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周芳穎

界面新聞編輯 | 樓婍沁

國貨運動服飾品牌鴻星爾克開始跨界做化妝品了。

近期,鴻星爾克品牌創始人、鴻星爾克投資公司董事長吳榮光出席了一家名爲多映(廈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多映生物科技”)的品牌上市發佈會。

天眼查顯示,多映生物科技控股股東正是吳榮光。該公司還控股了“醫本通(廈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多映(廈門)美妝有限公司”兩家公司。在前述發佈會上,多映生物科技宣佈上市兩個新品牌爲“多映”和“醫本通”。

值得提到的是,多映生物科技在發佈會上表示,其產品力在於核心專利成分重組Ⅲ型膠原蛋白。

重組膠原蛋白是當下中國護膚市場大熱的新興成分,不少業內人士期望它可以成爲下一個像“透明質酸(玻尿酸)“那樣爆火的明星成分。

多個國貨品牌都開始深耕重組膠原蛋白的研發技術,並且已經推出相應的產品。

比如,丸美股份自2022年10月開始發佈了從面霜、面膜到眼霜、眼膜等一系列以重組膠原蛋白爲核心成分的“大單品”。近期,丸美生物主導制訂的行業標準《重組可溶性膠原》也已通過立項申請,在國家工信部官網公示,現正式進入組織編制階段。

另一方面,以重組膠原蛋白爲特色的原料商正在不斷受到外界關注,比如鉅子生物、錦波生物、創健醫療等等。

其中,鉅子生物已經靠可復美和可麗金兩個功能性護膚品牌爲業內外所熟知;創健醫療則在過去一年分別獲得資生堂集團旗下資悅基金和LVMH集團旗下L Catterton等投資機構的投資,因此走入大衆視野。

巴黎歐萊雅“小蜜罐面霜”近期升級版也着重強調,這是首次將重組膠原蛋白成分引入巴黎歐萊雅護膚系列。而前述原料商錦波生物在近期的投資者調研中表示,歐萊雅採購了其原料產品。

談及重組膠原蛋白會脫穎而出,且在中國市場大放異彩的原因,巢歸研究院科學傳播負責人、知乎美妝科普主筆芒奇金對界面時尚表示,重組膠原蛋白的熱度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其名字中的“膠原蛋白”。

在中國市場,膠原蛋白與皮膚彈性之間的聯繫已經有了充分的市場認知。在“以形補形”觀念的普及之下,品牌方甚至不需要花力氣讓消費者來接受重組膠原蛋白這個新成分。

這大大降低了品牌在推廣相關產品時進行市場教育的成本,也爲先入局點新品牌和轉型中的老品牌提供了新的商機。

與此同時,中國消費者和資本市場對於“明星成分”都熱衷追捧。比如華熙生物及其下美妝品牌憑藉“玻尿酸”成分在銷量和聲量上均有不俗表現。這也激勵着行業裏的其它參與者都想“再造一個玻尿酸”。不誇張地說,重組膠原蛋白目前是一部分品牌心目中的新金礦。

這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爲何會有包括鴻星爾克在內的很多品牌盯上重組膠原蛋白,並圍繞此大做文章。

但緊盯這一成分是否能有光明前景,是個未知數。

芒奇金表示,膠原蛋白的重組技術目前很多廠商都聲稱已經具備,尤其是國內頭部企業廠商在這一塊的研究已有一定年份的積累。但難點在於提純技術,商業化量產、應用研究、功效體現等也都是挑戰。

尤其是商業化量產的技術難點導致現階段重組膠原蛋白的成本仍然相當高昂。

與目前當紅的透明質酸(玻尿酸)每公斤上百元的價格比較,重組膠原蛋白每公斤的價格高達幾十萬元。這對於化妝品企業而言是不得不直面的成本風險。

知乎博主、化妝品研發工程師“左膚子”則對界面時尚表示,製備重組膠原蛋白的原材料比較容易獲取,但基因設計、細胞工程構建、發酵、分離純化工藝的成本還依舊比較高。隨着量產規模變大,這些生產成本方能有所下降。

不過,從科學角度來看,重組膠原蛋白並非可以直接與人體內原生的膠原蛋白劃等號。重組膠原蛋白根據不同廠商製備技術的不同也會產生差異性。

而且芒奇金提到,重組膠原蛋白作爲新興成分,從護膚品的安全、穩定、有效這三個層面出發的應用研究並未十分透徹。比如,其添加在配方製劑中不同儲存環境下或與其他成分之間反應時表現的穩定性,如何通過透皮或其他方式產生效果、以及參與皮膚生理作用後的代謝安全都需要明確的表徵和驗證。

因此,品牌們是否真的能用膠原蛋白這劑“神藥”幫助消費者解決肌膚問題,其實未有答案。

這也是爲什麼品牌只能先從敘述和對外推廣上搶佔話語權。在競爭激烈的國貨美妝市場,已經入局的品牌和原料企業顯然希望藉此信息差在行業內一躍而上。

可從長期看,這爲品牌的後續發展埋下了隱患。消費者對於該成分功效點不信任,將會影響所有曾經對其展開大肆宣傳的產品,以及他們背後的品牌和公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