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闡述觀點前,看看以下這張照片。

這是四川簡陽市安福鄉的安佛塔。

一棵樹站在塔頂,但是不管風吹日曬,都鬱鬱蔥蔥。

塔有九米多高,也就是說樹根遠遠不止九米,比平常的樹根扎入地下更深。

當我們看樹抱塔奇觀的時候,更要懂得一個道理:人堅持深耕,才能厲害。

01

不懂“深耕”,諸事難成。

農村有句土話:“牆頭草,頭重腳輕根底淺,風吹兩邊倒。”

不管草的姿態多高,但終究不會變成參天大樹,在烈日下,也會枯萎。

很多人,看問題只看表面,或者有一點點成績,就覺得了不起,最後還是一敗塗地。或者走了很多的彎路,才真正 靜下心來,往下紮根。

在《警世通言》有一個關於蘇軾的故事。

蘇軾二十多歲,就中了進士,在朝廷做官。他和王安石是同事,也很要好。

有一次,蘇軾從黃州回京,忽然想起王安石的安排——取瞿塘中峽水。

這瞿塘有百里之長,哪能分清楚,什麼是上峽、中峽、下峽?蘇軾有些迷惑,然後隨手用陶罐,裝了一壺水。

到了京城,王安石拿到水壺,安排煮茶。

一杯茶到嘴,王安石皺了眉頭,說:“此乃下峽之水。”

又說:“這瞿塘水性,出於《水經補註》:上峽水性太急,下峽太緩,惟中峽緩急相半。”

蘇軾聽了,頓時面紅耳赤,才知道自己才疏學淺。

更要緊的是,蘇軾因此多次被貶,人生也難以有大的作爲。

詩曰:“項託曾爲孔子師,荊公反把子瞻嗤。”

不深耕自己,卻認爲自己是千里馬的人,比比皆是,古人有,今人也有。

從現實來分析,不深耕的表現,就是因爲小恩小惠,就洋洋得意;因爲學了一點,有了崗位,就志得意滿;因爲僥倖過關,就以爲自己有真本事......總把偶爾的成績,當成必然的結果。

小時候,學過一篇課文。

一個農民種了葫蘆,看到葫蘆苗長勢很好,就非常 開心。

過了一陣子,有蟲子咬了葫蘆葉子,鄰居都讓他想辦法,滅蟲。他 不以爲然,說:“我要的是葫蘆,又不是葫蘆苗。”

又過了一陣子,葫蘆苗枯萎了,葫蘆是一個都沒有。

人不願意深耕,根本上是捨本逐末。希望有好的結果,但是其過程不紮實,對於意外的情況,也無法防備。

不深耕土地,秋天沒有好的收成;不深耕學業,總有一次會落後;不深耕工作,總有一些事情會搞砸;不深耕家庭,夫妻也會迷路......但凡種種,綜合起來,人就一事無成了。

02

堅持“深耕”,諸事可成。

戰國時,龐涓和孫臏都是鬼谷子的弟子。

龐涓學了三年的兵法,就決定下山了。因爲當時,魏國貼出了招聘啓事,需要人才。

鬼谷子沒有強留龐涓,而是拿出一朵花,掐算了一番,說:“此花叫馬兜鈴,一開十二朵,也就是你榮華富貴的年份。”

孫臏堅持在鬼谷子身邊,多學了幾年,真正領悟了 兵法的要領,才下山。

鬼谷子說:“這是菊花,雖然殘缺,但是能熬過霜雪。”

再往後,龐涓在魏國做將軍,但是心眼很小,處處算計孫臏,對於一些複雜的陣法,也沒有辦法破解。在一次戰鬥中,丟了自己。

孫臏遭遇了龐涓的算計,但是他主動示弱,然後逃到齊國,成爲了龐涓最強大的對手。在功成名就之後,他隱居了,餘生安穩。

對比之下,一個人懂得深耕,就會高瞻遠矚;也能更有耐心地去研究某個領域,在困頓的時候,總能有方法改變;對於人生 的沉沉浮浮,都在自己在把握中。

學業深耕,大徹大悟。

生活中,“三分鐘熱度人”,比比皆是。

小學時很優秀的學生,到了初中就不行了;初中的優等生,堅持不到高中畢業。

本科畢業的人,上班之後,就丟掉了書本,只是混日子而已。

人生有很多拐點,任何一個拐點,沒有智慧是行不通的。太多的人,平時學習不夠,輸在了拐點。

比方說,一個人要失業了,但是同辦公室的人安然無恙。這就說明,失業的人能力不足,應對變化的方法不夠。

任何一件事,都可以從書本、社會上找到答案。深耕之後,一切都是已知數,一切改變都不可怕。

關係深耕,才能依靠。

《易經》中說:“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不是所有要好的人,都能夠靠得住。能在平時把關係築牢的人,才能真正幫助到你。

你如何待人,人家就如何地待你。

就像孫臏一樣,和齊威王、田忌,強化互動,並且孫臏主動讓出大將軍的位置,自己做軍師。因而,他沒有引起嫉妒,做什麼都得到了支持。

關係把握準了,也就是得道者多助。

心態深耕,能進能退。

心浮氣躁的人,很難成功。每一次暴跳如雷,都是以後悔告終。

常常反思自己,洞察社會真相,讓心安靜下來,慾望、悲觀、驚喜都會趨於平淡。

常常往後退,也是一個人的厲害之處,避免了一直前行,這山望着那山高的陷阱。

03

《荀子》說:“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人生就像一棵樹,你不要總是看到樹冠有多大,看看樹根是否很深,能不能承載樹冠。

人生就像一口井,羨慕井水的甘甜,還要想到挖井的難度。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千萬別用你的膚淺的眼界,去看深邃的世界。

這一生,酒香不怕巷子深,蘭幽不愁在深谷。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