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中華民族有着悠久的飲茶歷史,在這一主題下,還衍生出了一整套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茶文化,甚至澤被鄰地,使得中華茶香在世界流芳。

對於追求將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融合爲一的文人雅士而言,即便屋宅之中設有專門的茶屋茶舍,也不會僅將飲茶場所拘於屋舍之中。

明 丁雲鵬玉川煮茶圖軸 故宮博物院

對自然和自由的熱愛使文人將茶文化帶到山水圍抱之中、亭臺樓榭之內,以清風、明月、閒雲、野鶴、鳴泉、古松等佐清茶入喉,耳得之而爲聲,目遇之而成色,使心靈進入極致的舒暢與寧和。

故宮博物院藏有的《宋人春遊晚歸頁》,描繪的正是官員帶着隨從春遊歸來的場景,隨從們或挑或扛,攜帶着主人春遊用到的各式器具。

因爲隨從中有一人扛着交椅,而圖中對交椅的描繪又頗爲細緻,這幅圖在傢俱研究領域備受矚目。其實將目光移向他處,我們還能在這幅圖上讀到更多信息。

據學者揚之水考證,這些器具中有茶牀(交椅正上方侍從扛着的傢俱)和一副用具齊備的茶鐐擔子,這正是文人戶外飲茶不可或缺的器具。

茶牀這一物其實在唐代就已出現,如朱慶餘《題任處士幽居》中“湖雲侵臥位,杉露滴茶牀”,這裏的“牀”指的是矮足小案,具體形制或許可以參考《蕭翼賺蘭亭圖》。

宋 《蕭翼賺蘭亭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宋 《蕭翼賺蘭亭圖》 遼寧省博物館藏

到了宋代,因爲文人飲茶愈成風習,茶牀也依然流行,《倦遊雜錄》中有“茶牀謎”一條對其造型形制有明確描述:

陳恭公以待制知揚,性嚴重,少遊宴,時陳少常亞罷官居鄉里,一日上謁,公謂曰:'近何著述?’

亞曰:'止作得一謎。’因謂之曰:'四個腳子直上,四個腳子直下,經年度歲不曾下,若下,不是風起便雨下。’

公思之良久,曰:'殊不曉,請言其旨。’亞曰:'兩個茶牀相合也。’'方欲以此爲對,然不曉風雨之說。’

亞笑曰:'乃待制廳上茶牀也。苟或宴會,即慳值風,澀值雨也。’公爲之啓齒,復爲之開樽。”

從中我們可知這時的茶牀仍是四腳小案,形制造型與之前相比也無過多變化。因爲它是專爲飲茶所設,平日閒置爲了便於收納,會將其桌面相對疊成一摞。

但從《春遊晚歸頁》、劉松年《西園雅集圖》(據傳)等宋代繪畫中的茶牀圖像來看,其四腳明顯變高,這應該也是受到了傢俱整體風格趨向於高型傢俱的影響。

當然,飲茶僅爲野外出遊的一項活動,善於鑽研器物之道的人們儘可能簡化攜帶用具,進行更多娛樂活動,“遊具”行列逐漸豐富。

遊具最早可追溯到陸羽《茶經》中“以悉設諸器而名”的“都籃”,都籃用於收納各式茶具,無論是唐代流行的煎茶,還是宋代流行的點茶,都籃都能將繁複的各式茶具收納,以備野外使用。《春遊晚歸圖》中挑擔者的左側便是都籃。

(穿)趙佶《文會圖》(坐下盝頂方盒爲都籃)

明代文學家屠隆在《遊具雅編》中重點講解了“山遊提盒”。這種提盒分層設格,外形小巧但內部別有洞天,不僅有着適應不同器物尺寸大小的格子、屜,還另設夾層、轉軸等進一步提升利用空間,被稱讚爲“遠宜提,甚輕便,足以供六賓之需”。

到了清代乾隆年間時,揚州人江增又設計了一種“遊山具”,將繩子系在兩端,通過扁擔挑起攜帶。但在當時這種器物價格還比較昂貴,故而真正大肆在民間流行起來的反而是小巧的攢盒(即在盒內分成不同形狀的格子,將各種食物集中攢爲一盒)。

清 俞齡《春遊晚歸圖》 山東博物館藏

宮廷傢俱中亦出現了更精妙的摺疊遊具,如故宮藏有的一套活腿文具桌,據造辦處檔案記載,它制於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正是爲外出旅行使用製作的傢俱。

箱蓋裝有鍍金暗鎖,鑰匙孔設在箱底。箱打開成長方形小桌,把箱蓋、箱底合攏便成桌面。桌腿則被設計在箱槽內,用活動薄板支撐,再用銅鎏金暗釦固定,設計十分巧妙。

內部還融合了庋具設計,箱內有兩個同樣大小的屜盒,每一屜盒都有兩層形式各異的多寶格,可以放置64件套小巧精細的文房四寶及文雜器具,每件器具都有固定的位置,器格按其形狀大小而特製,嚴絲合縫。

清乾隆 旅行文具箱 故宮博物院藏

- END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