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漲價是一種能力,降價也是,旋渦裏始終沒跳出來的李佳琦,在這個“雙11”更是教育了市場:拿到低價很厲害,不讓別人拿到更低價,纔是厲害之中的厲害。

定價權議價權爭議,催動“雙11”低價競爭的大火,從消費者想要優惠,燒到了平臺之間劍拔弩張,品牌企業左右爲難,甚至大平臺大主播的小跟班衝冠一怒。10月24日朋友圈控訴“李佳琦二選一”的是京東一名採銷人員,11月4日李佳琦公司深夜回應“內部員工受賄百萬”涉及的是一名招商專員。

渠道的榮耀,從渠道一線員工揹負壓力開始。合法合規或違法違規,自下而上、由小及大傳導,直播帶貨終究顯示了它天使與魔鬼並存的一面。

沒有直播帶貨的時候,平臺和商家也打仗。並且以前和現在,有相似的邏輯,低價的初衷都是爲了家人們,低價的實現充滿了刀光劍影。

商業本是成本收益的算術題,又處處充斥人性的映射。參與的力量那麼多,利益的天平總因各種顯性的、隱性的門檻左搖右擺。

縱有門檻仍然擠破頭,直播帶貨太火了,愈發的大勢所趨,連續數年的“雙11”得看這一渠道的臉色。一個大主播倒下,會有另一個大主播捧起來,平臺有意,粉絲擁護,路人也跟着沾點實惠,從沒有這樣一種商業模式變遷或者渠道更迭,把長尾理論演繹得如此精彩。

我們很難把直播帶貨的功勞記在某一位主播頭上。當規模的效應摧枯拉朽,尖銳的矛盾亦會四處漏風。

歸根到底,商業渠道不易變,一旦變了就是大動靜。僅以電子商務(網絡購物)的歷程來看,短短二十年,沿着兩條博弈路徑演進:屢屢交叉、各有波浪。

一條路徑,是線上線下博弈三步走:複製線下商業、衝擊線下商業、走向(融合)線下商業。可以用噹噹賣書起家、京東阿里對戰國美蘇寧、盒馬永輝新零售等三個階段的典型案例來感受,焦點都給了企業之間的對決。

另一條路徑比較隱祕,它屬於模式博弈、渠道博弈,沒有企業捉對廝殺顯性,卻時不時觸動靈魂。

以“雙11”誕生、“淘寶十月圍城”、更名天貓等爲標誌,中國前十餘年的電子商務被區隔爲C2C和B2C,平臺關注的重點往往是後者。B2C的品牌直銷,蓋過C2C的代理商模式,平臺在與大品牌的勾連中賺得盆滿鉢滿。

現在,網購的焦點又變了,主播在平臺和品牌之間“橫插一槓”,像某種意義上代理商C2C模式的東山再起。這一變,從朋友圈微商、社交電商(拼多多等)就開始,粉絲經濟、私域流量各刮一陣風,終於有了直播帶貨的集大成者。

渠道變了,利益的劃分當然得變。看穿這些,家人們自不必太過驚訝,畢竟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暗中標好了價格。

北京商報評論員 張緒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