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王天義

摘要:馬克思恩格斯講的 “未來社會”實際上就是他們所說的取代資本主義的新的經濟社會形態。他們認爲,隨着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的高度發展,隨着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滅亡和社會對生產資料的統一佔有,人們的勞動直接就成爲社會勞動,商品貨幣關係將隨之消滅。然而,在沒有經過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的現實的社會主義社會,人們的勞動並不是直接的社會勞動,商品經濟的存在和不斷發展就是不可避免的。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我國在生產力落後和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立的社會主義,還需要經過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之後,才能爲商品經濟走向自身消亡創造條件。

關鍵詞:社會經濟形態;商品經濟;未來社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19世紀中後期,馬克思恩格斯依據當時的社會經濟條件對資本主義的歷史趨勢和未來社會的基本經濟特徵作了科學的預測。20世紀以來,人們依據新的社會經濟條件對現實的社會主義進行了新的探索。正是在這個探索中人們發現了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社會主義社會不僅不能消滅商品經濟,而且只有採取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的形式才能使社會生產力得到快速發展。


一、馬克思恩格斯對未來經濟社會形態的設想

馬克思恩格斯對未來經濟社會形態及運行的研究,是以他們所創立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爲基礎的。“未來社會”實際上就是他們所說的取代資本主義社會的新的經濟社會形態。在對未來經濟社會形態及運行的預測中,他們從來都反對那些空想的、冒牌的社會主義者提出的拯救社會的先驗原則和現成方案,也從來都認爲自己的理論是發展着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得爛熟並機械地加以重複的教條。
(一)馬克思恩格斯關於商品經濟存在和發展的一般條件的論述

馬克思認爲,商品經濟存在和發展的一般條件,一是社會分工。馬克思指出:“分工是商品生產存在的條件”。由於有了社會分工,才產生了交換的必要。“社會分工使商品佔有者的勞動成爲單方面的,又使他的需要成爲多方面的。正因爲這樣,他的產品對他來說僅僅是交換價值”。二是產品的不同佔有關係。馬克思指出:“商品交換是在共同體的盡頭,在它們與別的共同體或其成員接觸的地方開始的。但是物一旦對外成爲商品,由於反作用,它們在共同體內部生活中也成爲商品”。馬克思在這裏講的共同體指的是原始公社。恩格斯也指出:產品“成爲商品,只是因爲在這個物中、在這個產品中結合着兩個公社之間的關係,即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關係,在這裏,兩者已經不再結合在同一個人身上了”。這種共同體之間“彼此當作外人的關係”,進一步發展爲產品的私人生產者之間的關係,形成了私有制基礎上的商品經濟。

作爲商品經濟的一般特徵,馬克思曾經明確指出:“在商品生產者的社會里,一般的社會生產關係是這樣的:生產者把他們的產品當做商品,從而當做價值來對待,而且通過這種物的形式,把他們的私人勞動當做等同的人類勞動來互相發生關係”。商品經濟社會一般特徵產生的原因在於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之間的矛盾。馬克思指出:“商品形式的奧祕不過在於:商品形式在人們面前把人們本身勞動的社會性質反映成勞動產品本身的物的性質,反映成這些物的天然的社會屬性,從而把生產者同總勞動的社會關係反映成存在於生產者之外的物與物之間的社會關係。由於這種轉換,勞動產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覺而又超感覺的物或社會的物”。這就是說,商品生產者的勞動本來是社會總勞動的一部分,他與社會的關係實際上是一種勞動交換關係,但在商品經濟社會里,這種勞動交換關係不能直接實現,只能通過生產者之外的物與物的交換來實現。這樣商品生產者之間的人與人的關係就表現爲物與物的關係了。商品生產產生於原始社會末期,經過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到了資本主義社會成爲該社會的普遍經濟形式,商品成爲該社會的經濟細胞。但是,資本主義並沒有使商品經濟走到盡頭。人類社會只要存在着社會分工和產品的不同所有關係,商品經濟也就必然存在。“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是極不相同的生產方式都具有的現象,儘管它們在範圍和作用方面各不相同”。

