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昌校宇 見習記者 方凌晨

股票程序化交易投資者向交易所報告工作進入倒計時。按此前監管通知,今年10月9日前已開展股票程序化交易的投資者,應在12月29日前按照相關規定完成向滬深北交易所的報告工作,未完成將面臨處罰。

相關報告工作最後時限將至,記者近日從華南地區某券商處獲悉,12月初,交易所下發提示函,要求券商進一步做好股票程序化交易報告工作。另有華北地區某量化私募機構內部人士認爲:“這主要是針對還沒完成相關工作的券商,讓其儘快聯繫所有合作的程序化交易投資者填寫信息報告表”。

《證券日報》記者從市場多個參與方瞭解到,目前部分相關機構已完成信息填報工作,未完成的機構處於“尚在填表”狀態。業內普遍認爲,此次監管通過對程序化交易的摸底,有利於加強情況瞭解,併爲後續加強監管提供數據支持,有利於促進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部分機構已完成相關填報

近年來,A股市場程序化交易規模持續上升,逐步成爲國內證券市場投資者重要交易方式之一。9月1日,證監會指導滬深北交易所制定發佈《關於股票程序化交易報告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股票市場開展程序化交易的投資者按照通知規定向交易所報告,自2023年10月9日起施行,對於通知施行前已開展股票程序化交易的投資者,應在通知施行後六十個交易日內進行報告,未完成將面臨監管措施或紀律處分。

所謂程序化交易,是指通過計算機程序自動生成或者下達交易指令參與交易所股票交易的行爲,包括按照設定的策略自動選擇特定的股票和時機進行交易的量化交易,或者按照設定的算法自動執行交易指令的算法交易以及其他符合程序化交易特徵的行爲。

華北地區某量化私募機構內部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此次相關報告中涉及的程序化交易投資者信息報告表,基本先由程序化交易投資者填寫,然後再由提供服務的券商充分覈查並確認無誤後,上報給滬深北交易所。”

“所謂程序化交易投資者,應該包含使用程序化交易工具的多類機構(量化私募機構、公募機構、券商等)及個人投資者,不過從使用情況來看,量化私募機構可能是主力之一。”上述內部人士如是說。

從相關機構的填報進展來看,各家並不相同。華東地區某頭部量化私募機構市場部工作人員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我們已於11月底配合他們完成所有的數據覈驗和填報工作。”

海南無量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無量資本”)總經理孫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介紹:“每家合作券商要求不一,但我們基本是按照交易所和券商的要求詳盡填寫並報備,目前已完成相關工作。”

一家百億元級量化私募機構負責填報工作的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們已配合主動聯繫我們的部分券商完成信息填報工作,另有部分報告表正由公司運營部門的工作人員加班加點的填寫。”

高頻交易將被監管重點關注

上述負責填報工作的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建議關注此次填報“報告類型”的要點,填報分爲“首次”“變更”“停止使用”三種情況,即首次開展股票程序化交易前,需要進行報備並確認;觸發變更情況時也需進行相應報備;此外,若要停止使用程序化交易,則需要報備停用。對於市值變更是否需要報備,目前監管部門建議進行報備,但並不強制要求。

從程序化交易投資者需填報的信息要求來看,包括賬戶基本信息、賬戶資金信息、交易信息、交易軟件信息等多種類型。其中,交易信息包括交易策略類型及主要內容、交易指令執行方式、最高申報速率、單日最高申報筆數等。最高申報速率在每秒300筆以上或者單日最高申報筆數在20000筆以上的投資者,將受到交易所重點關注。

談及交易信息的相關要求等是否會對機構日常交易產生影響時,受訪機構均表示對公司暫無影響。孫炎表示:“一些超高頻的量化策略可能會受影響,但無量資本現有策略整體換手率處於行業中等水平,且對交易時效和集中度要求不高,所以暫時沒有影響。”

在前述市場部工作人員看來,高頻交易之所以將被交易所重點關注,可能想了解是否會對市場產生負面影響。

促進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證監會表示,程序化交易報告制度和監管安排的發佈,有助於摸清程序化交易底數,明確市場對程序化交易監管的預期,提升市場透明度和交易監管的精準度,對於傳導合規交易理念,引導程序化交易規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將進一步促進證券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前述負責填報工作的人士認爲,監管機構通過這一次的摸底,能夠系統性地瞭解程序化交易在股票市場、期貨市場、債券市場中的規模、成交量以及槓桿率等情況,併爲監管機構未來制定與程序化交易相關規則,提供實質性的數據支持和參考。同時,這也爲規範市場交易行爲、引導每秒每日交易速率提供了基礎,從而更好地規範程序化交易行爲,確保市場健康穩定發展。通過規範和引導,使得程序化交易能夠更好、更合規地服務於資本市場。

孫炎表示:“在好的監管環境和明確的規則下,通過程序化交易做出來更好的收益,也能服務好更多投資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