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據中國政府網顯示,中央財辦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央主要媒體採訪時對當前的房地產形勢和明年房地產政策的側重點作出了回應。

中央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做好明年乃至今後更長時期的房地產工作着重把握好三方面內容,一是積極穩妥化解房地產風險;二是抓緊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三是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五大行已投放開發貸款300多億元”

中央財辦相關負責人在回應時表示,明年首要工作還是積極穩妥化解房地產風險。其表示:“要持續關注房地產市場走勢,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對正常經營的房地產企業做到不抽貸、不斷貸、不惜貸,更好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要切實加強預售資金監管,確保在建項目順利完成。經過各方共同努力,防風險、穩市場的政策目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在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方面,國有銀行率先作出表率。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最新數據,僅11月份以來,工、農、中、建、交等五大銀行向非國有房企投放開發貸款300多億元,其中近兩週投放了140多億元。

具體來看,據新華社12月8日報道,工商銀行近兩週對非國有房企貸款新增投放近50億元,佔全部房地產貸款新增投放的比重穩步提升;農業銀行11月份以來共向非國有房企投放貸款超過50億元,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中國銀行11月份以來累計向民營房企發放房地產貸款超40億元,並提供多元化金融支持;建設銀行11月份以來累計向民營房企發放房地產開發貸款50多億元,保持民營房企房地產貸款平穩有序投放;交通銀行近兩週累計向非國有企業發放房地產貸款30多億元,在對公房地產貸款投放中佔比保持在相對較好水平。

從國家統計局12月15日發佈的數據來看,1-11月份,房企到位資金的降幅從1-10月份的-13.8%收窄至-13.4%,其中銀行貸款從-11.0%降至-9.8%,降幅收窄了1.3個百分點,此降幅是連續6個月擴大後首次收窄,也說明銀行對開發商信貸投放有所企穩。

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此次中央財辦負責人透露了五大行信貸投放的具體量化數據,說明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做出一視同仁的部署以後,效果是明顯的。國有大行帶頭向非國有房企投放開發貸,這是落實‘三個不低於’和‘一視同仁’支持房企合理融資的舉措,更是回應了市場關切。”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除了六大國有銀行外,11月下旬至今,除六大國有行開展房企座談會之外,已有浙商銀行、廣發銀行、中信銀行、平安銀行、興業銀行等股份制銀行也開展了相關座談會。

其中,自11月17日以來,廣發銀行累計向非國有房企項目投放開發貸款近10億元;浙商銀行11月單月實現房地產項目類貸款投放近50億元,其中混合所有制及民營房企佔比超90%。

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錶示:“目前,有10多家金融機構舉行房企座談會,包括商業銀行及資產公司等,參與的企業基本是民營及混合所有房企,經營穩健,大型企業較多,主要是給予開發貸、經營貸及債券承銷等方面支持。不過,金融機構支持房企融資,需要銀行落實落細支持措施,需要選取合作項目、審批流程等環節,效果的真正顯現還需要時間來觀察。”

明年房地產工作有“三大重點”

除了積極穩妥化解房地產風險外,明年房地產的重要工作還包括抓緊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同時,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中央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抓緊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是黨中央根據房地產發展新形勢作出的重大部署。‘三大工程’既是解決人民羣衆急難愁盼問題的重大民生工程,又有利於帶動房地產相關投資消費,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目前,有關工作已經啓動。下一步,要抓緊完善各項配套支持政策,儘早推動一批項目落地實施,形成實物工作量,見到實實在在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對於如何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中央財辦相關負責人解讀稱:“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提出了明確要求。這是破解房地產發展難題、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治本之策。要在推進‘三大工程’建設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加快構建以政府爲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場爲主滿足多層次需求的住房供應體系,滿足工薪收入羣體剛性住房需求,滿足城鄉居民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同時,要針對房地產高質量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完善相關基礎性制度,爲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奠定良好的體制基礎。”

對於房地產行業新舊模式的轉換,李宇嘉表示:“保障性住房是新模式的核心,也是新舊模式切換的抓手。以保障性住房爲核心的新供應體系,既是供給側改革以順應需求變化,也是打造新模式的抓手,更是所謂‘先立後破’‘以進促穩’的切入點,是對‘穩和進’‘立和破’的辯證統一,它的目的是在供給側大騰挪,增加低價位的保障房,迎合低收入人羣的需求,調整供應結構,穩定行業體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