(二)馬克思恩格斯對未來社會的設想

馬克思恩格斯對未來社會預測是建立在唯物史觀基礎上的。早在19世紀40年代後半期,隨着唯物史觀的創立和對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深入,馬克思和恩格斯就注意從分析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入手,探討經濟社會形態的產生及其演變的內在必然性。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他們對未來社會作了初步描繪:“共產主義和所有過去的運動不同的地方在於:它推翻了一切舊的生產關係和交往關係的基礎,並且破天荒第一次自覺地把一切自發產生的前提看作是先前世世代代的創造,消除這些前提的自發性,使它們受聯合起來的個人的支配。”他們認爲,這種“自覺”的“聯合”,一方面,“自然是以當時已經發達的生產力爲基礎的”;另一方面,也把“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和運動的條件置於他們的控制之下”。在這裏的“條件”,主要是指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生產條件。在他們看來,發達的生產力水平、對物質生產條件的共同控制和人的全面自由發展,是形成“自覺”的“聯合”的經濟社會形態的必要的經濟條件。

馬克思恩格斯對未來社會預測是圍繞着人這個社會活動的主體進行的。他們研究人類社會演進的基本出發點是,人的發展決定於物質生活關係,這種發展是由歷史所規定的。因此,這裏談的是一定歷史發展階段上的個人,個人的發展總是隻有在社會中和通過社會才能實現。“人們每次都不是在他們關於人的理想所決定和所容許的範圍之內,而是在現有的生產力所決定和所容許的範圍之內取得自由的。”在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基礎之上建立的新社會中,“代替那存在着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裏,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著作中分析的是私有制條件下的商品經濟,特別是分析資本主義的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對未來的消滅了私有制的社會是否存在他們所特定的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問題,是持否定態度的。他們認爲,隨着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滅亡,隨着社會對生產資料的統一佔有,商品貨幣關係將隨之消滅。馬克思在《資本論》及其《手稿》中談到未來社會的“自由人聯合體”時,設計了一個非商品貨幣化的經濟形態:“設想有一個自由人聯合體,他們用公共的生產資料進行勞動,並且自覺地把他們許多個人勞動力當作一個社會勞動力來使用。……這個聯合體的總產品是一個社會產品。這個產品的一部分重新用做生產資料。這一部分依舊是社會的。而另一部分則作爲生活資料由聯合體成員消費。因此,這一部分要在他們之間進行分配。……僅僅爲了同商品生產進行對比,我們假定,每個生產者在生活資料中得到的份額是由他的勞動時間決定的。這樣,勞動時間就會起雙重作用。勞動時間的社會的有計劃的分配,調節着各種勞動職能同各種需要的適當的比例。另一方面,勞動時間又是計量生產者在共同勞動中個人所佔份額的尺度,因而也是計量生產者在共同產品的個人可消費部分中所佔份額的尺度。在那裏,人們同他們的勞動和勞動產品的社會關係,無論在生產上還是在分配上,都是簡單明瞭的”。在未來社會中,“單個人的勞動一開始就成爲社會勞動。因此,不管他所創造的或協助創造的產品的特殊物質形式如何,他用自己的勞動所購買的不是一定的特殊產品,而是共同生產中的一定份額”。

商品經濟消亡的條件在於人們勞動的直接社會性。關於這一點,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說得更爲明白。他說:“在一個集體的、以共同佔有生產資料爲基礎的社會里,生產者並不交換自己的產品;耗費在產品生產上的勞動,在這裏也不表現爲這些產品的價值,不表現爲它們所具有的某種物的屬性,因爲這時和資本主義社會相反,個人的勞動不再經過迂迴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爲總勞動的構成部分存在着”。

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進一步指出:“社會一旦佔有生產資料並且以直接社會化的形式把它們應用於生產,每一個人的勞動,無論其特殊用途是如何的不同,從一開始就成爲直接的社會勞動。那時,一件產品中所包含的社會勞動量,可以不必首先採用迂迴的途徑加以確定;日常的經驗就直接顯示出這件產品平均需要多少數量的社會勞動。……人們可以非常簡單地處理一切,而不需要著名的'價值’插手其間。一旦社會佔有了生產資料,商品生產將被消除,而產品對生產者的統治也將隨之消除。社會生產內部的無政府狀態將爲有計劃的自覺的組織所代替”。

