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雙基強化、三治融合”基層治理宜都模式(以下簡稱宜都模式)入選“全國社會治理創新案例(2023)”。宜都市以打造全國縣域治理現代化樣板區爲目標,傳承新時代“楓橋經驗”,通過強化全民思想政治基礎,強化現代化信息平臺和治理隊伍基礎,推進自治爲基、法治爲本、德治爲序的社會力量整體融合,走出了一條“黨建強引領、雙基作支撐、三治聚人心、融合添優勢、發展惠民生”的新路子。

“宜都模式”是對黨中央創新社會治理重大部署的基層實踐。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爲新時代鄉村社會治理創新發展提供了基本方向。2018年1月,中央政法工作會議提出: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精髓,也是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發展方向。從全局戰略高度和治理層級爲切入點,加強系統謀劃和頂層設計,提出了以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的新理念。“雙基強化、三治融合”宜都模式在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創新社會治理系列要求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2019年10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再次重申“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表明“三治融合”治理社會體系已由個案示範上升到頂層戰略設計層面。宜都模式的出現,不僅是湖北省宜都市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關於“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的一次有益嘗試,也是“五治”在基層社會治理實踐中的延伸和映射,更是全面推進平安法治建設、加快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探索。

“宜都模式”具備先行先試的前瞻性和引領性。“宜都模式”是把“雙基強化”作爲社會治理共同體形成的依託支撐,注重發揮基層治理思想支撐和治理隊伍保障的重要作用。具體是指,大力推動“全民思想政治基礎”建設,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優秀傳統文化融合在基層治理教育實踐,培養基層社會治理中各主體共同的公民意識和公共精神,並通過強化思想政治宣傳教育、優化思想政治工作內容、創新思想政治工作形式,積極優化基層治理教育體系、發揮榜樣力量,提升基層主體正確認識、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責任感和認同度,爲“三治融合”打牢思想理念支點。同時,抓住羣衆、幹部和現代化手段這三個關鍵變量,通過調動社會主體治理的積極性,並將新時代精神和新的科技手段持續嵌入到社會治理的過程之中,從而推動“自治、法治、德治”在價值理念、多元主體、功能成效等方面的深度融合。這必將增強人民羣衆共建共治共享的理想信念和行動自覺,爲推動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提供了強大精神能量和內生動力。

“宜都模式”的運用積極回應了以人民爲中心的羣衆需求。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這就要求我們在社會治理的每個環節和各個方面都應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理念、解決人民最急迫的問題、關心人民最切身的感受。作爲縣域經濟百強縣的宜都,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越發急迫地轉化爲對基層治理現代化的現實需求。宜都市社會治理的實際正好印證了這一現實,宜都與其它中部縣域一樣,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社會環境變化之快、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宜都模式”堅持問題導向、羣衆導向,充分調動廣大黨員幹部和法學法律工作者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主動性、創造性,積極回應羣衆關切、合理調整利益關係、有效化解矛盾糾紛,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良好局面,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爲中心”的社會治理核心理念和價值根基。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賈威(宜都市民政局)

責編:丁楚風【責任編輯:伍佳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