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12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爲49.0%,比上月下降0.4個百分點,製造業景氣水平有所回落。

12月份,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爲50.4%,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高於臨界點,表明非製造業擴張有所加快。

12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爲50.3%,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高於臨界點,表明我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總體保持擴張。

製造業PMI創近6個月新低,內、外需走弱

12月製造業PMI爲49.0%,低於市場預期,比上月繼續下滑0.4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處於收縮區間,創近6個月新低。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分析指出,12月份,受部分基礎原材料行業生產淡季等因素影響,製造業PMI下降,景氣水平有所回落。

從分類指數看,生產指數(50.2%,比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50.3%,與上月持平)高於臨界點,新訂單指數(48.7%,比上月下降0.7個百分點)、原材料庫存指數(47.7%,比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從業人員指數(47.9%,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低於臨界點。

“新訂單在榮枯線下繼續下行0.7個百分點,下行幅度最大,是12月製造業PMI下行的主因。”英大證券公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鄭後成說。

這也反映了製造業市場需求偏弱。外需方面,12月新出口訂單指數較前值下行0.5個百分點至45.8%,創2023年1月以來新低。“從這一點看,12月我國出口金額累計同比難以大幅上行。”鄭後成說。

內需方面,鄭後成指出,12月“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這一複合指標錄得2.9%,較其前值收窄0.2個百分點,結合我國房地產投資增速依舊低迷,預計12月我國內需依舊較爲疲弱。“着力擴大國內需求”依舊是我國當前的重要任務,預計後期將“多出臺有利於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

生產端方面,雖然生產指數較前值下行0.5個百分點,創2023年8月以來新低,但這一指數已經連續7個月處於擴張區間。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爲,這也意味着當前宏觀經濟“供強需弱”特徵明顯,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近期物價水平明顯偏低的一個重要原因。

價格方面,12月出廠價格指數(47.7%,比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51.5%,比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王青認爲,出廠價格指數在收縮區間繼續下滑,背後是當前供應穩定而市場需求不足;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反彈主要源於紅海局勢緊張,導致原油等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價格上漲,另外,國內宏觀政策在穩增長方向繼續用力,近期國內主導的鋼鐵、水泥、煤炭等大宗商品價格有所上漲。

鄭後成認爲,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與出廠價格指數差值進一步走闊,僅從這一點看,至少對中游製造業企業的利潤會有一定負面影響。考慮到出廠價格指數在榮枯線繼續下行,預計12月PPI當月同比不具備大幅上行的基礎,且大概率繼續承壓。

王青認爲,12月製造業PMI指數的亮點主要有兩個,一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爲55.9%,較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爲年內次高水平,延續了下半年以來的高位運行狀態,這顯示三季度以來伴隨穩增長政策全面發力,製造業企業對未來預期較爲積極。二是新動能增長較快,其中,12月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PMI分別爲50.3%和50.2%,雖較上月都有不同程度下滑,但繼續處於擴張狀態。這表明儘管近期經濟復甦過程再現下行波動,但製造業轉型升級仍在持續。

趙慶河認爲,從全球範圍看,今年以來歐美等主要經濟體制造業持續收縮,12月份美國和歐元區製造業PMI初值分別爲48.2%和44.2%。當前外部環境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調查中部分企業反映,海外訂單減少疊加國內有效需求不足是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

非製造業擴張有所加快,年底服務業仍在經濟復甦中發揮主力軍作用

12月份,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爲50.4%,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非製造業擴張有所加快。

12月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爲49.3%,景氣水平與上月持平,上月這一指數爲今年首次進入收縮區間。王青認爲,一方面,受近期寒潮等因素影響,部分與出行消費相關的服務行業市場活躍度偏弱,另一方面,PMI屬於環比指標,前期高基數也有一定影響。“這意味着儘管近期服務業PMI持續下行,且連續2個月處於榮枯平衡線之下,但不會改變服務業同比高增態勢,年底服務業仍會在經濟復甦過程中發揮主力軍作用。”

12月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爲56.9%,比上月上升1.9個百分點,趙慶河指出,部分企業在春節假期前加快施工進度,建築業景氣水平有所回升。從市場預期看,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爲65.7%,今年以來始終位於高位景氣區間,建築業企業對市場發展預期穩定向好。

王青表示,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連續兩個月大幅上行,主要是受房屋建築業和土木工程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上升帶動。前者意味着年末房地產行業“保交樓”加力,也與11月監管層要求銀行等金融機構要“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企合理融資需求有關;後者主要指向年末基建投資升溫,這是穩增長政策發力的清晰信號。

下一步政策如何發力?

整體看,12月製造業PMI在收縮區間進一步下行,非製造業擴張有所加快,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爲,綜合考慮全球製造業需求短期低迷格局難以改變及季節性因素,預計後續製造業和服務業仍呈現分化表現。

不過,周茂華指出,國內製造業還需要從結構角度觀察,高技術裝備製造業繼續保持擴張,反映製造業整體效率、效益將逐步提升。

“從趨勢看,國內製造業仍具備修復動能。”周茂華說,主要是國內消費向常態恢復,行業復甦不平衡逐步收斂,企業信心保持樂觀預期,越來越多行業企業逐步進入主動補庫存週期,製造業有望逐步擺脫低迷。

王青認爲,在居民消費存在一定內在修復動力,宏觀政策將加大穩增長力度推動下,2024年1月製造業和服務業PMI指數有望低位上行,但製造業回升至擴張區間還需要一個過程;後期回升速度將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即房地產支持政策全面加碼前景下,樓市能否較快企穩回升;2023年四季度財政政策穩增長顯著加力後,2024年初基建投資能否較快形成實物工作量,特別是加發1萬億國債對基建投資的拉動效應能否較快釋放;促消費政策將在多大程度上推動節前消費。

“四季度製造業PMI指數持續處於收縮區間值得重點關注。”王青指出,回顧歷史,一旦官方製造業PMI指數連續3個月低於榮枯平衡線,宏觀政策做出反應的概率就會顯著增加。判斷綜合考慮當前的經濟修復狀況及物價水平,2024年穩增長政策有可能前置發力,其中降息降準有望在一季度落地,年初基建投資也會繼續保持較高水平,繼京滬樓市新政後,2024年初房地產行業支持政策將全面加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