二、馬克思恩格斯認爲未來社會不存在商品經濟的原因

第一,在資本主義高度發展基礎上生產資料歸全社會單一所有。在這樣的社會里,生產資料歸整個社會單一所有,不存在公有制的多種形式,更不存在非公有制形式;在此基礎上,實行生產的社會組織和產品的社會分配,既沒有勞動者之間的交換,也沒有企業之間的交換,因而,沒有商品,沒有貨幣,也沒有市場。

第二,勞動者的勞動是直接的社會勞動。在這樣的社會里,不存在舊的社會分工和勞動的差別,不存在個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的矛盾。因此,“個人的勞動不再經過迂迴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爲總勞動的構成部分存在着”。在這樣的條件下,個人勞動不需要轉化爲價值就能被社會直接所承認,因而,以價值爲主要特徵的商品經濟也就退出歷史舞臺。

第三,社會按一定比例分配社會總勞動。馬克思指出:“人人都同樣知道,要想得到和各種不同的需要量相適應的產品量,就要付出各種不同的和一定數量的社會總勞動量。這種按一定比例分配社會勞動的必要性,決不可能被社會生產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變的只是它的表現形式,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規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能夠發生變化的,只是這些規律藉以實現的形式。而在社會勞動的聯繫體現爲個人勞動產品的私人交換的社會制度下,這種勞動按比例分配所藉以實現的形式,正是這些產品的交換價值”。在馬克思所設想的未來社會里,按一定比例對社會勞動進行的分配,不再採取市場交換的方式,而是由社會自覺的有意識的調節所取代。

馬克思和恩格斯關於商品經濟存在和消亡的論斷,邏輯上是一致的。這個論斷,曾長期支配着他們以後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們。但是,作爲徹底的辯證唯物主義者,他們並沒有把這些論斷絕對化。在他們的著作中,已經留下了供後人進一步探索社會主義社會商品貨幣問題的思路。比如,馬克思並沒有排除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存在不同形式的條件下是否還有商品交換的可能性。他曾指出過,最早的商品交換,就是在原始公社之間發生的,等等。馬克思曾一再指出:“我不主張我們豎起任何教條主義的旗幟。相反地,我們應當儘量幫助教條主義者認清他們自己的原理的意義……我們是從世界本身的原理中爲世界闡發新原理”。恩格斯晚年也曾一再提醒人們注意:“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如果不把馬克思主義“當作研究歷史的指南,而把它當作現成的公式,按照它來剪裁各種歷史事實,那末它就會轉變爲自己的對立物”。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理論,這是馬克思主義具有強大生命力的真正源泉。發展的馬克思主義的深刻內涵之一,就在於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時代的新特徵相結合、與一定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實際相結合,對時代發展和一定社會關係的基本性質及其發展趨勢作出新的回答、得出科學的結論。


三、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  
(一)馬克思關於社會經濟形態演進的兩條路徑

馬克思指出,人類社會的演進和發展存在兩大序列:一是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另一是自然經濟——商品經濟——自由個性經濟。如下表:

圖片

上表中,前一序列是社會經濟制度演進序列,它突出地反映了以生產資料所有制爲基礎的社會基本制度的發展軌跡。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某些國家或由於特殊條件而逾越其中的某一個或某幾個社會制度,是完全可能的。後一序列是社會成員之間勞動交換關係的演進序列,它突出地反映了以資源配置方式爲特徵的經濟社會形態的發展軌跡。在歷史發展中,這一序列三種形式之間客觀上存在着不依人們意志爲轉移的時序性和次序性,即社會經濟發展不可能從自然經濟越過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階段而直接進入自由個性經濟階段。

