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和参考。文中所述方剂,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藏象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在中医的历史上,有很多大医,被人誉为“医痴”。

啥意思呢?这类人,别的爱好没有,就是喜欢学医治病,越治病越觉得有乐趣,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甚至为此不舍昼夜、不思茶饭。

为什么会这样啊?

一开始,我不理解。后来,随着学习的深入和临床的增多,我有些明白了。

图片

这就是,中医治病,它的思维过程,确实有趣。有时候,就像下棋一样,走一步之前,先看两步,或者看三步。或声东击西,或暗渡陈仓。其中妙趣,确有令人着迷之处。

我给你说一个简单的例子吧。

话说有一个女子,本职工作是一个护士,年纪不大,才23岁。

最近这半个月啊,她不知道怎么回事,忽然之间就便秘了。排出的粪便,燥如羊粪。有的时候,由于太过干燥,根本就排不出来。

怎么办啊?她是医院的护士,于是利用便利条件,赶紧灌肠,也用了甘油栓,还用过口服药。但所有这些,只是一时有效,过后就毫无效果。

最后,她无可奈何,求治中医。

刻诊,患者透漏,自己已经怀孕三个月了,而且近来口鼻干燥,情绪也十分烦躁。看舌脉,发现是舌红,苔薄白,脉缓细。

了解这些情况,医家就问,从什么时候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答,已经半个月了,入秋以后如此。

了解到这些,医家就说了,你是孕妇,不可以峻下,我们换个路子走,声东击西,照样可以解决问题。于是书方一首。但见——

桑叶6克,杏仁10克,北沙参25克,川贝母10克,山栀子6克,甘草3克,水煎服,开2剂。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2剂以后,大便豁然通畅,口燥鼻干之感消失,心情舒畅。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最初刊载于1990年的《江西中医药》上。

好了,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里的妙处。

首先说,这个患者,肯定是便秘了。

但是,她是孕妇,你还不敢用传统的泻下之品。所以说,我们必须换一条路。

哪一条路呢?你先看她发病的时候。

什么时候?是入秋以后。那个时候,天气还相对炎热,气候反倒开始干燥了。

炎热的干燥气候,容易形成一种邪气,中医称之为温燥之邪。这个温燥之邪,是可以伤人的。医案里患者口鼻干燥,心情烦躁,这就是外感温燥的表现。

中医讲,肺为娇脏。外界的温燥,很容易直接伤肺。患者口鼻干燥,肺开窍于鼻,这说明温燥已经伤了她的肺脏。而肺呢,又主阴津的输布。温燥一旦伤肺,就可能影响到一身津液的输布。肺无法输布津液,大肠自然就容易干涩。肺与大肠相表里,这是规律。

因此,我们整理出思路——患者这个便秘,其实是和温燥伤肺有直接关系的。要想治疗便秘,不如就去治她的温燥伤肺。这样做,就相当于声东击西、隔山打牛。这也好比下棋,吃你的死车之前,先断了你车的根。车没根了,连个小卒子都能吃掉你。

现在,我们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桑叶6克,杏仁10克,北沙参25克,川贝母10克,山栀子6克,甘草3克,水煎服,开2剂。

图片

这个配伍,其实是古方桑杏汤的化裁。桑杏汤,是专门治疗温燥伤肺的方子。它出自《温病条辨》,基本构成是桑叶3克,杏仁4.5克,沙参6克,象贝3克,豆豉3克,栀子皮3克,梨皮3克。所有这些,水煎服。

其中,桑叶可以清肺热、疏散风热。杏仁止咳降气润肺。豆豉帮助桑叶宣发风热,象贝清热化痰。沙参和梨皮养阴。栀子皮清肺热。

医案当中,去掉了豆豉,重用北沙参养肺阴,杏仁润肺降气,贝母清肺化痰。桑叶和栀子清肺热。

如此,基本就实现了滋养肺阴、顺降肺气的目的。肺阴恢复,宣发如常,肺就可以输布津液给大肠了。大肠不燥,则粪便自然排出。

你看,这就是基本的治疗思路。

当然,这也是千千万万,便秘以肺燥论治的案例之一。只不过,它相对典型,而且容易理解。

由此可见,中医对治病这件事儿,是非常灵活的。基于整体观念,中医不见得在改善便秘的时候,一味治你的肠子。相反,中医可能会健脾,可能会润肺,还可能补肾。总之,它就像下棋,不会只走眼前这一步棋。

好了,关于桑杏汤治便秘的故事,我就给你说这么多。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图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