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边的磨坊2023-12-16 00:53湖北

公元前685年,公子小白继齐侯位,是为齐桓公。

同年,齐桓公与鲁国在乾时发生大战,以齐胜鲁败而结束。鲁国迫于战败压力,杀了与齐桓公竞争君位的公子纠,并交出公子纠的核心谋士——管仲。

管仲入齐后,被齐桓公重用,委以相位。管仲由此在齐国进行一系列改革,齐国的国力逐渐与列国拉开了差距,齐桓公开始有了“吞并小国”的野心。

霸主的诱惑

在春秋初期,齐国实力虽然较强,但并未与鲁国宋国郑国拉开距离。再加上齐襄公时期,齐襄公杀鲁君与郑君,再干涉卫国内政,使得齐国与周边大国关系并不好。

齐桓公上位之初,更是与鲁国打了一仗,二国的矛盾就更多了。

所以齐桓公初期,除了进行内政改革外,只进行了三次外战,分别是灭谭国,与鲁国的长勺之战,灭遂国。

灭谭国,史书上说是谭国无礼,所以齐国灭之。真实情况是齐国为配合管仲的“盐”专营,必须吞并谭国,因为谭国离齐国近,且谭国擅长制盐。

与鲁国的“长勺之战”是“乾时之战”的后续,齐桓公想压服鲁国,结果被鲁国反推。齐国打了败仗之后,就将目光盯上的鲁国附庸遂国。

遂国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是齐国西进的必然之路。所以齐国在齐桓公五年(前681年)举行“北杏会盟”以解决宋国内部争夺君位的内乱时,以遂国未至为借口。于是齐国在会盟结束后,并了遂国,并留守大量齐军。后遂国复国,杀了大量齐兵,齐桓公大怒,对遂国进行了屠杀。

齐桓公六年(公元前680年),因宋国背盟,齐桓公决定联合陈、蔡二国一起出兵伐宋。但宋国实力不弱,齐国担心打不赢,就带着大量贡品去朝周,说宋国不尊重周天子,随便废立国君,请周天子兴师问罪。

周天子也想借此事立威望,便派大夫单伯带部分兵力,会同齐、陈、蔡三国合兵伐宋。

公元前679年,齐、陈、蔡与周王室军队伐宋,宋国不想背负抗御王师、与天子作对的罪名,直接请盟。双方于鄄地会盟,期间齐桓公被推举成盟主。

《史记》载;“七年,诸侯会桓公於甄,而桓公於是始霸焉。”

齐桓公举着“王旗”立马让宋国投降了,此事让齐桓公看到“王室”的作用,并激发了齐桓公“霸(伯)主”之心,齐桓公看到另一条路——尊王攘夷。

尊王攘夷

齐桓公想打着“尊王”的旗帜,行霸主之事,天下诸侯国谁不服就打他。但是,要行此政策,除了需要“尊王”外,更核心的基础是需要强大的国力。

比较尴尬的是,目前齐国的国力并不能支持齐桓公的霸业,所以齐桓公需要盟友,确切来说就是宋国与鲁国。

齐鲁“长勺之战”之战后,双方在柯地会盟,齐国以归还汶阳之田为代价,与鲁联盟,二国关系正常化。

公元前679年,鄄地会盟又将宋国绑定在一起。

于是在齐桓公八年(公元前678年),齐又约集鲁、宋、陈、卫、郑、许、滑、滕等国在“幽地会盟”

此次会盟众诸侯国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齐宋鲁初次组成一个“集体”,成为齐桓公霸业的基础。

为了当好这名霸主,齐桓公就必需解决众诸侯国最大的问题——四夷,特别是其中的戎狄。

四夷中的西戎就是灭亡西周的直接原因,因西戎过远,齐国势力也达不到,也管不着。

除西戎之外,北狄就是中原各诸侯国的恶梦,齐僖公时因北狄入侵,齐国就请求郑国支援过。现在到了齐桓公时期,北狄的势力就更大了,除了经常扰乱燕国外,北狄还灭亡了卫国与邢国二个国家。

因此,齐桓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63年),山戎攻打燕国,齐桓公出兵讨伐山戎救援燕国,一直打到孤竹才回师。

其实率军“攘夷”虽有大义的名份,但确实是吃力不讨好。齐桓公如此卖力支援燕国,一大原因就是北狄也是齐国死敌。

关于这一点,看齐桓公援卫国与邢国就知晓了。

公元前 661年,戎狄再次犯邢。战争持续到第二年,邢国渐无力支撑。邢国向当时的“霸主”齐桓公求助,齐国率师去救邢国,戎狄人闻讯后,即刻停止对邢国进攻,转而移军攻打卫国,败卫军于荧泽,致使卫国都陷国亡,齐桓公听到卫国有难,又去救卫,结果卫亡而师未至,又回头去救邢。