馬克思在1858年寫成的《資本論》第一稿中第一次提出了以人爲主體的經濟社會形態演進和發展的後一序列理論,即經濟社會發展三階段理論。馬克思指出:“人的依賴關係(起初完全是自然發生的),是最初的社會形式,在這種形式下,人的生產能力只是在狹小的範圍內和孤立的地點上發展着。以物的依賴性爲基礎的人的獨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這種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會物質變換、全面的關係、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體系。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的生產能力成爲從屬於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是第三個階段。第二個階段爲第三個階段創造條件” 。我們可以把這三個階段簡單概括爲自然經濟發展階段、商品經濟發展階段和自由個性經濟發展階段。所謂自由個性經濟,就是在生產力極大發展、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的精神狀態極大提高基礎上的,以人的全面自由發展爲標誌的經濟形態。一旦進入這一階段,人類就真正成爲自然的主人、社會的主人、自己的主人。人類歷史的發展也就真正從必然王國過渡到自由王國。從這種意義上說,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也就是人自身不斷獲得解放的歷史。很顯然,人類社會這一發展階段實際上就是共產主義社會。按此推論,商品經濟的消亡可能要到人類向共產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最終完成。

馬克思認爲,“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不管個人在主觀上怎樣超脫各種關係,他在社會意義上總是這些關係的產物”。而且這一過程是既不能跨越,也不能用法令取消的客觀歷史過程。很顯然,馬克思恩格斯預見的沒有商品貨幣關係的社會就是共產主義社會。

(二)商品經濟取代自然經濟是歷史發展的巨大進步

自然經濟即自給自足經濟。自然經濟的特點是:“生產基本上是爲了自己消費。它主要只是滿足生產者及其家屬的需要。……因此,在這裏沒有交換,產品也不具有商品性質。……只有當他們在滿足自己的需要並向封建主繳納實物租稅以後還能生產更多的東西時,他們纔開始生產商品;這種投入社會交換即拿去出賣的多餘產品就成了商品。……因此,交換是有限的,市場是狹小的,生產方式是穩定的,地方和外界是隔絕的,地方內部是團結的”。馬克思指出:以自然經濟爲主體的 “這種生產方式是以土地及其他生產資料的分散爲前提。它既排斥生產資料的積聚,也排斥協作,排斥同一生產過程內部的分工,排斥對自然的社會統治和社會調節,排斥社會生產力的自由發展。它只同生產和社會的狹隘的自然產生的界限相容。……它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就產生出消滅它自身的物質手段”。

商品經濟是在自然經濟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原始社會末期開始出現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歷經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商品經濟都是在自然經濟的縫隙中生長着。直到資本主義社會,商品經濟才取代自然經濟佔據統治地位,推動生產力快速發展。這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一大進步。它的歷史進步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自然經濟只限於自然分工,而排斥勞動的社會分工和協作。商品經濟則是以社會分工爲前提,它的發展反過來又促進社會分工向縱深發展,在社會分工不斷發展的基礎上,使生產的協作和社會化水平不斷提高,有利於生產力的大發展。

第二,自然經濟是封閉經濟,商品經濟是交換經濟、開放經濟。自然經濟中的各個生產單位分散生產、互不往來,具有自我封閉、因循守舊的固有特點;商品經濟中各經濟單位互相依賴,密切配合,具有競爭性和開放性的固有特點。各個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在激烈競爭中改進技術,在相互交往中取長補短,在開拓市場中煥發活力。

第三,自然經濟以滿足生產者自己需要爲目的,自給自足,自己需要則生產,自己不需要則不生產。這種以滿足自己需要爲限的生產方式不可能促進社會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商品經濟是以價值爲目的,即通過交換以滿足別人和社會的需要爲目的。人們對價值佔有的無限性產生了生產發展的無限衝動,迫使人們不斷地向生產的廣度和深度進軍。

那麼,是什麼力量使商品經濟戰勝了自然經濟呢?是社會化的生產力即手工工場和大工業的出現,才賦予商品經濟以取代自然經濟的強大武器。只有在機紗、機布代替了土紗、土布,蒸汽力代替了人力、畜力的時候,商品經濟才戰勝了自然經濟,成爲社會經濟的主宰。由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第一個以工場手工業及機器大工業的先進生產力武裝起來的生產方式,因此,商品經濟戰勝自然經濟的過程也就表現爲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戰勝封建主義生產方式的過程。對於商品經濟取代自然經濟所具有的歷史進步性,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評價資產階級歷史地位時曾說過:“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資本主義能夠創造出現代生產力,主要原因之一是由於資本主義條件下使商品經濟取代自然經濟,即由開放經濟取代封閉經濟,由競爭經濟取代保守經濟所造成的結果。

