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長河邊的磨坊2023-12-16 00:53湖北

公元前685年,公子小白繼齊侯位,是爲齊桓公。

同年,齊桓公與魯國在乾時發生大戰,以齊勝魯敗而結束。魯國迫於戰敗壓力,殺了與齊桓公競爭君位的公子糾,並交出公子糾的核心謀士——管仲。

管仲入齊後,被齊桓公重用,委以相位。管仲由此在齊國進行一系列改革,齊國的國力逐漸與列國拉開了差距,齊桓公開始有了“吞併小國”的野心。

霸主的誘惑

在春秋初期,齊國實力雖然較強,但並未與魯國宋國鄭國拉開距離。再加上齊襄公時期,齊襄公殺魯君與鄭君,再幹涉衛國內政,使得齊國與周邊大國關係並不好。

齊桓公上位之初,更是與魯國打了一仗,二國的矛盾就更多了。

所以齊桓公初期,除了進行內政改革外,只進行了三次外戰,分別是滅譚國,與魯國的長勺之戰,滅遂國。

滅譚國,史書上說是譚國無禮,所以齊國滅之。真實情況是齊國爲配合管仲的“鹽”專營,必須吞併譚國,因爲譚國離齊國近,且譚國擅長製鹽。

與魯國的“長勺之戰”是“乾時之戰”的後續,齊桓公想壓服魯國,結果被魯國反推。齊國打了敗仗之後,就將目光盯上的魯國附庸遂國。

遂國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是齊國西進的必然之路。所以齊國在齊桓公五年(前681年)舉行“北杏會盟”以解決宋國內部爭奪君位的內亂時,以遂國未至爲藉口。於是齊國在會盟結束後,並了遂國,並留守大量齊軍。後遂國復國,殺了大量齊兵,齊桓公大怒,對遂國進行了屠殺。

齊桓公六年(公元前680年),因宋國背盟,齊桓公決定聯合陳、蔡二國一起出兵伐宋。但宋國實力不弱,齊國擔心打不贏,就帶着大量貢品去朝周,說宋國不尊重周天子,隨便廢立國君,請周天子興師問罪。

周天子也想借此事立威望,便派大夫單伯帶部分兵力,會同齊、陳、蔡三國合兵伐宋。

公元前679年,齊、陳、蔡與周王室軍隊伐宋,宋國不想揹負抗禦王師、與天子作對的罪名,直接請盟。雙方於鄄地會盟,期間齊桓公被推舉成盟主。

《史記》載;“七年,諸侯會桓公於甄,而桓公於是始霸焉。”

齊桓公舉着“王旗”立馬讓宋國投降了,此事讓齊桓公看到“王室”的作用,並激發了齊桓公“霸(伯)主”之心,齊桓公看到另一條路——尊王攘夷。

尊王攘夷

齊桓公想打着“尊王”的旗幟,行霸主之事,天下諸侯國誰不服就打他。但是,要行此政策,除了需要“尊王”外,更核心的基礎是需要強大的國力。

比較尷尬的是,目前齊國的國力並不能支持齊桓公的霸業,所以齊桓公需要盟友,確切來說就是宋國與魯國。

齊魯“長勺之戰”之戰後,雙方在柯地會盟,齊國以歸還汶陽之田爲代價,與魯聯盟,二國關係正常化。

公元前679年,鄄地會盟又將宋國綁定在一起。

於是在齊桓公八年(公元前678年),齊又約集魯、宋、陳、衛、鄭、許、滑、滕等國在“幽地會盟”

此次會盟衆諸侯國承認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齊宋魯初次組成一個“集體”,成爲齊桓公霸業的基礎。

爲了當好這名霸主,齊桓公就必需解決衆諸侯國最大的問題——四夷,特別是其中的戎狄。

四夷中的西戎就是滅亡西周的直接原因,因西戎過遠,齊國勢力也達不到,也管不着。

除西戎之外,北狄就是中原各諸侯國的惡夢,齊僖公時因北狄入侵,齊國就請求鄭國支援過。現在到了齊桓公時期,北狄的勢力就更大了,除了經常擾亂燕國外,北狄還滅亡了衛國與邢國二個國家。

因此,齊桓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63年),山戎攻打燕國,齊桓公出兵討伐山戎救援燕國,一直打到孤竹纔回師。

其實率軍“攘夷”雖有大義的名份,但確實是喫力不討好。齊桓公如此賣力支援燕國,一大原因就是北狄也是齊國死敵。

關於這一點,看齊桓公援衛國與邢國就知曉了。

公元前 661年,戎狄再次犯邢。戰爭持續到第二年,邢國漸無力支撐。邢國向當時的“霸主”齊桓公求助,齊國率師去救邢國,戎狄人聞訊後,即刻停止對邢國進攻,轉而移軍攻打衛國,敗衛軍於熒澤,致使衛國都陷國亡,齊桓公聽到衛國有難,又去救衛,結果衛亡而師未至,又回頭去救邢。

此時,管仲對齊桓公說;“狄寇方張,邢力未竭,敵方張之寇,其勞倍,助未竭之力,其功少,不如待之,邢不支狄,必潰,狄勝邢,必疲,驅疲狄而援潰邢,所謂力省而功多者也。”

