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守琳 等 悦读中医 2023-12-08 11:23 发表于北京 12人听过

小编导读

腰痛可见于许多疾病,也是困扰许多人的多年老毛病。青壮年常因为搬拾重物引发撕裂性疼痛,经期妇女会因为宫寒而引起腰部空痛,老年人则多因年龄增长导致肾虚腰膝冷痛。那么,腰痛如何辨证分型,如何进行治疗,下面给大家一文讲透。


病因病机

对于腰痛的治疗,赵老认为,腰痛当重视补肾而治其本,根据阴阳精血之不同分别予药补之,再根据六淫等兼夹之证而分别治之,如根据兼证的不同分别给予疏风、散寒、清热、祛湿、理气、活血、祛痰的治疗方法,即首辨阴阳虚,次辨兼夹证

1.辨阴阳虚

阳虚者常以肾气丸、右归丸为主,药物常予杜仲、菟丝子、仙茅、巴戟天、补骨脂、鹿茸等以温补肾阳。

阴虚者常以六味丸、滋肾丸、封髓丹、补阴丸为主,药物常予熟地黄、沙苑子、枸杞子、龟甲、当归、杜仲、续断等补肾填精。

2.辨兼夹证

疏风常以五积散、独活寄生汤、小续命汤为主,药物常用麻黄、桂枝、防风、全蝎、羌活、独活等。

散寒常以五积散、干姜附子汤为主,药物常用干姜、生姜、乌头、肉桂、杜仲、吴茱萸等。

清热常以败毒散、大分清饮、甘豆汤为主,药物常用知母、黄柏、白薇、鳖甲等。

祛湿风湿、湿热、寒湿之不同,风湿常以独活寄生汤、羌活胜湿汤、三痹汤为主;湿热常以苍术汤、当归拈痛汤、二妙散为主;寒湿常以术附汤、五积散为主。

理气常以人参顺气散、乌药顺气散、橘核丸为主,药物常用乌药、五加皮、木香、檀香、沉香、橘皮、青皮等。

祛瘀常以复元活血汤、调荣活络饮为主,药物常用丹参、赤芍、地龙、乳香、没药、延胡索、桃仁、红花等。

消痰常以二陈汤、导痰汤为主,药物常用南星、香附、枳壳、白术、草藓、白芥子、竹沥等。临床灵活应用,可取得较好疗效。


医案分析

李某,男,27岁。2013年6月23日初诊。

现症:腰酸痛、乏力,性生活后加重,自述饮食、二便如常,消瘦、虚羸,舌淡红,苔薄,脉弦细。

诊断:腰痛(肝肾亏虚,精血不足证)。

治法:滋补肝肾,补血涩精。

处方:五子衍宗丸加减。

枸杞子20g,五味子20g,菟丝子20g,覆盆子20g,山萸肉20g,生地黄20g,熟地黄20g,当归20g,阿胶15g,山药30g,茯苓30g,甘草20g10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2013年9月7日):服药后自觉腰痛较前已有明显减轻,但近日仍感身重、乏力,睡眠欠佳,舌淡红,苔薄,脉弦细。

处方:枸杞子20g,五味子15g,菟丝子20g,山萸肉20g,生地黄20g,熟地黄20 g,丹参30g,赤芍30g,巴戟天20g,仙茅2 0g,葛根20g,酸枣仁20g,地龙20g。10剂,每日1剂,水煎服。

后电话随访,述诸症已愈


分析

初诊见患者消瘦、虚羸,脉弦细,为精血不足之表现;且患者自述腰酸痛、乏力,性生活后加重,《四圣心源》载“色过而腰痛者,精亡而气泄也”。故考虑患者为肾精亏耗,精血不荣,方以五子衍宗丸为底方

枸杞子、五味子、菟丝子、覆盆子乃五子衍宗丸去车前子,有补肾益精、阴阳同补之功效,主治肾虚精亏所致的腰痛。在底方基础上辅以山萸肉、生地黄、熟地黄滋补肝肾之阴。纵欲伤精,阳根败泄,水寒而土湿,故乏力,予山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而利湿当归、阿胶养血润燥而润木枯,平肝疏泄而止汗。纵观全方,填精固肾、健脾养肝而治内伤腰痛

二诊时思者自觉腰酸疼痛较前明显减轻,但仍乏力、精神疲乏,故去覆盆子之酸敛,去当归、阿胶之滋腻,加丹参、赤芍活血养血加地龙通经活络。精者,阴也,而阴中之气是谓阳根。阴精亏耗,必耗真阳,故加巴戟天、仙茅以温阳补肾,同时去山药、茯苓、甘草,加葛根以升阳加酸枣仁养肝宁心。患者再服10剂,诸症痊愈。

人划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