(三)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

從自然經濟的縫隙中生長起來的商品經濟,只有當它獲得了普遍的發展,取代自然經濟而居於社會生產的主導地位,才能成爲一種具有代表性的經濟形式,即商品經濟形式,或曰商品經濟社會。人類近代社會的發展史,也就是商品經濟以其旺盛的活力遍及世界的歷史。商品經濟的發展逾越了不同社會制度的界限,爲自己不斷地開闢道路。當今世界上,還沒有哪一個國家和民族能夠拒絕商品經濟。人類從自然經濟只有進到商品經濟,商品經濟又必然在發展和演變中達到它所能達到的那種高度後才能走向自我消亡。實踐證明,任何企圖超越商品經濟的做法都不可能得到成功。

商品經濟的存在最終與社會生產力有關。商品經濟是社會分工和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又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尚未達到更高階段的產物。

首先,商品經濟是在社會分工條件下協調人們經濟利益關係的惟一形式。人類社會最初是在與極端低下的生產力相適應的自然經濟中緩慢發展的。後來,由於社會生產力發展造成了社會分工,出現了人們勞動的專業化與需要的多樣化之間的矛盾,形成了生產者之間形成既相互依賴又相互分離的不同利益,他們的這種利益只有通過商品交換的形式才能實現。隨着社會分工的發展,不同生產者之間在物質生產條件上也出現日益擴大的差異,一些生產者擁有較爲先進的生產手段,可以節省勞動的耗費,另一些生產者則沒有這種條件,於是,他們之間的利益差別擴大,利益關係也更加複雜。分工引起的生產條件和利益的擴大化,引起的社會需求的迅速增長和多樣化,要求交換的範圍的不斷擴大和程度的不斷加深,從而推動商品經濟新的發展。因此,只要社會分工以及由此引起的生產者之間利益差別普遍存在,不論一個國家的社會經濟制度如何,在生產方式上都必然是商品經濟,這是不以人們意志爲轉移的自然歷史過程。

其次,資本主義使商品經濟獲得了空前的大發展,但到目前爲止,它還遠遠沒有使商品經濟內部潛力充分發揮出來。資本主義造就的社會化大生產和發達商品經濟,以及與其相聯繫的先進科學技術、科學管理經驗是人類社會的共同財富,是現代社會生產力的體現,同時又是社會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再次,只有商品經濟充分發展才能爲社會總勞動的直接分配創造條件,進而爲自身的消亡創造條件。商品經濟充分發展,使生產社會化發展到更高程度,纔有可能由商品交換的間接形式實現的社會總勞動的分配,進到馬克思恩格斯所設想的那種社會總勞動的“直接社會化”分配形式。這是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連續性、繼承性和不斷變化的序列的客觀運動過程。馬克思恩格斯曾經說過:“歷史不外是各個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遺留下來的材料、資金和生產力;由於這個緣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變了的環境下繼續從事所繼承的活動,另一方面又通過完全改變了的活動來變更舊的環境”。 


四、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  

(一)市場經濟與商品經濟

有商品經濟就有市場,但有商品經濟和市場並不等於有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高度的產物。自從商品經濟產生以來,它經過了不發達商品經濟和發達商品經濟兩大階段。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建立以前,商品經濟一般以家庭作坊爲主,規模狹小;以手工勞動爲基礎,手段落後;商品經濟在自然經濟的縫隙裏生長,市場交換範圍不大;商品生產在社會生產中處於從屬地位,它對社會生產和流通的調節作用有限。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形成過程中,隨着勞動力成爲商品,各種生產要素(物的要素和勞動力要素)都通過市場進行配置;商品經濟發展以社會化大生產爲基礎,規模不斷擴大;市場交換範圍十分廣泛,整個世界都捲入了資本主義貿易網;商品生產成爲社會生產的普遍形式,市場成爲調節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過程的主導力量。這時,市場開始在整個社會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市場經濟才真正形成。由此可見,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發達商品經濟或社會化大生產爲基礎的商品經濟,在歷史上,市場經濟的形成過程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過程是一致的。