管仲建議等敵人疲憊了,再進攻,齊桓公覺得有道理,等待魯國等盟軍,遲遲不進軍,等邢軍不敵。

齊國再率領齊魯等聯軍驅走狄人,重新佔領邢都。但此時的邢城已是一片廢墟,百姓離散,難以爲都。齊桓公便令諸侯國助邢侯南遷,營建新城 (在今山東聊城西南),仍名爲“夷儀城”,城建好後,邢遷都於夷儀。

從此邢國成爲齊國的附屬國。

當然,齊桓公願意帶頭去“攘夷”已是相當好了,也不能太苛責。

齊楚對抗

就在齊桓公忙着“尊王攘夷”時,南方的蠻夷楚國起來了。

春秋時期的楚國,在中原各諸侯眼中屬於四夷中的“南蠻”,與西戎北狄同屬一類,又因爲實力強大,剛起勢時就對“漢陽諸姬,楚實盡之”,一頓暴吞。

漢陽諸姬中的黃國與江國,找霸主齊桓公幫忙。

公元前658年,“秋九月,齊侯、宋公、江人、黃人盟於貫”。

對於江黃的請求,齊桓公因“攘夷”的旗幟,也不能不接。

齊桓公在穩住後方局勢後,於公元前656年,“三十年春,齊桓公率諸侯伐蔡,蔡潰。遂伐楚。”聯軍伐蔡的原因是蔡國已投靠了楚國,齊桓公暫時不知楚國實力,先拿蔡國作小菜。

再之後,聯軍宣佈伐楚。

此時的楚國心裏很慌,因爲楚國對抗的是整個北中國的諸侯聯軍,楚國心裏沒底。所以楚國選擇派使者來談判。

到此,齊楚雙方開始打嘴仗。

楚使帶來楚王的話;“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楚王的意思是楚國與齊國並無利益衝突,沒必要死磕,有什麼事可能談談。

對此,管仲就相當有政治眼光。

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實徵之,以夾輔周室。”賜我先君履: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棣。

管仲搬出當時召公(西周前期,周公主西,召公主東)對姜太公的承諾,意味着此次征伐,不是齊國對楚國,而是齊國奉周王室的命令來征伐你。

理由說完了,再說點具體的。

楚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具,是以來責。昭王南征不復,是以來問。”

包茅,就是一種過濾酒的草,祭祀祖先時用的,很普遍。另一個周昭王是在南征途中死亡,管仲的意思是周昭王之死算在楚人頭上。

楚王曰:“貢之不入,有之,寡人罪也,敢不共乎!昭王之出不復,君其問之水濱。”

對楚國來說齊國是沒事找事。所以楚王的回應也很硬,包茅立馬補上,但周昭王之死,就請你問問楚國大地有多少水與湖。

談,沒能談攏,就只能繼續壓。

齊師進次於陘。夏,楚王使屈完將兵扞齊,齊師退次召陵。桓公矜屈完以其衆。

齊楚雙方又進行了一輪對峙,都不敢開戰。

原因也不難理解,齊國並沒有那麼強大,完全是靠着齊桓公“攘夷”的威望,如果與楚國作戰失敗,之前二十多年的努力就完全白費。

楚國則更簡單,之前打的一直是鄭國,還有一衆小國,對於中原聯軍,楚國心裏沒底。另外就是楚國確定,齊國與楚國“風馬牛不相及”,沒有核心利益衝突,戰爭是可以避免。

長時間對峙之後,楚國與聯軍在召陵訂立盟約,史稱“召陵之盟”。雙方講和,楚國保證“暫時”不北侵,並向周王室進獻包茅,齊國也不願意再糾緾,因爲還有更重要的事去處理。

一匡天下

齊桓公三十一年(公元前655年),周王室發生更立太子之事。

原因是周惠王娶陳國女兒爲後,稱爲惠後。惠後生太叔帶,周惠王與惠後欲廢除太子鄭,立太叔帶爲太子,太子鄭無奈,奔齊,請求齊國幫忙。

周惠王本身對齊桓公代“天子行政”的做法有意見,並時不時給齊桓公找點問題,比如鄭文公背棄盟約而聯絡楚國,晉國不參與齊國會盟,就有周惠王背後的影響。

也因此,就在公元前655年,齊桓公邀集魯僖公、宋桓公、陳宣公、衛文公、鄭文公、許僖公、曹昭公,與周惠王的太子姬鄭在衛國的首止(今河南省睢縣東南)相會 ,宣佈支持太子姬鄭爲嗣君。

周惠王大怒,背地則派人聯絡晉國,試圖組成周、鄭、晉、楚聯盟,以對抗齊國。結果被齊桓公先發制人,連續興兵攻打鄭國,迫使鄭國叛周親齊,使周惠王的計劃破產。

公元前652年,周惠王去世。齊桓公召集盟會,正式將王太子鄭扶上週天子寶座,是爲周襄王。

齊桓公三十五年(公元前651年),葵丘會盟,周襄王因齊桓公帶頭支持自己繼位,便派宰孔賜給齊桓公祭廟所用的胙肉、彤弓矢以及天子車馬,這是周天子對於諸侯國的最高獎賞。

至此,齊桓公的霸業達到頂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