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發佈的《中國科技人才發展報告(2022)》顯示,我國研發人員全時當量由2012年的324.7萬人年提高到2022年的635.4萬人年,穩居世界首位。

“研發人員全時當量”是國際通用的用於比較科技人力投入的指標,指研發人員按實際從事研發活動的時間所計算出的工作量。

全時當量穩居全球首位的背後,是我國在科研方面的持續投入。數據表明,2022年,我國研發經費投入達30870億元,首次突破3萬億元大關,比上年增長10.4%。

但龐大的研發人員隊伍和鉅額的研發資金投入,與產出是否相匹配,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在許多研究領域,我們還在爲獲得一次諾貝爾獎歡欣鼓舞,這在一些國家已經習以爲常。《中國科技論文統計報告2023》的數據顯示,我國各學科最具影響力期刊論文數量首次居世界第一位。但這些期刊論文究竟有多少是真正走在了世界前列?

另外,截至2022年底,我國發明專利有效量已達421.2萬件,穩居世界第一位。知識產權數量指標可以體現我國知識產權創造能力的巨大進步,但卻不能等同於我國綜合國力特別是創新實力的同步提升。

首先,要思考我們的巨大投入是否存在“跑冒滴漏”現象,避免讓研發投入成爲“唐僧肉”。

舉一個例子。某自治區審計廳長在相關審計報告中指出,有的高校在獲得了1.31億元的財政投入科研經費、實施了862個科研項目之後,實現成果轉化的項目數爲零。

科研成果轉化爲現實生產力是有一個過程的,但如果鉅額投入都是“零做功”就很難理解了。背後是否隱藏有研發領域的腐敗現象?這個利益鏈條一直被社會質疑。這就需要繼續加強科研領域的反腐,增強科研的誠信和透明,保護真正有價值的研究。

其次,要思考我們是否真正在建設多元化、多層次人才隊伍,尤其是要充分發揮中青年科研人員的作用,不拘一格降人才。

上月下旬,中國科學院宣佈了59名新當選院士名單,包括顏寧在內的3名45歲的候選人當選。正如上述《報告》中指出的那樣,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參研人員中,45歲以下科研人員佔比超過80%。

今年8月中辦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其中規定,要積極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國家重大科技任務中“挑大樑”“當主角”。今後,要更加註重優化科技人才隊伍結構建設,努力打造多元化、多層次人才隊伍,尤其是要加快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的培育。當前,越來越多的中國科學家走向國際學術舞臺中央,當然包括很多中青年科學家。

再次,要思考我們在研發上投入上的着力點是否清晰,這既包括基礎研究領域,也包括應用研究領域。

基礎研究是一國科技發展的底蘊,也是未來產業轉型的關鍵,未來中國在創新上要從跟隨者轉變爲引領者,而要引領全球科技發展,基礎科研是必經之路。我國基礎科研的崛起,能夠讓中國成爲科技的引領者,同時也能爲中國產業打破技術瓶頸創造有利條件。

而在應用研究領域,推進人工智能、元宇宙、生物製藥、材料應用、芯片製造設備和軟件等方面的創新投入等都是重要方向。科技創新是要將有限的資源用在重要的科技創新領域,要強調科研投入產出的重要性,提升科技創新效率。

總之,研發人員全時當量我國已經多年位居世界首位,也拿到了熱點論文數量全球第一及科研論文總數全球第一。但龐大的資金和人力投入能否真正帶來更高的效益?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課題。人數多、投入多,我們還希望看到有效的產出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