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在这一主题下,还衍生出了一整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茶文化,甚至泽被邻地,使得中华茶香在世界流芳。

对于追求将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融合为一的文人雅士而言,即便屋宅之中设有专门的茶屋茶舍,也不会仅将饮茶场所拘于屋舍之中。

明 丁云鹏玉川煮茶图轴 故宫博物院

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使文人将茶文化带到山水围抱之中、亭台楼榭之内,以清风、明月、闲云、野鹤、鸣泉、古松等佐清茶入喉,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使心灵进入极致的舒畅与宁和。

故宫博物院藏有的《宋人春游晚归页》,描绘的正是官员带着随从春游归来的场景,随从们或挑或扛,携带着主人春游用到的各式器具。

因为随从中有一人扛着交椅,而图中对交椅的描绘又颇为细致,这幅图在家具研究领域备受瞩目。其实将目光移向他处,我们还能在这幅图上读到更多信息。

据学者扬之水考证,这些器具中有茶床(交椅正上方侍从扛着的家具)和一副用具齐备的茶镣担子,这正是文人户外饮茶不可或缺的器具。

茶床这一物其实在唐代就已出现,如朱庆余《题任处士幽居》中“湖云侵卧位,杉露滴茶床”,这里的“床”指的是矮足小案,具体形制或许可以参考《萧翼赚兰亭图》。

宋 《萧翼赚兰亭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萧翼赚兰亭图》 辽宁省博物馆藏

到了宋代,因为文人饮茶愈成风习,茶床也依然流行,《倦游杂录》中有“茶床谜”一条对其造型形制有明确描述:

陈恭公以待制知扬,性严重,少游宴,时陈少常亚罢官居乡里,一日上谒,公谓曰:'近何著述?’

亚曰:'止作得一谜。’因谓之曰:'四个脚子直上,四个脚子直下,经年度岁不曾下,若下,不是风起便雨下。’

公思之良久,曰:'殊不晓,请言其旨。’亚曰:'两个茶床相合也。’'方欲以此为对,然不晓风雨之说。’

亚笑曰:'乃待制厅上茶床也。苟或宴会,即悭值风,涩值雨也。’公为之启齿,复为之开樽。”

从中我们可知这时的茶床仍是四脚小案,形制造型与之前相比也无过多变化。因为它是专为饮茶所设,平日闲置为了便于收纳,会将其桌面相对叠成一摞。

但从《春游晚归页》、刘松年《西园雅集图》(据传)等宋代绘画中的茶床图像来看,其四脚明显变高,这应该也是受到了家具整体风格趋向于高型家具的影响。

当然,饮茶仅为野外出游的一项活动,善于钻研器物之道的人们尽可能简化携带用具,进行更多娱乐活动,“游具”行列逐渐丰富。

游具最早可追溯到陆羽《茶经》中“以悉设诸器而名”的“都篮”,都篮用于收纳各式茶具,无论是唐代流行的煎茶,还是宋代流行的点茶,都篮都能将繁复的各式茶具收纳,以备野外使用。《春游晚归图》中挑担者的左侧便是都篮。

(穿)赵佶《文会图》(坐下盝顶方盒为都篮)

明代文学家屠隆在《游具雅编》中重点讲解了“山游提盒”。这种提盒分层设格,外形小巧但内部别有洞天,不仅有着适应不同器物尺寸大小的格子、屉,还另设夹层、转轴等进一步提升利用空间,被称赞为“远宜提,甚轻便,足以供六宾之需”。

到了清代乾隆年间时,扬州人江增又设计了一种“游山具”,将绳子系在两端,通过扁担挑起携带。但在当时这种器物价格还比较昂贵,故而真正大肆在民间流行起来的反而是小巧的攒盒(即在盒内分成不同形状的格子,将各种食物集中攒为一盒)。

清 俞龄《春游晚归图》 山东博物馆藏

宫廷家具中亦出现了更精妙的折叠游具,如故宫藏有的一套活腿文具桌,据造办处档案记载,它制于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正是为外出旅行使用制作的家具。

箱盖装有镀金暗锁,钥匙孔设在箱底。箱打开成长方形小桌,把箱盖、箱底合拢便成桌面。桌腿则被设计在箱槽内,用活动薄板支撑,再用铜鎏金暗扣固定,设计十分巧妙。

内部还融合了庋具设计,箱内有两个同样大小的屉盒,每一屉盒都有两层形式各异的多宝格,可以放置64件套小巧精细的文房四宝及文杂器具,每件器具都有固定的位置,器格按其形状大小而特制,严丝合缝。

清乾隆 旅行文具箱 故宫博物院藏

- END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