈發注重性價比,在“微創新”比拼下,這既是品牌的無奈,也是品牌的商機。

北京商報記者 陶鳳 王柱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