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小攤歌聲美

文/曾賢榮

在江北觀音橋附近的大廟車站,每天早上我從那裏經過時,總會聽到從一個小攤上不斷傳出的優美歌聲。那是從一個播放器上放出來的,都是一些經典老歌。雖然我之前從沒有在這個小攤上喫過早餐,但是我卻被那歌聲吸引了。

某天早上聽到的是《在希望的田野上》,那曲調親切、明快、熱情、絢爛,富有鄉土風味、時代氣息和青春激情,讓從農村到城市的市民回想起當年用艱苦勞動和辛勤汗水改變家鄉面貌,以及“包產到戶”後給他們帶來的幸福生活。這歌聲就是在抒發我們內心的歡悅之情。

某天早上聽到的是《小城故事》,歌曲沉穩中流露着甜美、溫柔中蘊含着活力,充溢着誘惑的魅力。歌詞雖然簡單,但很有畫面感、口語化,娓娓道來,朗朗上口,像是一位老朋友在向另一位朋友聊天、傾訴。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生活的熱愛,而那優美動人的旋律,讓人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愛情的力量。

也許是被這些老歌所感染,很多次我都想在這個小攤喫一次早餐,多聽幾首老歌。

一天,我剛好沒有喫早餐,下車走到他的小攤前,要了兩根油條、一碗豆漿,坐在一小桌上喫了起來。

這個小攤是一個案板和兩張方桌、一個煤氣竈組成,案板就平放在一臺電動三輪車的貨箱上,案板上擺有待炸的油條胚子,稀飯、包子、饅頭、小面、油條、豆漿擺放在小攤的旁邊,兩張方桌再依次擺開。

經詢問,小攤主名叫張敏,五十多歲的樣子,個子不高,比較瘦弱。一件有些發暗的白體恤衫穿在他的身上,那體恤衫顯得有些空蕩蕩的,再加一條圍裙套在外面,腰間一束,其身體顯得更加瘦弱。他臉色黝黑,額頭上有歲月犁下的道道溝壑,溝壑裏已有汗水流出。我與他聊了幾句。他說,他和旁邊的幾個早餐攤子都是政府爲了增加市民收入而設,讓他們賣一些稀飯、包子、饅頭、小面、油條、豆漿之類的,但只准許早晨六點至八點半這個時間段售賣早餐。

張敏說他當過兵,在部隊時幹過炊事員,但是,幾十年過去了,這些炊事活都生疏了,於是,他去一個開早餐店的朋友處學了一個多月,回到家裏自己炸了幾次油條、蒸了幾次包子饅頭,都失敗了。看到盆子裏面的那些失敗品,心疼得要命,畢竟一袋麪粉幾十上百元,再加上肉、菜籽油,一次廢了的東西價值達到一百多元,也只能嘆息。有鄰居拿他開玩笑,但他並不生氣。只是老父母、老伴以及兒孫們望着他的眼神,讓他感到難受。後來他頂着巨大的壓力,繼續練習操作,終於成功了。

爲了趕在早上六點開賣,他和老伴三點半起牀,開始煮稀飯,蒸包子、饅頭,磨豆漿。五點半將這些食品及鍋碗瓢盆、竈、桌、凳用電動三輪車拉到這裏。待將這些東西依次擺開後,就到了六點了,這時,已有過往的食客來喫了。爲了吸引食客,張敏在做包子時,力求皮薄餡多。做饅頭、油條時分量稍微比別人多一點,而稀飯、豆漿隨便喝。

張敏從小喜歡聽歌唱歌,他知道喫飯時聽聽歌,可以愉悅心情。於是,他就將一個小播放器放在小攤上,輕聲播放一些經典流行歌曲,自己偶爾也隨播放的歌曲哼幾聲。沒有想到這樣一實施,他的生意比別人好很多,而且回頭客也多。

在我喫早餐並與他聊天期間,那播放器正放着《愛拼纔會贏》,歌詞中唱到“一時失志不免怨嘆,一時落魄不免膽寒……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時起有時落……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愛拼纔會贏……”似乎告訴我們面對每一個困難,必須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不低頭,努力拼搏。

與他告別時,我說了一句,你放的歌很好聽。他說:“雖然我的生活不精彩,但是我要用精彩的東西來點綴我的生活。”

離開張敏的小攤,我一直回味與他的對話。我感受到他身上沒有一絲怨天尤人的消沉,反而以更積極飽滿的心態去爲生活打拼。在我看來,這樣的人才是硬漢,才真實而生動,於低微之處見崇高。而那小攤上飄來的優美旋律,既是一種娛樂招徠,更有一番勵志情懷。

(作者系重慶散文學會會員)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版面欣賞

編輯:朱陽夏責編:陳泰湧審覈:馮飛

相關文章