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雪樓主的歷史課2019-03-25 22:37

  注:楊修(175年—219年),史書作“楊脩” ,字德祖,東漢文學家,司隸部弘農郡華陰縣(今陝西華陰)人,楊震玄孫,太尉楊彪之子。中國東漢末年文人,“外七子”之一。
  楊修出身漢魏弘農楊氏,爲人恭敬好學,博學多才。獻帝建安中舉孝廉,任郎中。後爲丞相曹操主簿,總攬內外。凡有舉動,楊修多能揣摩如意。建安十三年(208),隨軍南征。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徵東吳,楊修隨曹植居守鄴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與劉備相拒於陽平,進退兩難,出教令曰“雞肋”,衆人莫解。楊修解爲食之無肉、棄之有味,蓋決意回師之意。與曹植友善,力助其爭太子。後曹植失寵,曹操慮有後患,且其爲袁氏之甥,又懼其能窺伺己意,乃藉故殺之,時年四十五歲。
  楊修生前曾著賦、頌、碑、贊、詩、哀辭、表、記、書,凡15篇。《隋書·經籍志》著錄後漢丞相主簿《楊修集》1卷,梁2卷,錄1卷。今存文7篇,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收錄,其中《答臨淄侯箋》收錄在《文選》中。楊修又擅長書畫,《歷代名畫記》卷四載《西京圖》《嚴君平像》《吳季札像》並晉明帝題字,傳於代。


楊修是典型的“官二代”,他出身於聲名顯
赫的門閥士族——弘農楊氏,自高祖楊震到其父楊彪,每一代都曾有人擔任過三公,所謂的四世三公。

據悉,楊氏和汝南袁氏是當時最顯赫的兩個家族。
楊修出身於名門之後,又自幼才華橫溢,年少時便聲名在外,他和名士孔融是莫逆之交的好朋友,即使是在許都士人圈中狂妄自大的禰衡也表示欣賞他。
楊修投奔曹操麾下後,曹操也對另眼相看,器重有加,把他任爲孝廉、主簿等要職。
而楊修也沒有令曹操失望,他的出謀劃策深得曹操歡心,據記載“是時,軍國多事,脩總知外內,事皆稱意”。可見曹操最初對楊修的器重。
然而,楊修和曹操的蜜月期並沒有維持多久,很快進入了“磨合期”。原因是楊修捲入了曹丕曹植兄弟的儲位之爭去。相比於老謀子司馬懿追隨曹丕,楊修追隨的是曹植。
曹植知書達理,才華橫溢,但致命的弱點就是放蕩不羈,再加上他政治細嫩,結果,曹操最終立更爲成熟更爲老道的曹丕爲繼承人。
政治鬥爭從來只有贏得笑輸者泣,結果支持曹植的楊修自然也就進入磨合期,兩人關係惡化。而在這樣微妙時期,楊修依然不懂得收斂和藏拙,相反他還恃才放曠,最終把自己推向了懸崖深處。

具體體現在三件事情上。

第一件事:私自改門。

一次,曹操大修丞相府,完工時他親自去驗收,看完後他一句話也沒有說,只是在大門上寫了一個 “活” 字。楊修聽說後,馬上叫修建的工人把門改小了一號。工人問原因,楊修解釋說:“門”內加一個“活”字就是“闊”字,丞相是嫌門大了點。結果曹操聽說後,對自作聰明改門的楊修很是憎恨。

第二件:私自分食。

有一次,有人“孝敬”曹操一盒酥糖,他喫了一口,便寫了一個“合”字,揚長而去。楊修見了,馬上叫大家一起過來喫。衆人問其原因,楊修說丞相這不是寫了“一人一口”嗎?結果曹操聽說後,對楊修更加惡之。

第三件:私自退兵。
曹操出兵漢中進攻劉備時,結果困於斜谷界口,想要進兵,又被馬超拒守,想要收兵回朝,又恐被蜀兵恥笑,因此,猶豫不決。結果當晚正巧廚師弄了碗雞湯給他喫。曹操見狀很是感概,這時夏侯惇入賬請示夜間軍令口號。曹操隨口答道:“雞肋!雞肋!” 夏侯惇傳令衆官,都稱“雞肋!”楊修聽說後便叫教隨行軍士收拾行裝,準備歸程。有人報知夏侯惇。夏侯惇驚訝之下,來請示楊修,楊修說:“今夜的號令可知魏王不久便要退兵回國,雞肋,喫起來沒有肉,丟了又可惜。現在,進兵不能勝利,退兵恐人恥笑,在這裏沒有益處,不如早日回去,明日魏王必然班師還朝。所以先行收拾行裝,免得臨到走時慌亂。”於是軍寨中的各位將士都在做打道回府的準備。

曹操知道後,傳喚楊修。楊修用雞肋的意義回答。曹操一聽怒不可遏,結果以造謠生事,動亂軍心爲由,令刀斧手將把楊修給斬殺了,並其頭顱掛於轅門之外。

關於曹操殺楊修真正原因,衆所紛繪,有說曹操嫉賢妒能,也有說楊修被袁紹袁術兄弟所牽連,但是究其內因,可能正如楊修自己所感嘆的那樣,他是受曹丕和曹植的儲位之爭的影,自他輔佐的曹植敗下陣後,其悲慘命運已註定。而據說,楊修臨死前曾對人說了一句話,8個字:“我固自以死之晚也。”就是說我也知道我是死得太晚了,我早就該死了。他一語道破千古謎團。
而曹操殺了楊修沒幾天就死了,不知是偶然還是天意。現在的華陰市河灣村南的戰國魏長城遺址側還留有楊修墓,彷彿在敘說當年那段悲情歷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