市場經濟與商品經濟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從聯繫上看,第一,商品經濟是市場經濟存在、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沒有商品經濟及其發展就沒有市場經濟;同時商品經濟作爲爲交換而生產的經濟形式,它又是通過市場進行的,通過市場上供求雙方的買賣活動使產品轉化爲商品。第二,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是社會經濟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商品經濟的發展也就必然形成市場經濟。第三,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都是把社會產品的生產當作商品來生產,通過市場交換實現經濟聯繫的同一類型的經濟;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價值規律既是市場機制運行的內在依據,也是市場經濟發揮作用的基礎。
(二)社會主義可以搞市場經濟

社會分工是存在商品經濟的一般原因。由於社會分工,產生了人們勞動的專業化與人們需要的多樣化之間的矛盾。爲了解決這一矛盾,人們必須相互交換自己的勞動產品。這種交換之所以採取商品交換的形式,是因爲交換雙方都是自己產品的所有者。那麼,在公有制爲主體的社會主義社會,爲什麼還存在着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在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是找不到現成答案的。答案只能從現實存在的客觀經濟條件中去尋找。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以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在我國現實的經濟關係中存在着三種商品交換關係:第一,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之間的交換;第二,公有制經濟形式之間(如全民所有制經濟與集體所有制經濟之間、集體所有制經濟之間)的交換;第三,全民所有制經濟內部的交換。

第一種交換關係存在的原因,可以用馬克思恩格斯關於商品生產存在原因的道理就可以得到說明。由於存在着社會分工,不同所有制形式之間的交換隻有通過商品交換的形式,才能使私人勞動(或個別勞動)轉化爲社會勞動。

第二種交換關係存在的原因,可以用斯大林的解釋得到說明。斯大林在《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一書中指出:“現今在我國,存在着社會主義生產的兩種形式:一種是國家的即全民的形式,一種是不能叫做全民形式的集體農莊形式。在國家企業中,生產資料和產品是全民的財產。在集體農莊這種企業中,雖然生產資料(如土地、機器)也屬於國家,可是產品卻是各個集體農莊的財產;因爲集體農莊中的勞動以及種子是它們自己的,而國家交給集體農莊永久使用的土地,事實上是由集體農莊自己當作自己的財產來支配的,儘管它們不能出賣、購買、出租或抵押這些土地。”“這種情況就使國家所能支配的只是國家企業的產品,至於集體農莊的產品,只有集體農莊才能把它當作自己的財產來支配。然而,集體農莊只願把自己的產品當作商品讓出去,願意以這種商品換得它們所需要的商品。現時,除了經過商品的聯繫,除了通過買賣的交換以外,與城市的其他經濟聯繫,都是集體農莊所不接受的。因此,商品生產和商品流轉,目前在我國,也像大約30來年以前當列寧宣佈必須以全力擴展商品流轉時一樣,仍是必要的東西”。

第三種交換關係存在的原因,是我國經濟學家在對我國長期經濟實踐經驗進行總結的基礎上,經過長期探索加以說明的。從社會主義實踐來考察,如何認識全民所有制內部存在的商品交換關係?要注意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要用發展的觀點理解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私有制商品經濟存在條件的精神實質。社會分工條件自不必說,社會主義條件下依然存在。對於私有制條件,要從存在商品經濟關係上把握其精神實質。私有制或不同所有制所以成爲商品經濟存在的條件,實質是由於私有制或不同所有制的生產經營單位各自具有獨立的經濟利益,所有制關係的實質是利益關係。在社會分工的條件下,私有制或不同所有制的經濟單位各自是具有獨立的經濟利益的市場主體,彼此之間的經濟聯繫必然發生利益比較,各方都不喫虧,這就需要把產品當作商品,按等價原則通過交換實現各自利益。同樣,即使是同一所有制經濟,如果內部各生產經營單位依然是經濟利益主體,在它們之間進行產品交換時,也必然通行等價交換原則,其實質也依然是商品交換關係。從經濟利益主體來分析社會主義條件下依然存在商品經濟的內在依據,是符合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商品經濟存在的思維邏輯的。