此时,管仲对齐桓公说;“狄寇方张,邢力未竭,敌方张之寇,其劳倍,助未竭之力,其功少,不如待之,邢不支狄,必溃,狄胜邢,必疲,驱疲狄而援溃邢,所谓力省而功多者也。”

管仲建议等敌人疲惫了,再进攻,齐桓公觉得有道理,等待鲁国等盟军,迟迟不进军,等邢军不敌。

齐国再率领齐鲁等联军驱走狄人,重新占领邢都。但此时的邢城已是一片废墟,百姓离散,难以为都。齐桓公便令诸侯国助邢侯南迁,营建新城 (在今山东聊城西南),仍名为“夷仪城”,城建好后,邢迁都于夷仪。

从此邢国成为齐国的附属国。

当然,齐桓公愿意带头去“攘夷”已是相当好了,也不能太苛责。

齐楚对抗

就在齐桓公忙着“尊王攘夷”时,南方的蛮夷楚国起来了。

春秋时期的楚国,在中原各诸侯眼中属于四夷中的“南蛮”,与西戎北狄同属一类,又因为实力强大,刚起势时就对“汉阳诸姬,楚实尽之”,一顿暴吞。

汉阳诸姬中的黄国与江国,找霸主齐桓公帮忙。

公元前658年,“秋九月,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

对于江黄的请求,齐桓公因“攘夷”的旗帜,也不能不接。

齐桓公在稳住后方局势后,于公元前656年,“三十年春,齐桓公率诸侯伐蔡,蔡溃。遂伐楚。”联军伐蔡的原因是蔡国已投靠了楚国,齐桓公暂时不知楚国实力,先拿蔡国作小菜。

再之后,联军宣布伐楚。

此时的楚国心里很慌,因为楚国对抗的是整个北中国的诸侯联军,楚国心里没底。所以楚国选择派使者来谈判。

到此,齐楚双方开始打嘴仗。

楚使带来楚王的话;“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楚王的意思是楚国与齐国并无利益冲突,没必要死磕,有什么事可能谈谈。

对此,管仲就相当有政治眼光。

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

管仲搬出当时召公(西周前期,周公主西,召公主东)对姜太公的承诺,意味着此次征伐,不是齐国对楚国,而是齐国奉周王室的命令来征伐你。

理由说完了,再说点具体的。

楚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具,是以来责。昭王南征不复,是以来问。”

包茅,就是一种过滤酒的草,祭祀祖先时用的,很普遍。另一个周昭王是在南征途中死亡,管仲的意思是周昭王之死算在楚人头上。

楚王曰:“贡之不入,有之,寡人罪也,敢不共乎!昭王之出不复,君其问之水滨。”

对楚国来说齐国是没事找事。所以楚王的回应也很硬,包茅立马补上,但周昭王之死,就请你问问楚国大地有多少水与湖。

谈,没能谈拢,就只能继续压。

齐师进次于陉。夏,楚王使屈完将兵扞齐,齐师退次召陵。桓公矜屈完以其众。

齐楚双方又进行了一轮对峙,都不敢开战。

原因也不难理解,齐国并没有那么强大,完全是靠着齐桓公“攘夷”的威望,如果与楚国作战失败,之前二十多年的努力就完全白费。

楚国则更简单,之前打的一直是郑国,还有一众小国,对于中原联军,楚国心里没底。另外就是楚国确定,齐国与楚国“风马牛不相及”,没有核心利益冲突,战争是可以避免。

长时间对峙之后,楚国与联军在召陵订立盟约,史称“召陵之盟”。双方讲和,楚国保证“暂时”不北侵,并向周王室进献包茅,齐国也不愿意再纠緾,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去处理。

一匡天下

齐桓公三十一年(公元前655年),周王室发生更立太子之事。

原因是周惠王娶陈国女儿为后,称为惠后。惠后生太叔带,周惠王与惠后欲废除太子郑,立太叔带为太子,太子郑无奈,奔齐,请求齐国帮忙。

周惠王本身对齐桓公代“天子行政”的做法有意见,并时不时给齐桓公找点问题,比如郑文公背弃盟约而联络楚国,晋国不参与齐国会盟,就有周惠王背后的影响。

也因此,就在公元前655年,齐桓公邀集鲁僖公、宋桓公、陈宣公、卫文公、郑文公、许僖公、曹昭公,与周惠王的太子姬郑在卫国的首止(今河南省睢县东南)相会 ,宣布支持太子姬郑为嗣君。

周惠王大怒,背地则派人联络晋国,试图组成周、郑、晋、楚联盟,以对抗齐国。结果被齐桓公先发制人,连续兴兵攻打郑国,迫使郑国叛周亲齐,使周惠王的计划破产。

公元前652年,周惠王去世。齐桓公召集盟会,正式将王太子郑扶上周天子宝座,是为周襄王。

齐桓公三十五年(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周襄王因齐桓公带头支持自己继位,便派宰孔赐给齐桓公祭庙所用的胙肉、彤弓矢以及天子车马,这是周天子对于诸侯国的最高奖赏。

至此,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