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和参考。文中所述方剂,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颈椎病。

这可是困扰很多中老年朋友的大事儿。

你知道吗?中医人眼中,解决这个问题,有三个抓手。这就是补肾、通经、活血。我不能说,这是必须遵守的三个原则。但是呢,大部分行之有效的方子,都离不开这三件事儿。

来吧,我给你说一个真实的医案故事。文老师珍藏很久了。

说有一个教师,当时57岁,初诊时间是2001年8月份。

最近这两个月,她就总感觉自己头晕,脑袋发沉,颈部和背部的肌肉有点酸困。最严重的时候,会在眩晕的同时感觉到恶心。

图片

这个事儿,已经有两个月了,症状可以说越来越明显。最近这一次,此患连续低头工作两个小时,忽然之间疼痛加剧,不敢动弹了,休息之后也没有任何缓解。左胳膊发麻。

此患一看,这是真不能再拖延了,于是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患者颈椎骨质增生,颈椎生理曲度变直了。同时,还有椎动脉供血不足。总而言之吧,明确诊断为颈椎病。

怎么办?患者思来想去,还是想通过中医汤药来改善。于是,求治中医。

刻诊,患者脉象沉滑,苔薄白,舌质淡红。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熟地黄15克,菟丝子15克,杜仲12克,山药12克,生白芍12克,桂枝15克,葛根10克,川芎10克,生龙骨、生牡蛎各15克,陈皮12克,升麻10克,姜黄15克,桑枝15克,每日一剂。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6剂以后,酸困的症状明显减轻,但是左胳膊依然发麻,夜里睡觉不好、多梦。

这时候,原方去掉白芍和桂枝,加白花蛇20克,僵蚕15克,远志10克,和夜交藤15克。

这一次,患者服用15剂以后,可以说诸证悉平,检查颈椎生理曲度恢复了。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最初刊载于2005年的《四川中医》上。

好了。现在,我们聊聊这里的道理。

首先,我们能看到,医案里的患者57岁,是一个中老年朋友。

中老年人,为啥颈椎病高发?这里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肝肾不足。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不足,筋骨失养,患者一身的骨头、关节都不会好。颈椎病的发生,也就理所当然了。

就诊当时,患者脉沉,也充分说明有里虚之证。肝肾不足,所以脉道鼓舞乏力。

图片

当然,只是这些,还不够。上了年纪以后,人的经络,不如年轻的时候通畅。人的气血运行,也不如年轻的时候充沛有力。这就导致了,患者的清阳之气,没有办法濡养头面、肩颈,所以患者就会头晕、头重、肩背酸困。

综上所述,我们就清楚治疗的三个抓手了。第一个,务必补益肝肾。第二,活血行气。第三,通经活络。

这三条,简简单单、明明白白地出现了,对吧?

好,我们现在看医家当时用什么方子,来满足这三点——熟地黄15克,菟丝子15克,杜仲12克,山药12克,生白芍12克,桂枝15克,葛根10克,川芎10克,生龙骨、生牡蛎各15克,陈皮12克,升麻10克,姜黄15克,桑枝15克,每日一剂。

这里头,熟地补肾精,菟丝子平补肝肾,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山药益肾,生白芍养肝柔筋。这是第一梯度,解决患者年龄大了,肝肾不足的问题。这是最基本的一点。

接下来,桂枝温通血脉,川芎行气活血,姜黄行气活血。这三味药,负责活血行气,温通经脉。

最后,桑枝祛风湿,姜黄兼能通经活络,葛根舒筋,这三味药可以帮助我们打开经络之闭阻。

因为患者睡眠不好,所以加龙骨、牡蛎安神。陈皮入药,目的是行气和胃,防止补药滋腻。升麻则可以升发清阳之气,濡养肩颈。

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后来,由于患者服药后依然感觉上肢麻木、睡眠不安,所以加白花蛇和僵蚕来去祛风,加远志、夜交藤来助眠。

图片

总体看,这里最核心的用药,就是熟地、菟丝子、杜仲、山药、白芍这些补益肝肾之品,以及桂枝、葛根、川芎这样的活血通经之品,以及陈皮、升麻、龙骨、牡蛎。

文老师把这样的业内经验和大家讲一讲,其实也是借花献佛。这样的用方心得,其实是前人的经验所得。它最早于2005年,在《四川中医》上就刊发出来了。医家,是当时河南中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陈星前辈。如果感兴趣,您可以查阅一下。我个人觉得,它的立方思路和清晰,适用人群广泛,值得和读者朋友介绍。从而,让更多人了解,中医治疗中老年颈椎病的一般思路。

当然,颈椎病的治法,肯定不止这一种。有的,以补益肝肾为主。有的,以活血化瘀为主。还有的,以祛痰化浊升清阳为主,总之,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遣方用药。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图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