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本文僅供學習和參考。文中所述方劑,非專業讀者務必在中醫師辨證指導下借鑑、應用,切勿盲目嘗試。)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方劑學》、《中醫藏象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在中醫的歷史上,有很多大醫,被人譽爲“醫癡”。

啥意思呢?這類人,別的愛好沒有,就是喜歡學醫治病,越治病越覺得有樂趣,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甚至爲此不捨晝夜、不思茶飯。

爲什麼會這樣啊?

一開始,我不理解。後來,隨着學習的深入和臨牀的增多,我有些明白了。

圖片

這就是,中醫治病,它的思維過程,確實有趣。有時候,就像下棋一樣,走一步之前,先看兩步,或者看三步。或聲東擊西,或暗渡陳倉。其中妙趣,確有令人着迷之處。

我給你說一個簡單的例子吧。

話說有一個女子,本職工作是一個護士,年紀不大,才23歲。

最近這半個月啊,她不知道怎麼回事,忽然之間就便祕了。排出的糞便,燥如羊糞。有的時候,由於太過乾燥,根本就排不出來。

怎麼辦啊?她是醫院的護士,於是利用便利條件,趕緊灌腸,也用了甘油栓,還用過口服藥。但所有這些,只是一時有效,過後就毫無效果。

最後,她無可奈何,求治中醫。

刻診,患者透漏,自己已經懷孕三個月了,而且近來口鼻乾燥,情緒也十分煩躁。看舌脈,發現是舌紅,苔薄白,脈緩細。

瞭解這些情況,醫家就問,從什麼時候出現上述症狀的。患者答,已經半個月了,入秋以後如此。

瞭解到這些,醫家就說了,你是孕婦,不可以峻下,我們換個路子走,聲東擊西,照樣可以解決問題。於是書方一首。但見——

桑葉6克,杏仁10克,北沙蔘25克,川貝母10克,山梔子6克,甘草3克,水煎服,開2劑。

結果如何?患者服用2劑以後,大便豁然通暢,口燥鼻幹之感消失,心情舒暢。

這就是醫案的基本經過。它最初刊載於1990年的《江西中醫藥》上。

好了,現在,我們來分析一下這裏的妙處。

首先說,這個患者,肯定是便祕了。

但是,她是孕婦,你還不敢用傳統的瀉下之品。所以說,我們必須換一條路。

哪一條路呢?你先看她發病的時候。

什麼時候?是入秋以後。那個時候,天氣還相對炎熱,氣候反倒開始乾燥了。

炎熱的乾燥氣候,容易形成一種邪氣,中醫稱之爲溫燥之邪。這個溫燥之邪,是可以傷人的。醫案裏患者口鼻乾燥,心情煩躁,這就是外感溫燥的表現。

中醫講,肺爲嬌髒。外界的溫燥,很容易直接傷肺。患者口鼻乾燥,肺開竅於鼻,這說明溫燥已經傷了她的肺臟。而肺呢,又主陰津的輸布。溫燥一旦傷肺,就可能影響到一身津液的輸布。肺無法輸布津液,大腸自然就容易乾澀。肺與大腸相表裏,這是規律。

因此,我們整理出思路——患者這個便祕,其實是和溫燥傷肺有直接關係的。要想治療便祕,不如就去治她的溫燥傷肺。這樣做,就相當於聲東擊西、隔山打牛。這也好比下棋,喫你的死車之前,先斷了你車的根。車沒根了,連個小卒子都能喫掉你。

現在,我們看當時醫家用的配伍——

桑葉6克,杏仁10克,北沙蔘25克,川貝母10克,山梔子6克,甘草3克,水煎服,開2劑。

圖片

這個配伍,其實是古方桑杏湯的化裁。桑杏湯,是專門治療溫燥傷肺的方子。它出自《溫病條辨》,基本構成是桑葉3克,杏仁4.5克,沙蔘6克,象貝3克,豆豉3克,梔子皮3克,梨皮3克。所有這些,水煎服。

其中,桑葉可以清肺熱、疏散風熱。杏仁止咳降氣潤肺。豆豉幫助桑葉宣發風熱,象貝清熱化痰。沙蔘和梨皮養陰。梔子皮清肺熱。

醫案當中,去掉了豆豉,重用北沙蔘養肺陰,杏仁潤肺降氣,貝母清肺化痰。桑葉和梔子清肺熱。

如此,基本就實現了滋養肺陰、順降肺氣的目的。肺陰恢復,宣發如常,肺就可以輸布津液給大腸了。大腸不燥,則糞便自然排出。

你看,這就是基本的治療思路。

當然,這也是千千萬萬,便祕以肺燥論治的案例之一。只不過,它相對典型,而且容易理解。

由此可見,中醫對治病這件事兒,是非常靈活的。基於整體觀念,中醫不見得在改善便祕的時候,一味治你的腸子。相反,中醫可能會健脾,可能會潤肺,還可能補腎。總之,它就像下棋,不會只走眼前這一步棋。

好了,關於桑杏湯治便祕的故事,我就給你說這麼多。文老師感謝你的閱讀。

圖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