第二,要用發展的觀點理解馬克思恩格斯對未來經濟社會形態的設想。馬克思主義創始人認爲代替資本主義制度的未來社會不存在商品經濟的原因在於:其一,社會共同佔有一切生產資料,或生產資料歸全社會單一所有;其二,每一個人的勞動一開始就直接成爲社會勞動。既然已經實現了全社會佔有生產資料,每一個人的勞動從一開始就直接成爲社會勞動,因而,生產者不交換自己的產品,爲交換而生產的商品經濟就不復存在,建立在商品經濟基礎上的市場經濟也自然不復存在。現實的社會主義社會不是在資本主義生產力高度發展的基礎上建立的,並不具備馬克思主義創始人所設想的經濟條件,因而市場經濟並沒有消亡。

現實的社會主義社會並不是單一的全民所有制或社會所有制,全民所有制經濟是與其他所有制經濟並存的,不同的所有制經濟之間必然採取商品交換的形式。全民所有制經濟與其它經濟形式的交換,不可避免地使得全民所有制內部不同企業之間的交換也採取商品交換的形式。這是由於在不同的所有制經濟並存的條件下,它們之間既相互對立又相互包容,而它們相互包容的主要形式是作爲資本產權的相互滲透,即股份制企業的產權多元化。作爲全民所有制的國有企業通過股份制改革成爲產權多元化的不同利益主體,它們之間的交換必然是商品交換。當年馬克思在分析最初的商品交換關係產生的過程時就指出了這一點。馬克思說:“商品交換是在共同體的盡頭,在它們與別的共同體或其成員接觸的地方開始的。但是物一旦對外成爲商品,由於反作用,它們在共同體內部生活中也成爲商品”。

現實的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經濟內部還存在着個別勞動與社會勞動的矛盾。在社會主義歷史階段特別是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由於生產力還沒有發展到物質財富極大豐富的程度,勞動仍然是勞動者的主要謀生手段,即使在全民所有制企業中,勞動者之間仍然存在着根本利益一致基礎上的物質利益的差別,全民所有制經濟中的每一個人在爲社會整體利益做貢獻的同時,也在追求着自身的獨立利益,企業及其每一個勞動者所從事的個別勞動,還只是他們獲取本單位和個人利益的主要依據,而不能直接體現爲作爲社會整體利益化身的社會勞動。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之間進行的不是直接的勞動交換而是物與物的交換,他們的利益體現在用來交換的物中並通過物的交換來實現,這種物也就是商品,這種交換也就是商品與商品之間的交換,通過這種交換連接起來的經濟也就是商品經濟。

總之,現實的社會主義並不是馬克思恩格斯他們預見的在資本主義生產力高度發展的基礎上所建立的未來社會,社會主義社會中還不具備形成單一全民所有制的經濟條件,全民所有制經濟內部還存在着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矛盾,勞動者的個人勞動還不能直接轉化爲社會勞動,所有這些,就決定了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必然存在。而且,我國在生產力落後和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立的社會主義,還需要經過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之後,才能爲商品經濟走向自身消亡創造條件。只能到了社會生產力的高度發展,人們不再存在利益差別,每個人的勞動都直接成爲社會勞動,成爲自由發展的人的時候,商品經濟纔會最終消亡。對此,馬克思說過,不存在商品貨幣關係的未來社會的生產方式將擁有高度發達的生產力,這些生產力不再用支出的活勞動來衡量。“因爲真正的財富就是所有個人的發達的生產力。那時財富尺度決不再是勞動時間,而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在共產主義社會關係中,“表現爲生產和財富的宏大基石的,既不是人本身完成的直接勞動,也不是人從事勞動的時間,而是對人本身的一般生產力的佔有,是人對自然界的瞭解和通過人作爲社會體的存在來對自然界的統治,總之,是社會個人的發展”。

參考文獻註釋略


作者簡介:王天義,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商學院特聘教授,中共中央黨校經濟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政治經濟學研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