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曾令俊

今年以来,中小银行专项债发行金额创新高,发行节奏明显提速。

12月13日,中国债券信息网披露文件显示,海南拟发行100亿元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期限为十年,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为拟成立的海南农商银行补充资本金,海南省财政厅通过海南财金集团采取间接入股方式,认购拟成立的海南农商银行股份补充其资本金。

这是今年以来中小银行专项债火热发行的一个缩影。据界面新闻记者初步统计,今年来截至12月13日,包括海南、河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山东等在内的17个地区共发行20只中小银行专项债,规模合计达2182.8亿元,超去年同期的63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各地纷纷加入中小银行专项债发行“大军”

11月28日,河南282亿元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券开始招标,为年内单只最大规模。河南此次专项债券发行将用于支持省内26家中小银行发展的资本补充项目,包括19家农商行和7家农信联社。

其中洛阳农商行将获得90亿元,为26家银行中最多。在资本补充方式上,河南投资集团将采取间接入股的方式注资,补充银行核心一级资本。

在河南之前,贵州于8月份发行了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券50亿元,通过贵州金控集团,采用阶段性持股的方式向21家农村中小银行机构注资补充资本金;四川于7月发行了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券54亿元,采用转股协议存款的方式,17亿元用于支持8家农商行和农信社补充资本金或其他一级资本。

辽宁省在今年4月分别发行了250亿元、150亿元额度的专项债,用以补充盛京银行及辽宁省级农商行的资本金。内蒙古4月发行了200亿元专项债,为省内26家银行注资。黑龙江省于3月、4月分别发行了100亿元、90亿元两期专项债,分别注资哈尔滨银行和黑龙江大庆农商银行、黑龙江杜尔伯特农商行。

2020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允许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合理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开辟了中小银行补充资本的新渠道。

近两年来,中小银行专项债这一新兴工具逐渐成为银行补充资本的重要途径。2021年,中小银行专项债累计发行突破2000亿元,2022年发行速度有所回落。今年以来,专项债发行再次提速,已经接近2200亿元。

中小行资本充足率长期处于行业平均线以下

与往年相比,今年中小银行专项债发行为何提速?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中小银行专项债发行提速,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今年11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将于2024年1月1日生效,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压力增大;二是中小银行净息差压缩幅度较大,内生盈利能力下降,导致内生性资本补充能力相对不足;三是对未上市的中小银行而言,股权融资等方式可行性较低,2023年以来次级债整体发行规模大幅萎缩,外源性资本补充渠道匮乏,故而对地方资本补充债较为依赖。

数据显示,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长期处于行业平均水平以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全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4.77%,城商行、民营银行、农商行的资本充足率均位于行业整体水平下方,分别为12.54%、12.15%、12.07%。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统计,中小银行专项债主要用于以农村金融机构及城商行为代表的未上市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其中,农商行注资规模最大,农信社使用机构数量最多。也有部分资金用于驰援H股上市城商行,如哈尔滨银行、盛京银行、九江银行等。此外,还有部分资金用于支持中小银行并购重组,如辽沈银行、中原银行等。

“中小银行化险工作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在内源性补血遇到困难的情况下,通过中小银行专项债的形式补充资本,能够增强中小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以及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某券商银行业研究员对界面新闻记者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