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作爲對2024年經濟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和安排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於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全面總結了2023年經濟工作,深刻分析當前經濟形勢。

與此同時,在貨幣政策方面,會議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並強調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政策工具創新和協調配合。

多位受訪專家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此次會議召開,正值我國經濟回升向好態勢鞏固和增強的關鍵階段。對於貨幣政策的表述出現多個“新提法”,相關工作精神和要求已爲2024年高質量發展和高質量安全工作明確了新方向。

經濟會議首提“精準有效”

此前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時,就已將“穩健的貨幣政策”從“精準有力”改爲了“精準有效”,同時加上了“靈活適度”。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對記者分析稱,貨幣政策方面,整體與此前的政治局會議表態一致。“‘靈活適度’的提法在2019-2021年均有出現,政策基調保持穩中偏松。”

不過溫彬指出,“精準有效”的提法首次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出現,但“精準”之前有過類似表述,如2020年貨幣政策要求“靈活精準、合理適度”、2022年貨幣政策要求“精準有力”,而“有效”則是近期提出,體現出後續將更爲關注政策實施效果,發揮政策合力疏通傳導效率。

談及如何“精準”?溫彬認爲,貨幣政策將更加註重做好跨週期和逆週期調節,平衡好短期經濟增長和長期結構優化問題,包括PSL在內的結構性工具有望發揮更大作用,着力加強對科技創新、綠色轉型、普惠小微、數字經濟等“五篇大文章”和“三大工程”領域的支持,推動經濟發展動能轉變,助力房地產業新模式構建,並積極配合房地產風險化解、地方政府化債,堅持“有立有破”。

東方金誠宏觀首席分析師王青則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結構方面,貨幣政策強調“精準有效”,這意味着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的“堅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會得到具體落實,2024年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將受到進一步倚重,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流向科技創新、先進製造、綠色發展、小微企業及房地產行業等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靈活適度’意味着在2024年物價水平仍將低位運行的前景下,着眼於提振內需,支持地方債務風險化解,2024年央行降息降準都有空間。”王青補充道。

爲使政策效果更爲“有效”,溫彬表示,下一步也將強化貨幣政策和財政、產業、區域、科技政策等之間的協調配合,積極盤活被低效、無效佔用的金融資源,實現信貸結構“有增有減”、融資結構“有升有降”,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爲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王青判斷,着眼於爲平急兩用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建設等“三大工程”提供長期低成本資金,2024年PSL有可能再出江湖,或由央行創設新的定向支持工具。

“匹配”規則有擴展

在貨幣供應量方面,本次會議強調“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認爲,這或意味着社融及M2增速將較經濟實際增速和價格水平之和基本匹配或更高,以助力基本面目標實現。李超預計結構性政策將持續發力,重點支持科技創新、綠色轉型、普惠小微、數字經濟等方面。

“這與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表述相比,將原有目標‘名義經濟增速’拆分爲‘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側重強調貨幣政策在穩定價格水平預期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脹或成爲下一階段判斷貨幣政策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溫彬分析稱,2023年以來,物價持續低位運行,預計2024年貨幣政策有望適度發力,推動物價水平溫和上升。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在研報中指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到貨幣供應量不僅要與經濟增長相匹配,還要與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這說明當前物價水平低迷,雖然名義利率處在較低水平,但實際利率偏高,未來仍 需要降低實際融資成本。

他進一步指出,考慮到匯率掣肘因素減弱,預計明年一季度有可能降息,同時相應調降存款利率,保證銀行合理息差水平。

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在研報中直言,關於貨幣政策,會議指出“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主要是短期內價格仍處於較低水平,如果按照“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則貨幣供應就會明顯較低;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意味着如果GDP目標是5%、通脹目標是3%,則貨幣供應量增速可以在8%左右,這是一個符合貨幣政策“穩健”特徵的、較爲中性的標準。

中郵證券分析師梁偉超也持有同樣的觀點。他在研報中表示,“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的說法首次提出,鑑於當前價格水平持續偏弱的態勢,此次對於匹配說法的調整,大概率不會對社融和貨幣供給的擴張構成限制。或需以 3%的物價目標來衡量當前的社融和貨幣供給增速, 即要達到增長和物價目標需維持相對偏高的社融和貨幣供給的增速。

關於結構性貨幣政策,會議還指出,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盤活存量、提升效能,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創新、綠色轉型、普惠小微、數字經濟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國君宏觀董琦團隊表示,貨幣政策發揮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重在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當前由於我國CPI和PPI同比處於較低水平,導致以名義利率減去通貨膨脹計算的實際利率偏高,預計2024年存貸款利率成本有望在2023年的基礎上進一步調降,以降低全社會融資成本。

談及降息降準空間,溫彬坦言,在外部加息週期步入尾聲、掣肘減弱以及國內穩增長、防風險的訴求下,貨幣政策穩健寬鬆的基調未變,降準降息仍有一定空間,以助力銀行體系流動性保持穩定、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着力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2024年美歐央行有望轉向降息,也爲我國央行以我爲主,靈活實施貨幣政策提供了更大空間。結合降息預期,2024年市場利率中樞有進一步小幅下行的潛力,市場流動性整體上將繼續處於合理充裕狀態。”王青如是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