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西了西 西西说历史 2023-12-03 18:00 发表于江苏

在1939年6月24日的清晨,我国革命队伍中的一位杰出领导者,新四军第四支队的司令员高敬亭,因被指控反党反革命罪名竟被直接处死了。消息传到毛主席那毛主席很是震惊,也倍感痛心。其实事情发生之前,毛主席应景向叶挺发出电报,希望尽快查明高敬亭事情原由,将高敬亭带回延安,接受教育,但为什么高敬亭会被处决?直到1977年,高敬亭的离世才得以真相大白。

(高敬亭)

高敬亭在1927年加入革命队伍,不久后便担任了红28军的领导人。在红军长征结束后,他与上级失去了联系,独自在一地区坚持开展游击战,这一坚持就是三年。正是由于他的坚韧不屈,大别山的革命红旗才能在风雨中屹立不倒。国民党对高敬亭的坚决态度深感忌惮,多次试图通过威逼利 诱让他投降,但他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这也为他后来的遭遇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高敬亭(左))

在新四军时期,高敬亭担任第四支队司令员。第四支队是整个新四军中实力最强大的一支,他的能力和贡献都是有目共睹的。如果他能够活过那段艰难时期,见证新中国的成立,那么他的军衔至少也会是上将,甚至可能是大将。据他的老战友回忆,就个人能力而言,高敬亭的才能并不逊色于后来的名将粟裕。这样一位英勇的革命将领,他的离世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

(高敬亭)

在战争的硝烟中,高敬亭犹如勇猛的张飞,横扫战场。然而,他的性格中却有着敏感、多疑和固执的一面,对待许多事情都采取极端的处理方式。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他竟然连续两次拒绝了中央委派的指导员,并对国共两党协商定的活动范围不屑一顾。即便毛主席亲自发电报,劝诫他要团结战友,他仍然顽固地坚持自己的做法,我行我素。然而,这样的做法最终给他带来了悲剧。

1939年五月,高敬亭再次违背中央命令,私自拒绝向东进军的指示。令人震惊的是,他的亲信、七团团长杨克志和政委曹玉福竟然率领部队投敌,这一事件的影响极其恶劣。高敬亭因此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新四军军部接受了地方政委的请求,决定处死他。实际上,中央也意识到高敬亭的问题,计划安排他返回延安接受学习和教育。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国民党却设下了陷阱。蒋介石在国共合作前就曾悬赏高敬亭,此次事件一出,更是毫不犹豫地赞同处死他。于是,高敬亭在第一时间被推向了死亡的深渊。

(高敬亭)

在高敬亭被处死后的两天,中央关于调动他前往延安的电报才送达。然而,这一切已经为时已晚。毛主席在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虽然感到愤怒和遗憾,但却并未多做评论。高敬亭便在这样的背景下,背着反党反革命的罪名离去。然而,高家人始终不愿相信高敬亭竟是一个叛徒。高敬亭的遗孀史玉清多年来一直努力为他平反,而女儿高凤英在长大成人后,从母亲的口中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也开始为父亲的事情四处奔波。

1975年,高凤英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她直接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表明自己的身份,并恳请中央能为父亲平反,还他一个公道。毛主席在收到高凤英的来信后,陷入了沉思。他想起过去的事情,认为反党反革命的罪名加在高敬亭身上实在是过于沉重。然而,既然要平反,就必须查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明确高敬亭的功过,为他洗清冤屈。

经过长达两年多的深入调查和审慎评估,1977年4月,我国中央领导层最终作出了对高敬亭平反的决定,对他的逝去给予了公正的评价和定论。高敬亭在革命历程中,功勋卓著,特别是在担任四支队领导人期间,他为我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也曾犯下过错。但客观地来看,他的错误并不应该导致生命的终结,而是可以通过教育、改正的方式加以处理。最终,高凤英终于等到了父亲的平反,高敬亭被追认为烈士,并恢复名誉。这无疑是高家人长期努力的结果,也使得高敬亭的冤屈得以昭雪。

西了西

喜欢作者

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