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詩 詞 聯 話

圖片


圖片

點擊上方藍色文字關注我們

詩詞有約,一號詩巷歡迎各位的到來。

這裏有最美的古詩詞與深度解析,讀多了你會寫詩的。

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幾多離愁,都賦詩行中。

一場又一場的秋雨,洗涼了整個天地,也洗涼了每一顆多愁善感的心。

秋天的相逢與相別、遠行與停留、獨坐與深談……都彷彿籠罩上了一層或濃或淡的愁思。

圖片

走進古詩詞,在最美的文字中,品味秋的感傷與憂鬱;詩巷在本期要跟大家分享的,乃是唐朝詩人韋應物寫於秋天的一首詩。

這首詩全篇不見“秋”,卻句句飽含秋意,寫得蒼涼又感傷,細細讀來很是耐品。

圖片
圖片

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

唐·韋應物

夾水蒼山路向東,東南山豁大河通。

寒樹依微遠天外,夕陽明滅亂流中。

孤村幾歲臨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風。

爲報洛橋遊宦侶,扁舟不繫與心同。‍

圖片
圖片

作者與背景

圖片

韋應物,字義博,我國唐朝的著名詩人、官員。

大曆年間,唐朝的詩歌體現出嚴重的虛浮傾向,然而韋應物卻能夠在此虛浮之風下堅守自己的創作理念,寫出了頗多清新脫俗、自然樸實的作品,成爲大曆年間最爲獨特的詩人之一。

或許在許多人的印象中,韋應物只是個山水田園詩人,但其實上,韋應物還非常善於寫觸物傷懷類的詩作。

我們本期所分享的這首《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就屬於此類題材。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韋應物任滁州刺史,夏末秋初離開長安赴任,乘舟行至鞏縣入黃河東下。在舟入黃河之際,作者看到眼前之景,有感而發乃作此詩寄給他從前任洛陽縣丞時的僚友。

圖片

深度解析

圖片

詩的首聯橫空飛來,儘管風格蒼涼,但是氣勢卻很渾厚:夾水蒼山路向東,東南山豁大河通;洛水被兩岸的青山相夾,船兒順水向東行駛,東南方向的山谷非常開闊,洛水與黃河相通。

在首聯中,作者只是簡單地介紹了自己的行蹤與路線,所以從作者的筆觸之下,我們尚不能讀出“感傷”的韻味來。

不過,空闊渾厚而蒼涼的氣象,倒是被首聯體現尤爲鮮明。

句中的“蒼山”“大河通”等詞語,充分刻畫出了一幅視野開闊且悠遠的畫面,同時也將作者路途的遙遠予以說明。

接下來的頷聯就比較細膩了:寒樹依微遠天外,夕陽明滅亂流中;秋天的樹木於天邊隱約可見,夕陽照射在波濤洶湧的河面上,閃爍出忽明忽暗的光彩。

這是純景語的兩句描寫,作者選擇了“寒樹”“夕陽”兩個主要物象入詩,通過對它們的具體刻畫,讓我們看到了秋日裏蕭瑟而又寒涼的典型景象。

與首聯不同的是,這一聯雖然也在寫景,雖然也沒有明抒情感,但作者的悲涼之情卻又能夠被我們充分感知到。

“寒”字看似在寫樹木的形象,實則它無不映射出作者孤寂感傷的內心;

“亂”字看似在寫流水,實則它也從側面烘托出了作者煩悶沉鬱的心情。

圖片

頸聯的內容比較特別一些:孤村幾歲臨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風;想到前幾年在伊水邊看到的那個孤零零的村落,而眼前卻只見空中一隻孤獨南飛的大雁。

隨着內容的推進,詩的情感色彩也越來越濃郁。在頸聯中,作者觸景傷情的形象盡顯筆端。

我們說頸聯特別,是因爲它一句寫曾經,一句寫眼前,將“今昔”兩種景象框在同一幅畫面種,從而更加飽滿地去展示現實、詮釋作者的內心。

“孤村”的形象從人事的角度揭示了動盪的社會給百姓帶來的傷害;

“一雁”的形象則從自然物象的角度體現了作者於動盪社會中漂泊的苦澀心情。

二句結合,畫面的淒涼感、人物情懷的悲傷感皆顯得愈發濃郁。

尾聯完整地點出題目,並將作者的心情很明瞭地抒發出來:爲報洛橋遊宦侶,扁舟不繫與心同;“我”很想告訴在洛橋的僚友,“我”的內心就如一隻沒有維繫的小舟一樣漂泊不定。

“宦侶”直切題目中的“僚友”,從而完完整整地點出題目。而作者之所以想到僚友,想到寄詩與他,也正說明他內心孤獨煩悶而又無助,正說明他想以詩的方式向朋友傾訴,從而得到些許安慰。

在尾聯中,作者將自己比作一隻扁舟,把內心的孤獨與傷感托盤而出,把詩的情感推向高潮。

作者此次是去赴任,但是他爲何表現得如此消極傷感呢?結合背景去仔細品讀我們就會得知,這終究還是與當下的社會世局息息相關。

當時的唐朝政治動盪,經濟蕭條,民不聊生。儘管作者前往赴任是一次機遇,可其中也隱藏着許多艱難與憂患。

在這種情況下,作者的仕途是迷茫的,他的心情自然也因此充滿擔憂與惆悵。

而秋日的景色,又爲作者悲傷的心情再添悲傷,使得作者筆下的這首詩也顯得格外淒涼感傷。

圖片

秋風江上孤帆遠,寒樹天邊斷雁斜;一首讀完,韻味於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